代建文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推動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產量增加的同時,汽車模具的投入也在增加。沖壓作為整車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成本,因此作為生產過程控制的第一道關口,品質的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主要對前期車身沖壓件的質量控制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汽車車身 沖壓件 質量問題
沖壓作為整車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成本,因此作為生產過程控制的第一道關口,品質的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汽車沖壓模具行業還需要不斷地創新發展,加快技術的更新,提高模具生產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縮小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1 車身沖壓件質量控制
1.1 完善工藝流程及模具設計會簽工作,提升設計質量和工藝質量
(1)工藝人員深入模具制造地及沖壓件生產現場,了解模具制造工藝和后期生產操作要求,以便在圖紙會簽時能全面的提出設計問題點,將問題消失在萌芽階段。(2)聘請專家進行圖紙會簽,同時培養年輕骨干,做到后續資源充足。(3)引進國外先進的沖壓工藝和模具制造技術,轉化后引用到公司新項目中,如聯合安裝和多工位模具工藝等。(4)設計面向制造,制造反饋設計,設計工藝/模具評審時,制造人員參與評審。設計及制造人員在產品設計、模具設計、模具調試、正常生產過程中不斷建立經驗教訓和知識經驗庫,后續運用到新的產品項目沖壓件質量控制中。
1.2 加強模具制造過程監控,保障模具制造質量
(1)圖紙會簽過程:加大過程控制力度,嚴格按照技術協議要求進行會簽。(2)模具制造過程:增加鑄件的驗收環節,同時制定鑄件、機加工及鉗工裝配標準,以此來提高模具制造過程的管控力度。(3)預驗收過程:嚴格按照技術協議要求的沖壓件符合率來對模具進行驗收,在保證符合率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再對模具的結構進行驗收,絕不放行任何有問題的模具回廠。(4)技術中心沖壓科工程師與車間模具工程師蹲點跟進,更好更快的解決預驗收問題。
1.3 提高沖壓自動化水平,減少人為因素對質量的影響
前期沖壓生產自動化程度不高,大多數生產線是手工線,上下件全憑員工手工操作,常常由于制件擺放不到位等人工操作因素,造成沖壓件精度不穩定,一致性不好,影響沖壓件質量。另外目前沖壓生產現場未封閉管理,清潔度較差,也造成制件質量不穩定,由于粉塵等造成制件坑包,為解決此問題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案:
(1)改造沖壓生產線,采用自動化生產,既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也提升了生產效率和沖壓件質量。(2)將沖壓生產區域廠房實施封閉管理。(3)沖壓車間采用環氧地坪,減少地面油污和灰塵對沖壓件生產的影響。
1.4 機械設備質量控制
機械設備是產品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產品使用功能的發揮。產品機械設備是指產品過程中使用的各類機具設備,包括運輸設備、吊裝設備、操作工具、工裝模具、夾具、測量儀器、計量器具以及產品安全設施等。產品機械設備是所有產品方案和工法得以實施的重要物質基礎,正確使用和合理選擇產品機械設備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措施。
1.5 材料質量控制
材料包括工程材料和產品用料,又包括原材料、在制制件、成品制件、構配件等。各類材料是工程產品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就不可能達到標準。所以加強對材料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
1.6 方法控制
產品方法包括產品技術方案、產品工藝、工法和產品技術措施等。從某種程度上說,技術工藝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產品質量的優劣。采用先進合理的工藝、技術,依據規范的工法和作業指導書進行產品,必將對組成質量因素的產品精度、平整度、密封性、清潔度等物理、化學特性等方面起到良性的推進作用。
2 車身沖壓件設計過程質量控制
2.1 強調團隊合作
在汽車制造業中,汽車制造工程比較大,完全靠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從產品的設計到后期服務,其中包含很多專業知識。產品制造過程中設計與裝配、維修、使用、回收等個環節的相互配合,就形成了專門的開發團隊,大家協同工作,利用信息化網絡資源,通過計算機網絡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隨時可以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才能最優化的完成產品的生產。
2.2 強調設計過程的同步性
同步性包含兩個含義:(1)在設計生產過程中,由相關人員監督生產產品的各個環節,進行統一的規劃,各部門協調工作。(2)在產品設計之初,設計和布置產品工藝和模具造型,利用最初形成性和可制造型的計算機CAE仿真分析,根據分析數據制造樣件,這種制造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時間。
2.3 強調產品設計過程中的系統性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要考慮系統性,產品設計過程中要把圖紙設計、三維數模設計、產品制造的可行性、產品的可裝配性進行統一考慮,在充分分析后才能進行實施。這種方式有利于解決傳統工作方式出現的弊端,提高工作效率。
3 車身沖壓件調試過程質量控制
3.1 調試質量評估
模具全工裝出件開始便要進行沖壓件尺寸及表面評估,IV及OTS前期評估主要作為模具研合率等基礎工作的驗證,同時識別潛在主要模具結構及質量問題。OTS全工裝零件用于造車后,每個階段選取1~3臺車,沖壓件表面及尺寸不做任何處理,經沖壓尺寸及表面評估、車身audit、涂裝audit和整車評估,充分識別各階段沖壓件對后工序的影響。
3.2 調試質量問題跟蹤
整個模具調試過程,模具質量問題會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但不可能把每個問題都立即解決,因此,每個階段的問題解決會存在側重點。在OTS階段,模具研合率,模具結構,重要模具設計問題均需要解決或鎖定,沖壓件尺寸需達到設定要求。模具回廠后,NS階段,沖壓件尺寸存在波動,調試后達到回廠前狀態,后工序尺寸匹配及整車表面問題需重點解決。S階段,尺寸基本鎖定,沖壓件模具整改側重整車評估問題和生產線質量效率爬坡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囡囡.車身制造尺寸質量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2] 胡星星.基于KBE的車身覆蓋件沖壓同步工程關鍵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14.
[3] 張健偉.汽車覆蓋件沖壓成形缺陷的仿真分析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4] 李紀雄.基于熱成形高強鋼板的車身結構輕量化分析與優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