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提升,高速公路工程事業(yè)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高速公路除雪保通工作是冬季養(yǎng)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養(yǎng)護施工單位要做好除雪機械、材料、人員等各項準備,制定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的除雪方法,管理單位要強化各方聯(lián)動和重視除雪計量監(jiān)管,確保完成除雪保暢任務,為司乘人員和社會各界的出行提供安全快捷服務。
【關鍵詞】高速公路 冬季除雪 管理
除雪保通工作是高速公路冬季養(yǎng)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時間性強,作業(yè)難度大的應急性養(yǎng)護工作。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各界對高速公路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快速有效地清除路面積雪成為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根據(jù)高管局對除雪工作提出的“快速、安全、科學、環(huán)保”的總要求,結合近幾年本人參與除雪保通管理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對于如何做好冬季除雪保通工作,現(xiàn)從管理角度方面談以下幾點體會:
1養(yǎng)護施工單位應認真領會運營管理單位要求,切實做好冬季除雪保通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10月中下旬,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會通知日常養(yǎng)護施工單位做好冬季除雪保通準備工作,各施工單位及其項目部應認真研究和領會通知的要求,具體落實除雪保通的各項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1除雪融冰物資的準備
根據(jù)運營管理單位要求,各施工單位項目部應及時準備好融雪劑、工業(yè)鹽、粗砂、草柵等除雪融冰(防滑)物資。物資準備的數(shù)量應至少滿足一場大雪(暴雪)、兩場中雪、三場小雪的基本要求,并根據(jù)實際消耗及時補充。儲存地點可以選擇項目部也可以選擇收費站口附近(一般不超過2公里)、服務區(qū)廣場等地點。另外需要在特大橋梁、互通區(qū)匝道、彎道陡坡的路段堆放應急融雪材料及草柵、粗砂等防滑物資。融雪物資儲存過程中應加強保管,進行覆蓋、并應具備良好的防潮措施。
1.2除雪機械設備的準備
為全面落實“機械清除為主,人工清除為輔”的方法,實現(xiàn)“以雪為令、雪停路通”的目標,各養(yǎng)護施工單位應按照運營管理單位要求配備除雪機械設備,并應保證除雪機械設備的到位率和完好率。
(1)保證除雪機械設備的到位率。根據(jù)河南近幾年降雪情況,一般應保證每年的11月初將全部的除雪機械準備到位,尤其是部分項目部因機械數(shù)量不足需要外租機械的情況下,更應使機械設備及時到位。因為外租的機械設備完好率很難得到保證,必須提前到位,以便及時檢查和維修,參加除雪演練。
(2)保證除雪設備的完好率。高速公路冬季除雪時間性強,作業(yè)連續(xù),所有除雪機械設備必須隨時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因此,必須做好機械使用前后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做到油滿、電足、不缺水,保證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尤其是部分施工單位除雪設備使用年限相對較長、存在問題較多,應成立除雪機械維修小組,并有專人負責,提前購置足夠的易損零部件以備維修時使用。各日常養(yǎng)護項目部應積極配合單位機械維修小組,搞好除雪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
除雪過程中,應配備安全保障車,車上可配前線指揮人員1名,維修工2名。該車一方面用于保證安全,另一方面可用于排除機械故障,從而做到隨壞隨修,維修及時,確保機械完好率,確保除雪進度。
1.3除雪人員組織的準備
(1)落實除雪機械的駕駛人員。各養(yǎng)護項目部應根據(jù)除雪機械設備配置情況,摸清駕駛人員尤其是大車操作手情況,查清操作手駕駛證件是否真實,實際操作熟練程度,以及人員意外傷害保險辦理情況。沒有駕駛資格人員的一律不得上崗操作。有證件的沒有經(jīng)過除雪作業(yè)系統(tǒng)培訓或達不到獨立操作要求的,均不得上崗作業(yè)。駕駛人員應留有適當富余,做到人休車不休,保證除雪融冰連續(xù)作業(yè),防止疲勞駕駛。
(2)落實除雪過程中臨時用工。對于除雪機械不能達到或受交通影響不能清除的部位,應實施人工除雪,撒鹽過程中及融雪物資搬運裝卸過程中都需要人工,而目前日常養(yǎng)護項目部施工人員普遍缺乏,必然要用到外協(xié)單位或道路沿線農民工作為補充。為此,項目部應做好充分準備,提前與勞務協(xié)作單位或道路沿線村莊積極溝通,完善勞務協(xié)作合同,開展上路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降低用工管理和安全風險。
2高度重視、周密安排、科學組織、確保除雪保通工作圓滿完成
2.1做好氣象信息和路況信息的收集
項目部可以利用電視、報紙、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了解每月、每周和未來3天的當?shù)靥鞖庑畔ⅲ部梢耘c當?shù)貧庀蟛块T建立聯(lián)系,準確掌握天氣狀況。路況信息主要掌握道路表面降雪和結冰情況。在降雪和結冰之前24小時之前,應加大巡邏檢查頻率,重點對橋梁、陡坡和匝道等易結冰、積雪的位置檢查,并將結冰、降雪及道路狀況按照要求及時上報路政、交警等相關部門。
2.2高度重視、周密安排、科學組織
(1)充分認識做好除雪保暢工作的重要性。為做好除雪保通工作,項目部應適時召開除雪動員大會,包括勞務協(xié)作單位人員必須參加,樹立上下一盤棋思想,端正態(tài)度、增強人員敢打勝仗和硬仗的強大責任意識和光榮使命意識,以及聯(lián)動高效安全作業(yè)意識。
(2)做好除雪機械駕駛人員的操作技能培訓。由于除雪機械屬于特種大型機械,與一般車輛操作有較大不同,除雪機械駕駛人員需要參加除雪操作技能培訓,熟悉除雪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掌握機械設備的應急處理及維護保養(yǎng)基本技能。通過培訓,讓生手變成熟手,熟手變成能手、巧手。
(3)提高除雪應急預案可操作性、開展除雪演練工作。根據(jù)運營管理單位的要求,項目部應建立除雪應急預案,并增強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要求所有人員高度重視,應明確人員分工,建立責任制,保證降雪時應急預案能夠快速順利啟動,一聲令下,確保設備和人員即刻上路作業(yè)。項目部應重視和適時開展除雪作業(yè)演練,通過應急預案的演練可以發(fā)現(xiàn)除雪準備工作中的問題,對暴露出的問題務必及時分析、整改落實到位。
(4)搞好除雪期間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機械除雪過程中,需要多種機械的相互配合,又可能是在不封路的情況下作業(yè),要保證安全除雪,就必須有嚴密的安全措施:
1)保證人員的安全措施。所有上路除雪的作業(yè)人員必須提前接受過安全教育,作業(yè)人員需穿反光標志服裝,不著標志服的嚴禁上路。夜間除雪以機械為主,原則上不再使用人工除雪。合理安排除雪人員的作息時間,每輛機械車輛應至少配備兩名駕駛人員,做到輪班作業(yè),防止疲勞駕駛。
2)除雪機械設備的安全措施:①嚴禁使用帶病機械設備、車輛進行除雪作業(yè)。②每輛除雪機械在作業(yè)過程中都必須配置電子導向標或閃爍的黃色警示燈等安全設施。③除雪梯隊后面指揮車應車載電子顯示板等限速標志進行限速,提醒司機按照安全車速行駛。④保證前后除雪機械的安全距離。
不封路的情況下,如果車距過短,除雪時拋起的雪霧給過往車輛的視線造成影響,另外,前車遇到情況緊急制動時,會因后車制動距離不足而造成交通事故,影響除雪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果車距過長,會使除雪機械排列分散,給指揮帶來不便,另外通行的其他車輛可能麻痹大意,引發(fā)意外,一般情況下,不封閉道路,相鄰除雪機械前后間距應不小于300m,封閉道路情況下可以控制在150~200m。
3)其他安全措施。項目部可以與路政、運維管理中心結合利用龍門架上浮動字幕提醒過往車輛“前方除雪作業(yè),車輛減速行駛,”“路面濕滑滑,注意安全”,另外,可以與收費站相配合,在車輛入口處,由收費員作出“前方路段正在除雪,請您慢行”的口頭提示,以便引起駕駛人員的注意。
(5)除雪期間的后勤保障。除雪的時限性強,人員勞動強度大,天氣寒冷,尤其是夜間除雪人員更為辛苦,項目部必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明確專人負責,確保人員能夠吃上熱飯、喝上熱水。另外,除雪是一項社會各方面關注程度非常高的應急施工任務,有時甚至是一項政治性任務。項目部務必高度重視溝通和協(xié)調工作,還應按照管理單位的要求做好惡劣天氣情況下的其他延伸服務,如為過往車輛提供應急食品飲水和-10#柴油等,這也是做好冬季除雪保通工作一項基本要求。
3管理單位要重視除雪保通作業(yè)中間計量工作,確保科學計量和真實計量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交通行業(yè)基礎地位日益顯現(xiàn),尤其是高速公路出行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盡可能減少降雪天氣下封路時間,甚至是不封路,已經(jīng)成為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對高速公路服務的殷切期盼。因此,一旦遇到降雪,對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和養(yǎng)護施工單位而言,盡快完成除雪作業(yè)任務,確保道路安全暢通是一場必須打勝的硬仗。這個時候,運營管理單位往往會不計一切單價要求養(yǎng)護單位上大型除雪機械設備,平地機、推雪鏟、裝載機、客貨車等都要上路,融雪材料往往要求撒快和撒多,上路作業(yè)隊伍更是浩浩蕩蕩。這樣固然可為道路盡早開通創(chuàng)造條件,但也往往忽視了除雪作業(yè)中間計量的科學性。另外,在后期申報除雪計量時,項目部受利益驅使往往會在機械臺班、融雪材料、人工投入等方面多報,造成計量真實性不足。
4結語
高速公路除雪保通是一項系統(tǒng)性極強的工作,不僅需要運營管理單位和養(yǎng)護施工單位參與,還需要高速交警部門全力支持,也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與配合。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高速公路在雨雪惡劣天氣下的安全暢通。
作者簡介:孟建坤(1975一),男,河南新密人,大學本科,交通工程,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