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行業內競爭加劇,隨著電力改革的進行,加上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給電力線路狀態檢修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對電力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確保電力線路狀態良好,應加大線路狀態檢修,準確預測缺陷,及時解決問題。文章從電力線路檢修方式、傳統電力線路檢修方式弊端和線路缺陷預測等方面入手,對電力線路狀態檢修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電力線路狀態檢修缺陷問題研究
在市場越來越開放的背景下,供電企業實現現代化與科學化管理,則必須搞好電力線路狀態檢修工作,這是新設備與新技術應用的必然選擇之一[1]。通過電力線路狀態檢修與缺陷預測,可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電力線路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與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息息相關,開展線路狀態檢修和缺陷預測,可提升系統安全性。文章主要就電力線路狀態檢修和缺陷預測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1 傳統電力線路檢修方式
傳統電力線路檢修,一般是以時間為周期制定和實施檢修計劃,這種檢修方式和計劃本身就缺乏科學性,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按照檢修計劃進行檢修,可能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而收不到實際效果,使得電力線路維護費用始終居高不下,無法適應電網發展要求,也不適應供電企業發展要求[2]。
我們知道,電力電路分布廣泛,線路里程常,分布在較廣的區域,線路檢修任務較重,工作人員經常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無法保證線路檢修的質量,這無疑增加了線路供電的危險性,是供電可靠性下降。電網電力線路的檢修周期通常為1年,但是線路出現故障與缺陷的時間卻無法預測,如果出現故障和缺陷后得不到及時檢修,則可能使得線路的健康水平大幅下降,影響系統供電的穩定性。
目前,電力線路檢修方式分為狀態檢修和定期檢修兩種。其中,定期檢修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檢修方法,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早,但是未能發揮明顯的作用。在供電技術水平、供電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這種檢修方式越來越不適應供電發展的需要,因其無法取得良好的檢修成果。而線路狀態檢修方式,是一種隨著供電技術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檢修方式,用以評價線路運行狀態,根據電力線路運行情況,制定風險等級,為確保電力線路的可靠運行制定有效的措施[3]。與線路定期檢修相比,此種檢修方式的優勢更為明顯,且檢修的針對性強,可顯著降低檢修資金投入,并大幅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從整體方面看,電力線路狀態檢修方式,在知識和實際操作領域均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從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其縱然還有諸多不足,但是進步空間非常大,也非常快。總之,傳統電力線路檢修方式存在較大弊端和漏洞,為了提升系統供電穩定性,應當使用更為科學的電力線路狀態系統與缺陷預測系統。
2 電力線路狀態檢修系統構建
在電力系統中,電力線路狀態檢修系統的作用,是全面分析電力線路系統中的缺陷和故障,科學、合理安排電力線路檢修順序,制定檢修計劃和措施,通過此種方式來提高電力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 系統模型的構建
電力線路檢修次序,與當前電力線路中的缺陷個數、缺陷所在線路的重要性和缺陷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4]。一般而言,這三個因素是相互獨立,但是有時也會疊加。檢修次序的確定,通常是由三個因素函數表達式決定:
J(i)=N(i)Q(i,j)M(j) (1)
此函數的矩陣形式為:J=NQM
函數式(1)中,i為線路序號,也就是線路的運行序號,電力系統中存在s條線路,則i=1,2,3……s;j則代表線路中的缺陷序號,通常主要考慮缺陷程度,也是受季節影響后擴展缺陷類型序號,系統中的缺陷如果有r種,則j=1,2,3,……r;Q為線路缺陷個數矩陣,其味二維矩陣(s×r);Q(i,j)就是線路i中存在的缺陷序號為j的個數函數式中的J表示為檢修參數矢量,其是一個一維矩陣(s×1),J(i)表示電力線路i檢修參數;M則表示線路缺陷等級參數矩陣,同樣為一維矩陣(r×1),M(j)表示缺陷序號為j的缺陷等級參數。N代表了電力線路重要性參數矢量,也是一個一維矩陣(s×1),N(i)表示線路i重要性參數[5]。
2.2 模型中參數的獲得
M(j)為缺陷等級參數,其整定難度較大,需要根據歷史數據統計而得出,也需要工作人員根據經驗進行適當修訂,并分析系統中的線路缺陷事故,顯示如果某一事故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其他事故出現的概率。根據事故概率發生的大小,可確定缺陷等級參數M(j)。M(j)缺陷等級參數計算式如下:
M(j)=X(j,k)y(k) (2)
式(2)中,y(k)為故障加權系數,V為相關系數矩陣;矩陣形式表示為(r×p);Y為故障加權系數矢量。N(i)為線路重要程度參數,系統中的線路重要性不同,且在系統中的地位也不同。如果線路的相當重要,則需優先安排檢修。在確定檢修次序時,需考慮缺陷嚴重程度、線路的重要程度等。N(i)用失負荷率RLOLP(i)表示:N(i)= RLOLP(i)。而J(i)屬于第i條線路根據其存在缺陷個數矩陣Q,線路在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矩陣N,還有線路存在缺陷等級矩陣M來確定狀態檢修參數J(i)[6]。在獲得J(i)參數后,根據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如果系統中有三條線路需檢修,則可依次命名為1,2,3,而其檢修參數為J(1)、J(2)和J(3),如果得出J(3)>J(1)>J(2),則需先檢修3號線路,最后檢修2號線路,中間檢修1號線路。
3 電力線路缺陷預測系統的構建
3.1 電力線路缺陷預測對象
電力線路缺陷預測的目的,是預測電力線路中存在的潛在故障,根據線路缺陷系統預測出的故障,來準備故障消除所需的人力和技術。線路缺陷與人力、技術等雖無直接關系,但卻與電壓等級存在明顯的相關性。文章構建系統的對象定為QQ220(j)、QQ110(j)、QQ35(j)和QQ10(j)。這些分別對應220kV、110kV、35kV和10kV線路中第j類缺陷的總個數。
3.2 缺陷預測的方法
當前,電力線路缺陷預測方法中,常用的有時間序列法、回歸分析法和專家系統法。這三種方法有其各自的優缺點。由于影響線路缺陷預測的因素較多,且無規律性可言,所以需要根據相應條件來合理選擇線路缺陷預測方法。
(1)時間序列法。這種方法分為隨機時間法和確定時間法兩種。其中,隨機時間法是指電力線路缺陷符合某個統計規律的隨機變量,根據這一變量描述過程,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可采用的方法有狀態空間法、Markov法。通常,隨機時間法的結果精準,但是在操作上的環節比較復雜。簡單說,按照過去情況來預測線路未來發展趨勢,從而更好找出線路中故障。
由于基于電力線路缺陷與季節因素明顯相關,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可確定時間法,并以季度為時間間隔預測對象是否存在故障。(2)回歸分析法。線路缺陷預測的回歸分析法,是利用管理人員已經掌握的大量數據,通過篩選和數理計算,準確表達出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關系。由于電力線路缺陷的時間不確定,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因此需要大量數據統計出其中的規律性。(3)專家系統法。專家系統法屬于人工智能中的方法之一,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系統性能良好的計算機程序系統來進行預測。一般情況下,電力線路檢修中發現缺陷相對較為復雜,專家系統法對解決這類問題十分有效。這一方法的優點表現在兩個方面,在節省大量人力腦力活動的同時,還能減少項目開支。
4 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確保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的方法有很多種,電力線路狀態檢修與缺陷預測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傳統的線路檢修方法,存在諸多弊端,已經不適合檢修需要。文章構建了電力線路缺陷檢修系統和線路故障預測系統,并介紹了線路檢修中的時間序列法、專家系統法和回歸分析法,為線路缺陷檢修與預測提供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鄭建平,梁錦照,焦連偉.電力線路的狀態檢修和缺陷預測[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24):34-37.
[2]何文前.電力線路檢測及缺陷的預測探析[J].硅谷,2014(21):152-153.
[3]吳創現.電力線路的狀態檢修與缺陷預測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32):375+368.
[4]謝國平.電力線路的狀態檢修和缺陷預測[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7):180-181.
[5]盛建雄,孫偉慶,張國平,等.電力光纜線路狀態檢修的探索與實踐[J].電力系統通信,2014(12):124-125.
[6]王偉杰,張建東.電力線路的狀態檢修與缺陷預測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5(24):109-110.
作者簡介:崔麗娜(1970—),女,遼寧海城人,大專,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變電站值班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