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羽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肺癌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療效,為肺癌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隨機納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確診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0例為研究組,在TP化療方案治療基礎上給予中醫辨證治療;納入同期肺癌患者30例為對照組,僅給予TP化療方案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結果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6.67%,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53.33%(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顯著低于對照組83.3%(P<0.01)。結論 對肺癌患者中醫辨證治療加上TP化療和單純TP治療總有效率無統計學差異,但中西結合治療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化療毒副反應、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具有臨床意義。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導致絕大部分國家癌癥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1]。肺癌患者早期采用手術切除治療是治愈與獲得遠期療效最為可靠的手段,但超過半數的患者在入院就診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失去手術最佳治療時機,而采用藥物治療成為主要治療手段[2]。為進一步探討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化療為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對3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給予了中醫辨證治療+TP化療,獲得了滿意的治療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納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確診的肺癌患者30例為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6~74歲,平均(46.8±6.2)歲; 17例腺癌,13例鱗癌。納入同期肺癌患者30例為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4~75歲,平均(45.5±6.9)歲; 18例腺癌,12例肺鱗癌。所有患者經支氣管鏡檢,氣管鏡,手術確診為肺癌。兩組患者在上述等其他基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預計生存期均超過3個月;ZPS評分3分以上;治療前2個月并未針對腫瘤進行治療;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常規正常;均具有可測量客觀病灶;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無自知力與未控制精神疾病患者。
1.2中醫辨證分型 參照文獻[3],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與癥候將肺癌分為痰濕壅肺型、氣滯血瘀型、氣陰兩虛型以及陰虛毒熱型4種類型。
1.3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TP(多西紫杉醇+順鉑)化療,用法用量:多西紫杉醇60mg,第1d,第8d;順鉑30mg生理鹽水500ml進行稀釋,給予患者靜脈滴注,第1~4d。中間間隔15d開始下一周期。
1.3.2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辨證治療,根據肺癌辨證分型:①痰濕壅肺型:組方為導痰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白術、桃仁、茯苓、枳實、葶藶子、制南星各10g,法半夏、陳皮各15g,白花蛇舌草20g,大棗10枚;水煎服用,1次/d,7d為1個療程。②氣陰兩虛型:組方為人參養榮湯加減:白術、五味子、甘草、陳皮與大棗各10g,茯苓、人參、熟地黃、當歸各15g;每天水煎服用1次,7d為1個療程,7d為1個療程。③氣滯血瘀型:組方為桃紅四物湯加減:白術、桃仁、黨參、川芎、枳殼、白芍各15g,沙參、茯苓、丹皮10g,生地黃12g,炙甘草5g;水煎服用1次/d,7d為1個療程。④陰虛毒熱型:組方為五位消毒飲加減: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各10g,紫背天葵子6g,金銀花15g。水煎服用,1次/d,7d為1個療程。治療3周期后對兩組患者療效進行評價。
1.4療效評價[4] 治療三周期后根據《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將療效分為5個級別:①病灶完全吸收為完全緩釋;②病灶縮小超過50%為部分緩解;③病灶縮小小于50%為輕度緩解;④病灶擴大低于25%為穩定;⑤病灶擴大超過25%為進展。總有效率=(完全緩釋+部分緩解+輕度緩解+穩定)/總患者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 上述所獲得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顯著水平α=0.05。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6.67%,對照組的53.33%,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67,P=0.795>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理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3.3%(χ2=11.92,P<0.01),見表2。
3 討論
肺癌臨床表現復雜,體征、癥狀有輕有重,有早有晚,均取決于腫瘤發生的位置、病理類型與是否發生轉移以及患者的耐受性、反應程度等因素[4]。肺癌早期臨床癥狀較輕,患者可能不會出現任何不適感,而絕大部分肺癌患者在入院確診時往往已進入晚期,因此采用手術治療難以治愈,遠期療效欠佳,而只能采用各類藥物與放化療治療,但病死率非常高。
中醫學上將肺癌納入肺積、咯血、胸痛與痰飲等范疇,發病機制涉及正邪兩方面,其中正氣虧損為主要病理基礎,而外邪入侵則是肺癌發生的主要因素。肺主氣,位居上焦,喜潤惡燥,容易被燥傷,易出現氣虛、陰虛。肺癌則是是因正氣虛損,陰陽失調,邪毒侵肺,肺氣郁滯與痰凝氣滯等形成肺部積塊,因此肺癌中醫治療采用益氣養陰法時治療的根本。肺癌晚期患者因已傷者較多,尤其是經化療或者手術治療的患者,正氣必傷,因此更需要益氣養陰。
本研究根據肺癌中醫辨證分型,給予了中醫辨證治療聯合TP化療,中醫組方分別為導痰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桃紅四物湯加減、人參養榮湯加減、五位消毒飲加減,研究組30例患者中西結合治療,與對照組TP化療療效無顯著性差異,結果提示采用中西醫結合與西醫治療肺癌均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化療為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國內外相關研究也發現,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肺癌能夠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與單純西醫治療相比不良反應率更低[5,6]。
綜上所述,對肺癌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顯著,安全可行,能夠有效減少化療不良反應,并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輝軍.48例肺癌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延邊醫學,2015,7:48-49.
[2]郭敬新,張棟亭,鄭學梅.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肺癌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4,18:178.
[3]孫偉.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的臨床價值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5):814-815.
[4]周凌云.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36例臨床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4):70-71.
[5]陳創.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86例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14,34(10):116-117.
[6]陳雪燕.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肺癌的體會[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1(2):107-108.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