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琴
摘要:目的 探討腹部彩超在診斷壺腹部及胰頭占位性病變中的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壺腹部及胰頭占位性病變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檢查,均經過手術或病理確診,分析腹部彩超檢查的準確率。結果 經與手術及病理檢查結果比較,腹部彩超檢查有胰頭癌患者27例,準確率為87.09%(31例),有胰腺假性囊腫患者5例,準確率為100%,有胰腺壺腹部癌28例,準確率為85.71%(24例)。結論 對于壺腹部及胰頭占位性病變患者,行腹部彩超檢查具有較高的準確率,有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
關鍵詞:胰腺;壺腹部;胰頭;病變;彩超
胰腺病變是消化科較為常見的疾病,包括炎癥、囊腫、腫瘤等病理類型。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的升高趨勢明顯,給家庭及社會帶來的危害較大,而早期診斷、盡早治療是制定治療方案的前提。胰腺壺腹部癌生長較為緩慢、分化程度高、轉移發生晚,因而在早期若能得到確診,給予相應的治療,可以顯著的改善患者的預后。腹部彩超檢查具有使用方便、無創的優勢,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對發生在胰腺壺腹部及胰頭部位的病變亦有很好的診斷效果[1]。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回顧我院在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壺腹部、胰頭部占位性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腹部彩超在診斷中的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來源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壺腹部、胰頭部占位性病變患者,共60例。有男34例,女26例,年齡在31~76 歲,平均年齡(51.23±3.28)歲;有46例患者手術后病理檢查確診、14例患者穿刺活檢確診。在臨床表現上,胰頭占位患者中,有13例表現為上腹部疼痛、11例表現為漸進性的皮膚、鞏膜黃疸、11例表現為體重降低、7例表現為腰背部的疼痛、8例無明顯臨床表現;壺腹部占位患者中,有17例表現為皮膚、鞏膜黃疸、11例表現為上腹部疼痛、9例表現為腹瀉、7例表現為腰背部疼痛、10例表現為體重明顯降低、6例表現為惡心、嘔吐。
1.2方法 彩超檢查前,上述患者均空腹大于8h,使用SIEMENS ACUSON Antares彩超診斷儀。檢查時患者取側臥位或平臥位,先對肝膽胰做常規檢查,在檢查胰腺時,先沿著膽總管或者胰腺走形橫切,在患者劍突下橫掃,將探頭適當傾斜向左上方,見到分辨率高的圖像后再沿腹部上行交叉和縱切掃查,囑患者呼吸配合檢查以獲得分辨率更高的圖像;在檢查中,若遇到腸腔氣體干擾時,可對探頭行加壓,將氣體推擠、趕走,減少干擾,亦可囑患者改變體位、大量飲水排空胃腸道內的氣體來獲得更好的檢查效果。檢查中詳細記錄胰腺的形態、大小,胰管及膽管的情況,是否存在占位,腫塊的大小、邊界、內部回聲情況、后方回聲是否有衰減、增強等,記錄有無肝轉移、周圍淋巴結是否腫大、占位處內部的血流等。將檢查結果與手術或病理結果比較。
2 結果
2.1超聲檢查結果 經與手術及病理檢查結果比較,腹部彩超檢查有胰頭癌患者27例,準確率為87.09%(31例),有胰腺假性囊腫患者5例,準確率為100%,有胰腺壺腹部癌28例,準確率為85.71%(24例)。
2.2彩超表現 所有胰頭癌患者(31例),在胰頭部均可見局限性的外突或腫大,其中有28例病變的邊界不規則,病變的輪廓不清,可見病變向周圍“蟹足樣”浸潤;3例病變邊界較為規則,輪廓欠清;有26例患者在胰頭部可見低弱的回聲區,5例可見等回聲區,光點不勻。回聲區范圍11mm×7mm~33mm×38mm。有5例病變較大,中心有液化灶,表現為不規則的暗區,能見到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增大表現為“高炮征”。5例胰腺假性囊腫病變在超聲下,病變邊界清晰、輪廓規則,胰頭部無回聲區;有3例表現為圓形,2例為分葉形;在側方可見聲影,會發現擴張扭曲的胰腺管或鈣化灶,后壁均可見回聲增強。壺腹部癌,所有患者胰頭均無異常超聲表現。超聲見腫塊大小12mm×9mm~43mm×36mm;有22例輪廓不規則、邊緣不清晰,22例病變內可見較低回聲,1例表現為混合型回聲。有11例患者在肝內外膽道處可見擴張明顯,8例在胰腺頭部可見管道擴張;20例患者病情較重,可見雙管擴張,即主胰管及膽總管擴張。
3 討論
胰腺癌行超聲檢查時,多數病變的邊界多不規則、輪廓不清,多可見病變向周圍“蟹足樣”浸潤,若病變較大,中心有液化灶,可見“高炮征”,因腫瘤后方多數會衰減,因而對早期較小的胰腺癌難度較大[2,3]。胰腺假性囊腫患者的臨床表現與胰腺癌較為相似,首選超聲進行檢查,超聲下病變邊界清晰、輪廓規則,且胰頭部無回聲區,病變內若出現較強的回聲斑塊,多表明有鈣化灶或胰石,比較容易與胰腺癌鑒別[4]。壺腹部癌多起源于膽管、胰管、腺泡,病變發生在Vater壺腹、胰管開口、膽總管下段及十二指腸大乳頭等部位的黏膜處,在病變早期患者即可在鞏膜及皮膚處出現黃疸,因而多能早期發現。在壺腹癌患者行超聲檢查時,可見膽管擴張明顯并伴有胰管的擴張,但胰腺形狀多無明顯變化,當壺腹部病變較大或向周圍組織浸潤時很難與胰頭癌鑒別[5,6];壺腹部癌由于位置較深,比較容易受到腸腔氣體的干擾,可囑患者改變體位及飲水來為檢查提供方便,更好的做出診斷。超聲科醫師還應多就患者的病情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結果等檢查做出綜合判斷,還應當跟蹤患者的病理結果,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7]。
在本次研究中,經與手術及病理檢查結果比較,腹部彩超檢查有胰頭癌患者27例,準確率為87.09%(31例),有胰腺假性囊腫患者5例,準確率為100%,有胰腺壺腹部癌28例,準確率為85.71%(24例),體現出彩超在壺腹部及胰頭部病變診斷中的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壺腹部及胰頭占位性病變患者,行腹部彩超檢查具有較高的準確率,有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史家蓉,閻閩.彩超對壺腹部、胰頭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3):520-521.
[2]胡翠,梅俏,許建明,等.超聲內鏡在壺腹周圍占位術前評估中的作用[J].肝膽外科雜志,2014,22(6):478-480.
[3]何彥安,丁輝,蔡岷,等.膽管結核誤診為壺腹周圍癌一例并文獻復習[J].臨床誤診誤治,2014,(7):42-44.
[4]羅澤芳.腹部彩超對壺腹部、胰頭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0(13):1781-1783.
[5]侯曉佳,金震東.超聲內鏡檢查在胰頭占位性病灶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4,10(12):1255-1258.
[6]葛春林,郭克建,張家利,等.胰頭占位性病變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11):852-855.
[7]史秀云,張彥,陳翠京,等.胰腺實性假性乳頭狀瘤廣泛轉移超聲表現1例[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6):536.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