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紅
摘要:目的 探討提高溫度輸注七葉皂苷鈉對患者的影響。方法 將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七葉皂苷鈉治療者180例,隨機分為加溫組91例,常溫組90例。加溫組采用將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置熱水中加溫至43℃,之后加入七葉皂苷15mg,常溫組采用室溫(16℃~20℃)放置下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加入七葉皂苷15mg,兩組均使用頭皮針穿刺,靜脈點滴,1次/d。比較兩組患者輸液過程疼痛程度及靜脈炎發生率。 結果 加溫組靜脈穿刺后10min疼痛程度比較兩組結果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靜脈穿刺后30min、60min加溫組疼痛程度低于常溫組(P<0.01)。加溫組靜脈炎發生率低于常溫組(P<0.01)。結論 加溫后七葉皂苷能夠滿足臨床用藥需要,減少血管的刺激,增加輸液患者舒適度,減輕疼痛的同時,有效減少了靜脈炎的發生。
關鍵詞:提高溫度;七葉皂苷鈉;護理觀察
七葉皂苷主要是從七葉樹科歐馬栗或中藥娑羅子干燥果實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屬于三萜皂苷類藥物,具有強烈的抗炎、抗水腫、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有提高靜脈張力,恢復毛細血管正常通透性,控制炎癥和改善循環等功能,是骨科常用藥物。骨科術后靜脈輸液比較多地使用外周靜脈,靜脈輸注七葉皂苷鈉常伴有局部疼痛腫脹,甚至發生靜脈炎,我們將七葉皂苷鈉加溫后靜脈輸注,減少了藥物的刺激性,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七葉皂苷治療者180 例,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七葉皂苷15mg,1次/d,靜脈點滴。患者均為下肢骨折患者,皮膚感覺正常,能進行有效交流,排除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加溫組90例,男69例,女21例;年齡為16~54歲,平均38歲;常溫組90例,男54例,女36例;年齡為14~69歲,平均 52歲。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方法 選擇粗、直、彈性好、易固定的手背靜脈,普通頭皮針穿刺。加溫組將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置熱水中加溫至43℃,加入七葉皂苷15mg,常溫組,室溫16℃~20℃,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七葉皂苷15mg。靜脈點滴,1次/d,調節滴速60~80滴/min。
1.3觀察指標
1.3.1疼痛評定 世界衛生組織(WT0)疼痛程度分級:0度:不痛;Ⅰ度:輕度痛,為間歇痛,可不用藥;II度:中度痛,為持續痛,影響休息,需用止痛藥;III度:重度痛,為持續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Ⅳ度:嚴重痛,為持續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每30min觀察記錄1次。
1.3.2靜脈炎判斷 采用美國靜脈輸液學會靜脈炎的判斷標準。0級:沒有癥狀。1級:輸液部位發紅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3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條索狀物形成,可觸摸到條索狀靜脈。4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條索狀物形成,可觸及的靜脈條索狀物長度大于2.5cm,有膿液流出。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加溫組疼痛程度低于常溫組(P<0.01),見表1。
2.2兩組靜脈炎發生率比較 加溫組靜脈炎發生率低于常溫組(P<0.01),見表2。
3 討論
七葉皂苷鈉與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20℃~45℃范圍內放置8h,測pH值無明顯變化,外觀仍為無色澄明液體;不溶性微粒數均在合格范圍內;吸收曲線略微下移,含量略有下降,45℃放置8h后,其含量仍可達到初始量的96.38%,能夠滿足臨床用藥需要[1]。液體加溫后在輸送過程中熱量大量耗損,999ml/h時液體溫度從滴壺至輸液管末端除從(34.7±0.1)℃降至(30.4±0.1)℃[2];所以在液體進入人體時保持在30℃~36℃,符合體表溫度的生理范圍。
刺激性藥物由于其藥理特性,會使血漿滲透壓增高,血管內皮細胞脫水,進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釋放前列腺素El和E2,使靜脈壁通透性增加,白細胞浸潤并產生炎癥改變。溫熱刺激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松弛血管平滑肌,保持局部血管在擴張狀態,解除七葉皂苷鈉刺激引起的血管痙攣,從而起到減輕疼痛作用[3]。靜脈炎的發生與液體溫度有密切相關,常溫組患者血管反應比較強烈,腫痛是患者難以忍受治療,微粒在短時間內進入靜脈,有可能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組織缺氧而產生水腫和炎癥。另外,由于微粒的碰撞作用,使血小板減少而易出血,造成局部供氧不足,產生靜脈炎。靜脈輸入增溫液體血管受熱后管腔增大,管內阻力減少,穿刺部位因疼痛引起的血管痙攣解除,一般液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血流速度相對加快,藥液進入血管腔后很快被稀釋,減少了局部的刺激[4]。熱還能加快血流速度,縮短藥物在血管的停留時間,減輕藥物對血管的刺激,從而降低靜脈炎的發生。靜脈輸注七葉皂苷鈉的過程中提高液體的溫度對減少血管的刺激,增加輸液患者舒適度,有效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陳潔.注射用七葉皂苷鈉對熱穩定性研究[J].中國藥師,2005,12(8):1051-1052.
[2]崔洪艷,姜春玲.加溫的鹽水或血液經過輸液管后不一定能保證理想的溫度[J].國外醫學分冊護理學分冊,2002,21(8):389-390.
[3]柯桂珠.馬鈴薯聯合液體加溫預防靜脈炎40 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118-119.
[4]王月玲,王月珍.輸液加溫預防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0,10(2):144-145.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