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興忠
摘要:腦外科危重患者具有起病急驟、變化迅速、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等臨床特點,因此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也較高。機體在應激狀態下,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導致體內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促胃泌素等物質大量分泌,從而導致應激性潰瘍、血糖升高、精神抑郁等應激反應的發生,不利于病情的康復。本文對腦外科危重患者應激反應中認知護理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認知護理;腦外科;危重患者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腦外科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0例納入本研究,根據隨機原則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21~70歲,平均(48.53±12.64)歲;體重46~83 kg,平均(63.46±11.28)kg;文化程度:本科3例,大專10例,高中15例,初中10例,小學7例;手術原因:顱腦外傷20例,腦積水3例,顱骨缺如5例,高血壓腦出血17例。試驗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19~72歲,平均(49.21±12.38)歲;體重46~85 kg,平均(63.55±11.60)kg;文化程度:本科2例,大專11例,高中16例,初中11例,小學5例;手術原因:顱腦外傷19例,腦積水2例,顱骨缺如6例,高血壓腦出血1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術前完善各項檢查,術中配合醫師實施手術操作,術后嚴密監測病情和生命體征的變化,并遵醫囑給予后續治療[2]。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認知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生理和心理全面評估,準確掌握患者的心理、行為狀況,明確引起身心不適的因素。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護理,以緩解或消除患者恐懼、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情緒,建立正確的認知。指導患者練習手術體位、術后臥位、康復訓練等,對表現不良者進行糾正,對表現良好者及時給予表揚。指導患者自我監測思維、情感和行為,將新的認知模式取代原有的認知模式。采用放松訓練提高患者自我處理情緒障礙的能力,訓練社交技能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激素水平、應激性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的差異性。激素水平主要包括血管緊張素Ⅱ、皮質醇。應激性并發癥主要包括應激性潰瘍、血糖指標、精神抑郁等,以此作為觀察指標。應激性潰瘍診斷標準:圍術期如患者出現上腹疼痛、嘔血、黑便等癥狀時考慮為應激性潰瘍,采用電子胃鏡檢查可明確診斷。應激性血糖升高標準:圍術期監測血糖水平,如任意時間血糖水平≥11.1mmol/L,則認為發生應激性血糖升高。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情緒狀態,共包括20項內容,每項采取4級評分法,將各項得分相加后乘以系數1.25,取整數部分得到標準分,以標準分50分為臨界值,超過臨界值者認為發生精神抑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血管緊張素Ⅱ、皮質醇比較,見表1。
2.2兩組患者應激性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見表2。
對照組有17例發生并發癥,其中應激性潰瘍5例,血糖升高8例,精神抑郁4例;試驗組有5例發生并發癥,其中應激性潰瘍1例,血糖升高3例,精神抑郁1例
3討論
3.1抓好護理人員觀念意識的轉變 更好地落實基礎護理護理要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護理的總體目標基本未變[1]。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基礎護理的前提和關鍵是做好護理人員觀念意識的轉變,如通過開展每月或每季度護理服務明星評選、舉辦基礎護理技能操作競賽、優質護理服務演講競賽、基礎護理宣傳欄和宣傳版報等形式,在全院營造開展基礎護理的氛圍。
3.2抓好管理渠道的暢通和支持 護理部在實施前一定要取得院領導和各級職能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醫院在護理人力的配備、獎金分配和護士培訓、職稱晉升上必須給予一定的傾斜政策,使護理人員勞有所值,勞有所獲。此外,護理部還必須定期開展基礎護理質量的督導檢查和評優、評先活動。
4結論
應激反應多發生于嚴重創傷、疾病、精神傷害等有害刺激后,與患者對疾病、傷情等缺乏科學、全面認知所致。強烈的應激反應可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迅速上升,糖皮質激素大量分泌,并導致機體血壓、血糖升高,心率加快。機體促胃泌素分泌增加,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缺血、屏障作用破壞導致應激性潰瘍。應激反應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尤其對于腦外科危重患者而言,有效控制應激反應對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認知護理是利用認知療法的相關理論對患者實施技術性、科學性的認知宣教。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認知護理,有利于糾正患者的錯誤觀念,對其不良心理和行為認知進行對癥指導,從而穩定患者情緒,使體內激素變化處于正常水平范圍,避免大幅度波動,減輕應激反應。認知護理干預有助于增強患者康復信心。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腦外科危重患者治療期間加強認知護理干預,有利于減輕應激反應,對患者的康復進程和預后有益。
腦外科危重患者具有起病急驟、變化迅速、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等臨床特點,因此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也較高。機體在應激狀態下,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導致體內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促胃泌素等物質大量分泌,從而導致應激性潰瘍、血糖升高、精神抑郁等應激反應的發生,不利于病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孫萍琴,周玲兒,楊永秀.認知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07:129-131.
[2]王蘭,張波.認知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抑郁、焦慮以及免疫相關指標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02:43-46.
[3]李莎莎.住院患者對優質護理的認知、需求及滿意度調查[D].昆明醫科大學,2014.
[4]卜曉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功能及其對自我護理影響的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4.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