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每個學校似乎都有這種神級學霸,好像不需要努力就能輕松拿第一。比如說,我身邊的這一位,我們暫且稱他為小A吧。A同學從小順風順水,高考的時候更是輕松拿到北大PASS證,我們都以為他今后的人生路也會一路開掛,風光無限。誰知上周同學聚會,他竟然抱著酒瓶子哭了一宿,說了一句,“自從進了北大,我終于能理解你們作為學渣時的心情了。”
原來,這廝是接受不了學霸變學渣的事實,借酒澆愁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從學霸到學渣的體驗?
桃子同學:“學霸到學渣是種什么感受呢?就是你努力,別人比你還努力,你聰明,別人比你還聰明,更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而你不管如何努力,在他們面前,都只能做學渣。”
我讀小學的時候,從來沒有下過年級前五,就算是初中成績也一直在全校前十,這應該算是小學霸一枚了吧?
那個時候中考制度是選報制,只能選擇一所學校,考不上就按中考總分分配。在那之外,還可以選報一所,暫時稱為A校。中考前大家都可以去參加A校的考試,前三名在中考中可以加分,但具體也要看自己學校分配到的名額,比如我當時的小學,就有三個名額。
我當時只考了第六,因為在A校的考試名次靠前,獲得加分,險險進入A校。
原來老師總說,只要能進A校,就相當于一只腳跨入了大學。因為A校是某211大學的附屬高中,只要考試名次在前,就可以直升大學,而且,A校的升學率也一直是全省第一。
剛進入A校那會,什么都不懂,進入之后才知道,鶴立雞群很容易,鶴立鶴群簡直是登天,A校的入學分班都是按照考試名次來分配排列的。
除此之外,A校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月考,每個季度會有季度考,再加上期中考,期末考,各種聯考……所謂題海戰術,也不過如此了吧。每次季度考之后,學校就會對學生重新進行分配,天才和努力的凡人就是這樣被區分出來的。
學校還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立了特長班,那些天才基本就在這個班里。他們以后會參加各種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拿獎,被保送到全國各種一線院校(清華北大等)。總之,你努力,別人比你還努力,你聰明,別人比你還聰明,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而你不管如何努力,在他們面前,都只能做學渣,這種絕望你們能懂?
A校考試繁多,試卷也都是學校內部出題,一般都不會讓人考高分。我原來總是班里的第一名,但是自從來了這里,就再也沒有考過第一。我記得很清楚,有次月考試卷特別難。我數學只考了五十分,英語只考了六十分(試卷都是百分制),結果是全班第五,但是特長班的學生幾乎個個都是九十多分。
現實就是這么打擊人,除了努力,沒有別的辦法。因為周圍的人都比你更努力,你稍微一松懈,就會被遠遠地甩在后面。
所以騷年們,看了我的經歷,你們能明白你們現在的時光有多么幸福了吧?好好努力吧……
魚小寶:“學習可以不好,一定要有特長。”
我是一個體育特長生,我的特長就是跑步,而我高考考取的學校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學校,名字就不在這里說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的學生時代,曾經,大概,也許,我也是一名學霸吧?小學初中都是以前幾名的成績考入重點的,至于我為什么會成為特長生……完全是因為興趣啊。
在我們班,像我這樣的人也不少,比如繪畫特長生,舞蹈特長生……
當然我們之中也不乏因為專業課成績很差,而考慮特長發展的,但是在我們看來,要想在高考的時候考去自己心儀的學校,文化課也不能落下。特長的強勢,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彌補文化課的不足的。
所以,我的感受是,學習可以不好,一定要有特長。
小麥:“調整狀態,重新起航。”
我覺得我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了。從學霸到學渣,到學霸,再到學渣,再到學霸……對,你們看得沒錯,我的人生就是這么曲折。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是,不要因為成績下滑就放棄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起起落落總會有,所以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以最好的方式去迎接挑戰。
到底怎么做才能算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馬上就是五一節了,又到了一大家子人聚會的日子,知不小道我開心之余,最怕就是遇上父母的碎碎念。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你看那誰家的那誰怎么怎么聽話,考試又拿了第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受,就是無論如何努力裝乖,都無法讓父母滿意?到底怎樣做,才能算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呢?
夢是自己想要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屈要屈對對象,伸要伸對方向。”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是不惹他們生氣的孩子,而不是無話不說的孩子。如何跟父母相處,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比如,溝通時,學會曲線救國,永遠比針鋒相對來得好。再比如,面對質問時,善意的隱瞞,永遠比誠實的抵抗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俗話說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屈要屈對對象,伸要伸對方向,何況對方不是別人,而是你的父母呢?
顏顏:“如何成為懂事的乖孩子,請參考以下技巧。”
首先你得從小不哭不鬧家務活搶著做,腳踏實地地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然后你得從不用零花錢壓歲紅包按時上交得空再出去打個工掙點錢,請注意同時你得毫無怨言。
最后你還得聽話、聽話、聽話,學業事業節節高升從來傲視他人爭做最優!
好了,做到這個地步,至少能得你媽一句夸了,嗯懂事的乖孩子。
啟兒同學:“一切以父母的需求作為行動指南。”
工作以前,在行動和思想上與家長保持一致,滿足家長“我是長輩我聰明”的自尊心。
工作以后,在物質上和情感上依賴家長,滿足家長“我養這孩子錢沒白花”的感情需要。
你做過最糗的事是什么?
作為從小不按常理出牌的歡樂逗比,知不小道我做過的糗事可謂是罄竹難書。印象最深的一件是有次去外婆家拜年,那個時候外婆住在鄉下,房子都是那種很古老的瓦房,旁邊堆滿了草垛子。新年放煙花,我拿著炮仗跟表哥表姐們一起玩。當時年紀小,還沒有火災意識,那時候風特別大,火柴怎么都點不著,于是我就想了個主意,在草垛子里挖了個洞,把炮仗擱在里面用火柴點著了……還好家里大人發現得及時,不然大過年的,外婆的房子準被我一把火燒沒了。現在想來還有些后怕,導致我以后再也不敢玩火了。
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做過什么難忘的糗事?
小跟班:有次也是過年,跟家里表哥表姐們去放煙花。那個時候流行一種摔在地上就會炸的響炮。玩著玩著,表哥就提議去炸茅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就是那種鄉下三堵墻一圍,頂上蓋個瓦的特別簡陋的廁所。當時炮仗扔下去沒有炸,于是商量了一下,讓我過去查看,誰讓我年紀最小呢?然后,悲劇就發生了。我剛一靠近,茅坑就炸了,炸了,那些米田共天女散花似的……至今我回想起那畫面,都會做惡夢。
過路人:讀初中的時候有次下很大的雪,食堂門口有個小坡,大概一米多長吧,結冰了。我開始還站在旁邊樂呵呵地嘲笑繞道走的人,作死地非要往上走,結果腳剛踏上去,就直接摔倒,趴著從上面滑下來。剛爬起來,又滑下去,再爬,再摔,來回折騰了五六次,還是去食堂打飯的同學看不下去,扶了我一把,不然我懷疑我都要摔成殘疾了。我算是明白,什么叫不作死就不會死了。”
小艾:上課打瞌睡,被班頭在窗外看到了。當時正用手撐著腦袋,班頭一根竹條伸進來打在我的頭上,我受驚之下,撐腦袋的手直接戳到了鼻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