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慶精神是在中國石油會戰的這一歷史時期形成的,體現著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時,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人們的價值觀,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幫助人們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新時期,大慶精神也同樣凸顯出創新以及發展的時代內涵。大慶精神是在中華民族精神中孕育和發展出來的,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刻分析大慶精神的基本內涵,并從哲學價值,教育價值等多維角度對其進行探析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大慶精神 哲學價值 教育價值 城市文化
作者簡介:邵子萌,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 在讀碩士,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2-277-02
一、 大慶精神基本內涵
大慶精神是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不可忽視的寶貴財富。大慶石油會戰時期,在艱苦的環境條件下,大慶石油工人不畏艱險,化苦為甜,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加以繼承和發揚,孕育出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作為基本內涵的大慶精神。
1964 年2 月5 日中共中央傳達了《石油工業部關于大慶石油會戰情況的報告》的通知。這一通知第一次將大慶會戰的九條基本經驗推向全國。1977 年1 月19 日,在關于召開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的通知中,中國中央在全國范圍內對大慶精神進行了總結和宣傳。1990 年2 月25 日,江澤民同志在視察大慶油田時,對大慶精神進行了更加深刻的闡述,把大慶精神精簡地概括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
大慶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以愛國主義為基石,旨在集中一切力量發展祖國石油工業,甩掉貧油的帽子,“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無畏奉獻精神和不屈不撓與困難斗爭的精神。天寒地凍的氣候,設備落后的現實,大慶石油工人正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條件中出色地完成了祖國交給他們的任務。面對重重的困難與考驗,他們沒有一絲抱怨,也沒有一絲懈怠。懷抱著為祖國奉獻的信念,對工作精益求精,對生活充滿熱情。這不僅僅是對“鐵人”王進喜的日常工作生活的體現,更是對那個時代中,所有為大慶油田的建設奉獻著自己寶貴青春的大慶石油工人的真實寫照。大慶精神以其巨大的激勵作用和不朽的生命力,指引著一代代的石油人,是我們應當珍惜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大慶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慶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重要體現。大慶精神作為在大慶這片土地上培育起來的民族精神,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的創造力,凝聚了大慶人的力量,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大慶精神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慶地區具有地域性的表達,同時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踐行。大慶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指通過對其理論的不斷完善,借助一定的途徑和載體去影響人們,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個人的價值觀。
(一)大慶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上的相似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凝練成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包括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達方式并不僅僅局限在這24個字上,大慶精神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地域化的表現。大慶精神與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其內容上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大慶精神用簡潔的八個字“愛國、創業、求實、奉獻”作為主要內涵,邏輯嚴謹,層次清晰。
大慶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構建都有其科學性和通俗性,均運用簡潔易懂的大眾化表達方式,這樣就使抽象的理論變為具體的、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并掌握的話語。有益于理論在實踐中的踐行和傳播。
(二)大慶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的一致性
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是我國社會的主導價值體系,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起著主導、支配和決定的作用。對于整個社會意志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大慶精神也正是油田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下,合理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基本的指導思想所孕育出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大慶市這片土地上,所培育起來的具有地域化特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說,大慶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正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三、大慶精神的哲學價值
大慶精神處處體現出主體性和科學性的哲學意義,具有著豐富的哲學價值。所謂主體性,即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在以人為中心這個前提下,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都能做出能動的解釋,用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作為衡量歷史進步的標準, 從而賦予人類活動自由與自覺的價值內涵。大慶石油大會戰,確立了大慶石油工人的主體意識。人相比于自然是渺小的,但渺小的人類在精神力量的鼓舞下能發揮出無盡的可能。“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正是有了這種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主體能動性發揮到極致。
大慶精神同樣體現著實事求是以及科學求實精神的哲學價值。大自然孕育了人類和人類文明,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每一步發展和每一次成長都是腳踏實地的。只有直視現實并深入的了解現實、了解自然,才能有不斷的進步。這種科學的求實精神是人類的本質,是人類具有的科學精神的本源。大慶人在把荒原改造成油田的拓荒過程中將科學轉化為技術,把科技應用于生產。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大慶人正是在堅持科學求真的前提下,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干工作,干事業。“求實” 、“三老四嚴”一直都是每一位大慶人生存的基本原則,正是這種對工作精益求精,無畏奉獻的生存態度, 讓大慶人在艱苦的條件下仍能夠苦中作樂,積極地面對困難,完成挑戰。大慶也正是依靠這種求實的精神走出蠻荒, 實現了經濟的日益發展,同時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日益提高。
四、大慶精神的教育價值
在對大慶精神進行傳承的這一過程中,大慶精神的教育價值也逐漸凸顯出來。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慶人,對人們的價值觀起到了正確的引導和塑造,而這種熏陶是潛移默化完成的。從油田前線到后勤,從企業工廠到學校校園,大慶精神始終以其雄厚的感染力影響著每一位大慶人。“胸懷全局,克己奉獻”這種精神已經成為大慶人參與社會實踐所遵循的普遍特征。
企業結構可能會變動,工作人員可能會交替,但是大慶人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和弘揚的光榮傳統始終不會改變,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工作力度也絲毫不懈怠,對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的集成與發展的腳步始終不放松。大慶精神對大慶人的影響和塑造,不僅僅體現在工作中的熱情和奉獻,更是體現在對大慶人內心精神世界的塑造。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人的教育塑造對人的內心狀態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大慶人的思維和意識都在大慶精神的感染下,形成有利于民族發展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大慶人的甘于奉獻,樂于助人,對社會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都是大慶精神在教育價值層面的體現。
大慶精神具有激勵層面的教育價值。大慶精神通過對人們口號式的鼓勵和激勵來強大人內心的信念,使人們能夠始終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蓬勃精神。大慶精神給人們蓬勃發展的動力,對人們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堅持與時俱進是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的不變主題。大慶油田在大慶精神的指引下,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慶人繼承和發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斷突破各種固有的思想束縛。繼承是永葆大慶精神代代不息的前提,創新是永葆大全精神歷久彌新的靈魂。弘揚大慶精神就要求我們在繼承精神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在創新時也不忘發展。大慶油田多年以來開發建設的實踐證明,無論是在大慶石油會戰和油田全面開發建設時期還是在新時期,大慶精神始終都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想要使大慶精神永葆生機和活力,就必須堅持對大慶精神的繼承和創新。
五、大慶精神對城市文化的影響
大慶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從遠古的大慶文化、諸多民族文化、特有站人文化直到現如今的企業文化,在大慶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了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文化。自改革開放以來,大慶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始終緊緊地把握住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作為大慶文化的指導精神和引領精神。全方位、多層次的文化建設的布局和各種廣泛的,多樣化的城市文化活動,都豐富著市民的生活,提高大慶市的市民素質,塑造良好城市形象。輝煌的大慶油田擁有55年的發展歷程,在這一過程中積淀形成了一系列以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為代表的優秀的傳統和文化,成為幾代石油人不斷前進力爭上游的動力和源泉。
精神文化是引領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標準。大慶城市文化的精神基礎就是在這片土地發展的過程中孕育出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大慶市市委、市政府堅持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發展必須要堅持大慶精神以及鐵人精神,提出了著名的“三看”憂患意識,“跳出大慶看大慶、站在高處看大慶、分析對比看大慶”,居安思危、與時俱進。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都是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但同時他們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新時期的社會主義特色,他們的內容中都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勤勞質樸的品格。大慶精神同革命戰爭年代的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等一系列民族精神一樣,核心都是民族精神中的愛國主義。這些精神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提升我國民族文化水平作出卓越貢獻,并以獨特的價值推動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大慶人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鼓舞下對城市文化進行不斷完善和發展,由此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大慶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之繁榮與經濟之發展密不可分。
大慶在對石油企業大力發展的同時,也不忘對城市文化的建設。經濟發展是離不開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的,而城市文化建設更離不開這種精神的鼓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大慶城市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現已儼然成為城市文化的內驅力和核心價值。
注釋: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大慶分院課題組.大慶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大慶社會科學.2014(5).76-82.
王秀芬.大慶精神的哲學內涵.大慶社會科學.2008(1).39-42.
宋傳修、王玉庫.新時期繼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實踐與研究.大慶社會科學.2013(3).25-29.
李健、范金宏.以鐵人精神常態化促進大慶人文精神的養成.大慶社會科學.2015(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