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富通公司


一汪碧水,滿眼蔥郁青山,祖國的奇山秀水沐浴在一片迷人的春色中。
“保住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正被人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發展生態經濟,絕不傷害青山綠水已然成為人們骨子里的內生需求和文化自覺。如同那些有形的物質一樣,美好的自然環境被承認是可貴的財富,有限的能源、資源則被認定是人類最好的儲蓄。
從謀生存到求生態,我們如何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怎樣用好用活生態綠色牌,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化發展劣勢轉為后發優勢,把綠色打造成最亮的名片?
三產融合指明路
三月中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面世。在第四篇推進農業現代化中,它明確提出:農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
那么,自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布就倍受矚目的五大創新發展理念又將如何引領農業發展?其實,圍繞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這一目標,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崇尚創新,健全現代農業支撐體系;注重協調,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量;倡導綠色,引領現代農業永續發展;厚植開放,拓展現代農業發展空間;推進共享,促使農民分享更多發展成果。
因此,在實現綠色生態友好型農業全力發展的同時,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設施農業探路徑
設施農業通過采用人工技術手段,降低生產過程中對外界資源環境依賴性,獲取速生、優質、無污染、高效益的產品。廣義的設施農業主要包括設施栽培和設施養殖兩個方面,從狹義上說包括塑料大棚、溫室、植物工廠三種不同的技術層次。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可以說,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簡稱《意見》),是國家層面首個系統部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它提出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設施農業作為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意見》的出臺給設施農業帶來了轉型升級、增效、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是一個重大利好。
觀光溫室作引擎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的變化,觀光農業(又稱旅游農業或休閑農業)蓬勃發展。觀光農業以農業活動為基礎,是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型農業。目前,其發展勢頭強勁,我國各地競相建成了不少農業觀光園區、觀光采摘果園及“生態園”項目。
農業觀光溫室作為觀光農業和設施農業發展的結合體,集農業觀光、農林作物、農業技術、園林景觀及農耕文化于一體。它的出現為農業休閑化提供了新方向,注入了新活力。
現在,隨著我國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業觀光溫室的種類越來越多,功能日臻完善,滿足了人們一年四季對觀光農業的需求。而廣大觀光農業園區的建設者,也通過對連棟溫室、日光溫室乃至塑料大棚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創造了各種類型的農業觀光溫室,供人們休閑、觀光、采摘、餐飲、娛樂。
規模化連棟溫室——“農”字號溫室智趣多
溫室場館中“接地氣”的農業生產與“高大上”的前沿科技無縫拼接,為游客奉上了一場場都市現代農業盛會。此類農業觀光溫室規模大,主要以農業景觀塑造、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展示、名優特新蔬菜花卉果樹等品種的栽植、農耕文化傳承為內容,打造果蔬裝點的各色景觀、備受矚目的新奇植物,有趣過癮的互動游戲,滿足游客體驗農業、觀光旅游的心理需求。據了解,第二屆廣西玉林“五彩田園”農業嘉年華作為當時全國面積最大的農業嘉年華,其場館總面積達88000㎡。
高科技試驗基地型觀光溫室——科技與教育并重
依托農業科技園、特種植物培養基地等研究機構形成的觀光溫室。這種類型的溫室主要用于新奇特品種動植物培育、科技研發等用途,與生產依托型觀光溫室一樣,觀光旅游只是輔助產業。主要利用試驗基地中的新奇特產品以及無土栽培、營養液滴灌、生產要素全自動調配等大眾游客難以接觸到的前沿現代農業技術作為核心吸引物,配套提供旅游服務設施與活動項目,將科普教育與高科技農業觀光緊密結合。如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
大型觀覽及休閑溫室——溫室休閑上檔次
大型展覽溫室的旅游吸引力與觀賞價值主要體現在各種專類植物景觀、特殊觀賞品種上,同時,作為花園中的綠色建筑,溫室本身也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詮釋了人類與自然、動植物和棲息地間的動態關系,生動展現園林藝術的動感美。如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等;此外,依托大空間溫室打造的室內水游樂與康體休閑項目也在逐步興起。江蘇鹽城“七彩阜寧”農業公園、河南中牟國家農業公園當屬其中翹楚。
生態餐廳——溫室之中談飲食
這一類型的溫室是將休閑場館與溫室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模式,以高端溫室技術為主要結合點模擬大自然生態,隨時提供優雅的自然景觀生態結合、舒適愜意的環境氛圍,富有田園景觀文化,集生態觀光與餐飲休閑等功能于一體,包括生態溫室餐廳、溫室洗浴、庭院溫室、養生溫室、溫室會所等。其中,生態溫室餐廳,內部為餐飲經營,外部設立輔助設施及相應的園區建設。
綜合型農業生態園溫室——善集大成者
綜合型溫室是在溫室中人為制造大自然環境,如山水、瀑布、花草、果木等,是以上幾種溫室開發模式的綜合。包括以旅游接待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各種溫室,由于溫室內環境的可控制性,可種植不同氣候地區的以及反季節植物,提供田園農業游、園林觀光游、水果蔬菜的采摘等務農體驗游活動,以及以現代高科技農業展示、科普教育為主題的農業科技游。綜合型溫室通常以鄉村環境、田園風光為大背景,內部空間的功能設置可以由農業向復合型休閑、會議度假、康療體檢等延伸,形成一站式溫室休閑綜合體的概念。山西皇城相府生態農業觀光園可歸于此范疇內。
農業觀光溫室的發展趨勢
規模化、綜合型
縱觀各地觀光溫室的發展,單純以一種類型存在的溫室,即使做得很精致,受面積和內容所限,也難以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增加種植內容、種植面積,倡導參與型、體驗型、娛樂型、休閑型、服務型、教育型等具有綜合功能的溫室公園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科技含量高,文化氛圍濃厚
將航天誘變技術、離子束誘變技術與基因定位技術、植物克隆技術等高新技術更多地融入到觀光溫室內容中,讓更多的人通過溫室了解現代農業和未來農業的發展。
突顯特色,提高知名度
由于觀光溫室的多功能性,近年來各地跟進建設的很多。如何打破常規束縛,突出特色,提高知名度及競爭力已成為觀光溫室今后發展的關鍵。創新、不斷挖掘觀光新亮點是觀光溫室追求的永恒主題。現在人們把目光投到了農業的另一個重要分支——養殖。進行無污染、合理可行、有意義的養殖將豐富觀光溫室的內容。目前某些園區已將珍禽魚類作為展示內容,增加亮點吸引游人,還有以農家小院的形式進行柞蠶養殖的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金蠶吐絲的過程。
設計風格靈活多樣
由于觀光溫室是城郊特色農業的表現形式,所以大多數觀光溫室的設計立意較多突出南方風情,以竹木結構為主,風格上的雷同難免讓人產生厭倦感。南北結合、傳統與現代結合、突出自身特色是風格變化的切入點。另外其固定的竹架結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種植植物的選擇,設計具有環保、不失自然風格、簡易可拆裝的結構成為一種變化需求,可以為種植內容的增加創造條件,同時也使景觀富有變化和新意,起到更加吸引游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