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慧雯
【摘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不斷加強了企業管理,并在促使管理成本降低的過程中,積極應用了股權激勵。現階段,為了實現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積極進行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對股權激勵相關內容進行簡介的基礎上,對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上市公司 股權激勵 問題 措施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上市公司提出股權激勵制度,它的有效應用在一段時間內對于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在追求更大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開始廣泛使用股權激勵制度,然而盡管其在提升企業業績及促進股價上漲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功能,但是也開始出現公司管理層利用該機制牟取暴利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嚴重影響我國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長期建設也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問題的研究。
一、股權激勵相關簡介
(一)定義
股權激勵指的是在將企業部分股權歸屬經營者以后,促使其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能夠制定一定決策并創造經濟效益。這一機制在使用過程中希望通過給經營者帶來更多經濟效益為激勵,促使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盡職盡責。
(二)作用
首先,激勵作用。經營者是激勵制度的主要目標,其在對企業股權進行掌握的過程中,將企業利益與其自身利益融合在一起,從而鼓勵其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更加盡職盡責。這種激勵主要針對企業經營者而進行,企業長期的發展目標就是其實現自身價值的目標,同時能夠為企業和自身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更有利于促使經營者本身潛力得以充分挖掘,同時能夠為企業凝聚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其次,約束作用。該機制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將企業經營者與股東的利益進行緊密的結合,如果經營者管理或決策失誤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那么其他股東也將受到牽連,因此經營者在日常行使權力的過程中,需要受到股東的監督等,從而對于限制經營者起到一定作用。
二、現階段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存在的問題
(一)股票期權行權設定不當
制定科學的行權價對于提升股票期權對企業管理者的激勵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企業股票價格是決定行權價的基礎,通常狀況下,企業經營者的辛勤工作能夠促使企業業績上升、股價上漲,從而股權激勵也能夠充分發揮功能,然而上市公司日常經營過程中不僅受到經營者管理的努力,同時也會受到市場經濟體制及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較大的偏差將出現在行權價當中,經營者的努力可能無法通過股票價格的上漲而體現出來,就容易促使其積極性被打擊。因此,應用股權激勵機制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多種限制性因素,確定動態行權應當在整體經濟波動中實施。
(二)不健全的股權激勵約束機制
現階段,我國多數上市公司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擁有相對混亂的內部治理結構,產權制度因缺位的所有權而混亂。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包含薪酬委員會,而在日常實施激勵的過程中,該委員會相關激勵政策進行制定的主要負責人為企業管理層。這種現象說明,事實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管理者實行自己對自己的激勵[1]。激勵對象與被激勵對象實際上是同一主體,一旦企業經營過程中,股東的監督職權沒有進行充分的發揮,激勵機制轉換成股東分紅。同時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并沒有制定相對嚴厲的股權激勵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在應用過程中也擁有較短的有效期限,行權能夠促使管理者短時間內得到大量效益,同股權激勵機制使用的初衷相違背,由此可見,我國部分上市公司中的股權激勵機制只是一種形式化的存在。
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將激勵機制融入企業文化當中
激勵機制在促進我國上市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現階段加強對激勵機制的有效應用勢在必行。在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越來越重要的基礎上,積極將二者進行融合,促使激勵機制得到充分的發揮至關重要。職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企業應當對其進行定期的培訓,促使其明確企業的經營理念及價值所在,這樣一來,職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更加明確自身職責,激勵機制也能夠得到充分發揮[2]。將股權激勵應用與企業文化當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首先給予職工更多的歸屬感及企業主人翁地位,促使其明確通過自身的努力不僅能夠實現自我價值,還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這樣一來職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將更加盡職盡責,充分挖掘自我潛力。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新時期,要想促使股權激勵制度在上市公司當中充分發揮作用,經營者首先應當對自己的經營行為進行限定,如固定薪酬及股份,減少為實現自身價值而損害企業經濟利益的現狀。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對董事制度進行單獨設立,并嚴格監督薪酬及企業決策的公平性;同時構建監事會制度,在監事會的有效監督及審核下,促使企業各項決策具有更高的科學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過程中應促使股權激勵機制能夠更加具有科學性。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在應用股權激勵機制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經營管理中應用其謀取私利的現象不僅應用企業的長期發展,對于我國市場經濟的進步也具有極大的阻礙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應當將股權激勵機制同企業文化進行充分的融合,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參考文獻:
[1]徐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及其傾向性選擇——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03.
[2]吳育輝,吳世農.企業高管自利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草案的證據[J].管理世界,2010,05.
[3]何凡.經營者股權激勵績效的比較研究——基于國有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