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新課程改革以來,“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日漸突出,“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
那么,英語課堂中如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怎樣恰到好處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課堂需要探索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本人在實踐中談談自身的看法。
一、明確合作學習意義
1.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何更大程度發揮這每一個個體的作用,那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最好的學習形式。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一語道出合作的重要意義,小組合作中每個參與者都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方案,并且會因為自己的獨特見解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別感欣慰,在以后的課堂合作學習中參與的欲望會更加強烈。
2.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小組合作中,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與明確的分工和角色定位,他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積極為小組爭光,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每一次合作學習的開展,首先組員們明確學習的目標和任務,積極落實每一環節,如記錄,討論,發言,點評等等,都毫不懈怠,高效有序的完成,并且小組成員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磨合出的那種默契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3.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合作性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實踐中更為自由,在輕松的環境下自由發揮思維的空間。教師只需留給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其他就由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合作完成,成員之間相互幫助,有時動手實踐,有時排練英語情境話劇,在各種形式多樣的合作學習中發現、探究,提高了自主思考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了小組成員的參與意識,并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獲得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上的體驗。
二、有序開展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 英語課堂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合作學習的有序開展能高效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而無序雜亂的合作學習則起到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說,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小組的開展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劃分小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課堂改革的靈魂。學習小組的建立是推進課堂改革的保障。合作學習自然小組通常由4-6名學生組成(低年級以4人為宜),在構成上要求小組成員的性別、學業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征等因素進行平衡分組。
2.科學管理小組。科學管理并充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落實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分工明確;其次給每小組成員編號,排座;同時加強小組文化建設并注重多種形式的評價;再次限制機會制;最后要制定執勤小組制度。以此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健康發展。
3.合作學習原則。一個科學的良性循環的英語課堂合作學習小組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是普遍性原則,小組合作必須面向全體,而不是幾個尖子生;其次是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英語的的主人。而不是教師一味地灌輸;再次是開放性原則和靈活性原則,英語課堂教學是開放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也是靈活多種多樣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最后是差異性原則,英語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且每一個學習的個體在性別、學業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合理的差異,這就需要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以便更好地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率。
三、及時反思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每一位學生有發言參與學習的機會,積極的表現自己,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那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后對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否發揮了作用,這就離不開及時的反思,反思開展合作學習的每一個環節。
1.分工環節。可能在大家的課堂上會有這樣的場景,小組長分配任務時,有的同學帶有不服等消極情緒,個別優等生也有驕傲情緒,自己會了,再合作學習中有“不作為”現象。如有英語學科薄弱學生問優等生問題,優等生也不情愿講解,或不耐心講解。
2.小組討論環節。討論常會有“假討論”現象,也就是表面上看小組成員間討論的很是激烈,但走近才知,有的討論的問題與嚴重走題,甚至有個別小組為了掙分,討論的速度快,討論迅速是好事,但有時并不是真的討論完了,真的會了,只是組長匆匆把任務分配下去,又接著把答案統一一下,而忽略了是否整個小組成員是否都掌握該知識點。
3.觀點展示環節。每次展示觀點時都會有個別學生不參與發言,尤其是薄弱學生,他們往往抱著一個態度,就等著優等生說答案然后記下來去應付差事。另外,大多數薄弱學生也不愿發言,不樂于展示,在別人展示時也不能做到尊重他人,認真傾聽學習,容易走神。同時精英展示普遍存在,因為存在競爭,各小組都怕本組的中下游學生拉本組后退,即便最終中下游學生發言展示了,但結果也不能讓本組成員滿意。
4.點評環節。在此環節很多同學點評不到位,講不到要點上,而且不會用書面語表達,是拉家長式的大白話,還有同學故意挑刺,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等,在評分時存在報復性心理,這都有待教師在第一時間去補充點評,及時發現不足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