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文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物流需求的增長,現有鐵路貨場已不能滿足社會的物流要求。依托現有資源,加速向現代物流中心的轉型是市場的客觀需要,更是貨運改革的重要戰略選擇。本文首先通過分析現有鐵路貨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對發展現代物流的必要性進行闡述。
關鍵詞:鐵路貨場;物流中心;轉型
中圖分類號: F532;F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3-37-2
1 物流中心的相關理論
物流中心,在現代物流體系中,也稱物流基地(Logistias Base)、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是從事物流活動的場所或組織。也有日本學者將其稱為物流園地。物流中心集約了大規模物流設施并連接多種物流線路的特大型物流節點,是物流的流通中心、分銷中心、集配中心等。
凡從事大規模、多功能物流活動的場所即可稱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大規模集結、吞吐貨物,因此必須具備運輸、儲存、保管、分揀、裝卸、搬運、配載、包裝、加工、單證處理、信息傳遞、結算等主要功能,以及貿易、展示、貨運代理、報關檢驗、物流方案設計等一系列延伸功能。
2 現有鐵路貨場的現狀及問題
2.1 基礎設施落后且兼容性差
裝卸工具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很低,多數工作要手工來完成,存儲設施如堆貨場、貨物站臺、倉庫、貨棚等都是簡單的結構,生產效率不高,按照現代物流的要求,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2.2 服務功能單一
服務范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現階段能夠提供的服務有運輸、儲存保管和裝卸,與貨物運輸相關聯的貨物包裝、管理等眾多業務還需要進一步的開發。已經推向市場運輸代理業務開展與業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與眾多業務開展沒有進行有效分離。業務服務過于單一,也是限制鐵路貨場發展的重要因素。業務開展過于分散,各個部門只是負責相應的責任,不同部門的協調性較差。每一個部門都會為客戶提供的單一服務,運輸服務經營也呈現出了分散化的特點,限制了服務品質的提升。
對于鐵路貨場運營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發現,貨場在貨物裝卸和貨物儲存方面競爭力較差,鐵路貨運站因為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約束,鐵路貨運站只能對客戶的貨物進行臨時性的保管,而且貨物保管倉庫建設也較為落后,現代化建設程度較差,不能有效地開展多種增值服務,對倉庫進行功能分區,貨物管理不能滿足準確性和及時性等眾多方面的實際需求,導致很多客戶對鐵路貨管站的服務非常不滿。鐵路貨場周圍存在很多的貨物儲存公司,或者是物流交易中心,使得鐵路運輸貨場承擔的市場競爭壓力更為沉重。貨場機械化建設程度不高,僅僅停留在半機械化層次,業務開展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
2.3 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短缺也是限制鐵路貨場發展的重要因素,貨運站的眾多職工思想仍然停留在快速、高效裝卸,保證貨物運輸的安全性方面,對于現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沒有深刻認知,發展眼光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甚至一些干部職工認為,現代物流領域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少,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貨運站對于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有著很高需求,干部職工不僅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同時還需要具備貨物管理、市場分析、信息技術應用等眾多領域的知識內容,這樣才能滿足現代物流發展對于人才資源的需求。但是實際調查發現,眾多工作人員他們并沒有較長時間的學習經歷,主要是因為多年從事鐵路貨運工作,所以才能在相應崗位上工作。
他們對于貨流專業化知識掌握程度較差,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沒有注重創新,長時間依照傳統老套的工作方法,不能使得鐵路貨運管理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于鐵路貨運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2.4 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共享差
現階段,鐵路企業鑒于信息技術對于鐵路貨運的影響,也在積極地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運輸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其中包含單據管理、營銷管理等眾多信息管理系統。信息數據雖然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但是并沒有將信息共享性充分體現出來,鐵路企業與個人仍然處于相互隔絕的狀態中,鐵路企業不能為客戶提供相應的信息數據,不僅會引起客戶對鐵路貨運的不滿,同時對于優質規劃生產、銷售,實現資源合理化配置造成了眾多困擾。
2.5 缺乏與城市物流系統的有機結合
城市物流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成就。城市物流網絡有著相應固定的貨運網點和輸送線路。想要加強鐵路運輸的服務轉型建設,就必須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創建一個相適合的組織。但是現階段鐵路貨物運輸與城市物流之間并沒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二者處于相互分離的形勢中,缺乏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組織,以及貨物運輸信息共享平臺。只有對這些內容進行健全和完善,才能使得二者處于雙贏局面中,共同尋求新的發展契機。
3 鐵路貨場向現代物流中心轉型的對策
3.1 發展第三方物流
鐵路貨場朝著現代化物流中心轉型過程中,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方物流市場空間存在于客戶與實際貨運物流企業之間,在保證運輸高效、安全、經濟的基礎下,為客戶提供相應的物流設計和貨物供應鏈管理,是物流服務中特殊性的存在。第三方物流可以說是物流領域中的創新,主要是采取虛擬經營的模式,對運輸整體成本投入和貨物供應鏈進行有效控制,呈現出動態化控制特點,可以滿足物流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需要積極對貨運資源進行整合,消除市場中存在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因為現階段市場中存有的運輸公司數量較多,貨站布置的非常密集。很多經營管理人員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最求,利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惡意打壓競爭對手。需要對一些貨場進行撤除,要求部分車站停止業務工作開展,對業務類型進行優化和改良,不斷進行大規模中心會展建設。要充分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強化信息化、現代化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對貨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從而為物流現代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鐵路運輸的優勢在于可以進行長途運輸,而且貨物運輸承載量較大。短途運輸是鐵路物流的短板所在,所以鐵路可以有針對性的彌補自身的不足,進行公路短途運輸業務開展,為客戶提供鐵路運輸的延伸業務。以往客戶因為時間緊迫等因素不能及時到鐵路貨運站接收貨物,而貨物只能在鐵路貨運站進行臨時性的存儲,為客戶帶來了很多困擾。開展短途運輸業務使得鐵路運輸業務可以呈現出人性化的特點,在客戶運輸貨物到達后利用貨車進行公路運輸,為客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加強鐵路運輸與公路運輸之間的聯系,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運輸服務。
3.2 改革貨運站的經營機制
需要逐漸使得物流管理中心與鐵路業主實現分離,為其賦予更多的自主經營權利,使其可以獨立進行核算工作開展,最終實現以物流管理中心養客戶和養貨場的經營模式。物流管理中心與物流服務中心之間建立利益紐帶,以提供優質服務為核心,完成獨立經營核算體制的建設。
3.3 完善現有貨運站設施,實現貨場物流化
這就要求貨場配備相關服務設施和人員,擴大貨場經營范圍,提高經營效益。
要勇于打破傳統經營理念的閑置,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化、人性化的服務。要注重現有貨場具有的儲存能力,要注重日常運行成本的節約,為車站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要配置更多的服務設施,擴展業務覆蓋區域,贏得更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名譽。要依據實際經營特點,為客戶提供更加具備經濟性和便捷性的服務特別是需要注重閑置設備的開發,加強貨物裝卸的機械化建設,使得經營范圍可以得到有效的擴展。
3.4 構建供應鏈企業聯盟戰略
以客戶需求為目標把上游生產企業和下游銷售企業納入一個系統通過供應鏈的管理策略提高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共贏供應鏈企業聯盟的建立可以提升結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與企業間單個的競爭演變為一種規模化的競爭即一條供應鏈與另一條供應鏈的競爭進而達到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綜合成本最低市場應變能力最強顧客讓渡價值最大的效果。
3.5 拓展多式聯運
要以貨運代理、合作運輸等眾多服務需求,對原有的業務進行優化和改良,并且增加新的業務,使得鐵路貨物運輸有新的內涵融入。
為了將鐵路運輸具有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鐵路運輸企業需要與其他物流企業以經濟利益為紐帶進行雙贏局面創設,其中包括企業合并、戰略部署聯盟等。
首先現階段市場體制影響,有限資源被分割的非常嚴重,企業在合并、重建等眾多活動開展會受到較多因素閑置,并不能取得預期成效。
所以需要積極進行物流企業聯盟建設,降低政府部門干涉造成的影響,消除制度對于各項活動開展造成的阻礙。
4 結束語
鐵路貨場向現代物流中心轉型是階段性的系統過程,涉及的領域很多,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人只對本文進行了初步的嘗試性研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