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因此,研究綠色建筑的生態節能技術,對于建筑工程事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圍繞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探討了綠色建筑生態節能技術的設計原則,并以此為基礎分析了綠色建筑的生態節能設計策略。
關鍵詞: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2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3-64-2
0 引言
經濟的發展往往以消耗能源和資源為代價,并伴隨著對環境的污染,在全球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今天,建筑行業作為一個能源高消耗的行業,如何發展綠色建筑,如何實現生態節能的建筑設計,成為建筑行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和挑戰。建筑設計為建筑工程奠定基礎,對后續工程施工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理念的應用,對建筑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1 綠色建筑的含義及其發展現狀
1.1 綠色建筑的含義
社會各界對綠色建筑存在多種定義,就一般定義而言,綠色建筑指的是對建筑物建設中的生命周期各階段進行全方位的考量,以提高各類能源(例如水、土地、電力、材料等)的利用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美國建筑綠色協會認為綠色建筑從建筑材料的生產、搬運、施工、運行和拆分整個過程中,實現了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總量最小化,同時為住戶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
大自然有自動調節的功能,綠色建筑本著最大限度回歸自然減少對能源消耗的宗旨,為人類提供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在人類建造歷史中,這兩者始終不可同時兼顧,人類為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無止境的向大自然索取,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還影響了身體健康。因此,綠色建筑中生態節能設計逐漸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綠色建筑在自然條件的利用和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之間做了權衡,確保兩者的對等關系,杜絕了向大自然無止境索取的行為,具有安全舒適、健康衛生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1.2 綠色建筑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規模越來越大,建設過程中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建筑工程消耗了全球近50%的能源,我國的建筑能源利用率偏低,單位建筑耗能是其他國家的2倍左右。綠色建筑是一種生態節能的新型建筑,改變了傳統建筑的設計理念,實現了建筑施工的低耗能,保證了建筑能源消耗與建筑所需能源相適應。因此,只有推動綠色建筑的進步,才能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是自然建筑、節能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的總體概述,對環境沒有污染和危害,同時充分利用了各種自然資源,使建筑充分實現了節能環保的功效。2014年,我國住建部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正式列入國家標準,給予編號GB/T 50378-2014,并于2015年正式開始實施。綠色建筑擁有了專門的評價系統,評價標準適用范圍不斷擴大,從最初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辦公建筑、商場和旅館建筑,擴展至各類民用建筑。
2 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原則
2.1 和諧原則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不斷建設,傳統的建筑形式能源消耗較多,同時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綠色建筑融入生態節能的設計理念,以構建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為目標,滿足了人們較高的生活品質要求,同時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促進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2 適地原則
綠色建筑進行生態節能設計時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需求制定適合當地的建筑形式。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情況不同,綠色建筑的設計就要認識到場地的特殊性,同時還要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不同區域的建筑設計重點不同,例如北方的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比較注重節能采暖的功效,而南方建筑多采用隔熱墻板和遮陽結構。
2.3 高效原則
綠色建筑的主旨是保障住戶的安全與健康,實現對各種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不僅滿足環保的要求,更滿足了用戶的生活要求。同時,綠色建筑相對于傳統建筑,居住更加舒適。綠色建筑應該更加努力地滿足消費者需求,運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保證高效的原則。
2.4 經濟原則
綠色建筑進行生態節能設計時,能夠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綠色建筑的顯著特性是耗能少,減少
了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在保障建筑質量達標的基礎上,極大地降低了建筑成本,更好地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2.5 現代化原則
現代化社會發展變化非常迅速,綠色建筑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綠色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應在外觀和性能上,緊跟現代化建設的腳步,設計師應在不斷提高自身審美標準的前提上,自主創新,為綠色建筑帶來新的活力。
3 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策略
3.1 建筑體型與空間組織設計
綠色建筑進行生態節能設計時,為了減少建筑與外部環境所產生的熱量交換問題,必須對建筑體型和空間組織進行優化設計。建筑物體型系數指的是建筑外表面積與外表面積所包體積比,如果外部環境相同,建筑物體形系數會直接影響其能耗,當該系數較大時,建筑單位面積上的散熱量就會增加,造成了較高能量消耗。為此,設計人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體能系數,由于該系數受到建筑平面布局、造型設計、通風性和采光性等因素影響,設計單位在保障建筑設計實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對其空間組織進行優化設計,實現建筑平面的橫豎兩方向的有效分離,從而提升建筑物室內環境設計水平,達到節能環保的功效。
3.2 建筑門窗節能設計
門窗結構作為建筑物的外圍結構,隔熱保溫性能較差,冷熱空氣常常從門窗縫隙流通,因此科學的設計建筑物的門窗是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中的關鍵內容。門窗節能設計要考慮以下幾點:設計合理的窗墻面積比,降低采暖耗熱值;制定科學的門窗開啟方式,阻止穿堂風通過;設計能夠自動調節的活動遮陽棚、窗簾等,避免夏季陽光直射;提升門窗質量,加裝密封條來保證門窗氣密性。
3.3 建筑墻體節能設計
綠色建筑堅持生態節能理念,設計出了保溫性能良好的墻體,墻體保溫包括內保溫和外保溫兩類,其中外保溫應用較為廣泛。采用保溫性和隔熱效果良好的材料填充墻體,實現墻體的外保溫設計,使得墻體能夠有效阻擋熱量流通,減低外部氣候對建筑物室內溫度的影響。同時此類保溫墻板的使用壽命較長,能夠長期有效的實現建筑物的隔熱保溫效果,減少冷橋或熱橋結構對墻體造成的損害。
3.4 建筑屋頂節能設計
建筑的屋頂由于受到陽光直射和大氣長波輻射,導致室內冬季偏冷夏季偏熱,從屋頂的生態節能設計來說,應該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對建筑進行屋頂設計時,可以采用架空屋頂、淺色屋頂、蓄水屋頂等,有效隔離太陽輻射;屋頂上覆蓋保溫隔熱材料,降低能量傳遞;在屋頂涂抹反射率較高的特殊涂料,減少夏季對陽光熱量的吸收。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為建筑行業開創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極大地促進了整個建筑行業甚至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綠色建筑的生態節能設計要遵循和諧、高效、經濟、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對建筑形體、門窗、墻體、屋頂進行有效的節能設計,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綠色節能建筑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巨大進步,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王穎潔.現代綠色建筑的生態節能設計策略[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5):81-82.
[2] 單廣勝.關于現代綠色生態節能建筑設計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06):142.
[3] 張余,康磊,谷峰.低碳節能建筑設計和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2):39.
[4] 張慶順.坡地建筑生態文化設計創意研究[D].重慶大學,2009.
[5] 高源.西部濕熱濕冷地區山地農村民居適宜性生態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6] 劉京華.隴東地區生態農宅適宜營建策略及設計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7] 王卓佳.夏熱冬冷地區綠色中庭設計策略與空間形態研究[D].浙江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