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照
摘 要 當下,隨著全球數字化的不斷普及,數字出版逐步成為了出版界的新興產業。它的出現毫無疑問的預示著,未來人類文化的傳承紐帶將以數字化的形式來完成。而這一行為的不斷完善,將會建立在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高等新型電子科技技術研發的基礎之上。實踐證明,數字化的融合已經遠遠超越了傳統出版在數量、內容、形態上的局限。傳統編輯的角色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文章主要探究數字時代的出版產業融合與編輯角色重構。
關鍵詞 數字時代;出版;編輯角色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5-0121-01
我國傳統的出版產業的各項工作,一般都是在編輯合理分工,相互配合與協調之下進行的。但在當下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過程中,編輯的角色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前大部分的圖書出版都需要編輯進行一一核對編纂,在出版的整個過程中都是離不開人工參與的。但數字化的大量普及,數字化手段的運用可以將大量的信息內容,以統一的數字代碼存儲于磁盤或者光盤等數字化媒介中供讀者查閱。目前,人們對數字化的注重程度越來越高,尤其強調信息內容的數字化在日常生活的普及應用,出版作為信息內容的集中整合傳播者,必然肩負起數字化發展的重任。可以了解到,我國的數字化信息技術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在全球,可謂是屈指可數。目前,數字化出版已經形成了一個新態勢,編輯的角色面臨著巨大考驗。
1 數字化出版的主要內容
以目前的數字化發展狀況來說,數字化出版定義的主要內容是:對信息出版的整個環節,包括原創作品、后期編輯加工、印刷復制產品等,都是通過使用二進制技術的操作方式進行編纂的,也就是說只要是涉及二進制技術的,都屬于數字化出版所包含的范疇。換句話說,數字化已經不僅僅是指,直接在網上編輯出版的內容,或者傳統印刷式的信息發布了。當前通過數字化的發展歷程來觀察,中國在數字化產業出版方面的發展時間算不上長久。但在中國地區作為新事物以及現代新興技術產業,數字化出版的成長速度,是很多出版行業相關人員所始料未及的。數字化出版產業的覆蓋率,目前是無法用精確數字進行估量的,因為它一直都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數字化出版可以說已經與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比如VCD、DVD、CD、MP3、電子書、網絡以及通過電子產品下載的圖文信息等。數字化出版的產物,不斷豐富著出版物的形式與內容,同時也漸漸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
2 全面看待數字化出版編輯人員要適應角色的重構
雖然中國數字化出版行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但與國際發達國家數字化出版事業相比,還是存在差距的。究其原因,還是我國在數字化出版領域人才的缺失,操作人員對產業鏈各環節的贏利模式處于萌芽期。尤其是行業內沒有完整的規定,以及相關的法律條例做保護。最終,導致數字化出版內容中的知識產權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長此以往,便會造成原創者的勞動成果被變相性地壓榨。編輯人員作為與數字化出版最早接觸的群體,為了促進我國數字化出版事業的規范化,相關人員一定要在積極學習數字化知識的同時,不斷健全數字化出版產業的模式。
3 數字化出版需要編輯的道德修養不斷提高
3.1 編輯人員要有更加強大的設會責任感
數字化出版的最大優點就是迅速,而最大的缺點就是在傳播的過程中,容易造成知識產權糾紛。因此,編輯人員在新時代的更替下,一定要恪守職業道德,在信息的加工和傳播的過程中,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以社會效應為核心自覺遵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增強自身對網絡自由化中各種不良誘惑的抵抗能力,帶頭遵守數字化出版的法律秩序,營造出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網絡數字化環境。
3.2 編輯人員在數字出版時代下的心理變化
傳統的編輯人員心理特征主要是通過編輯主觀的性格特點,以及各方面的認知能力、自身的氣質等心理表現活動。而在數字化時代的影響下,編輯人員需要提高自己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不斷適應風險認知與隨機應變的能力。在復雜而又虛幻的網絡環境中,處理好人際,以及提高自身的協調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眾所周知,媒介作為一個虛擬的環境,很多人的思維意識,在被數字化的虛擬網絡影響下脫離實際。當下出現的各類通訊儀器,比如微信、QQ等體現的最為明顯。因此適應交流環境的虛擬化,做資源的有力整合者,為人們提供資源的共享,是當下編輯人員的主要工作過內容。其次是風險意識以及隨機應變能力的提高。數字化時代一方面可以使我們在最快的時間內,將信息傳遞到大眾手中,另一方面一旦所傳播的內容不利于社會發展,或者對個人造成巨大傷害都是非常難以挽回的。這就需要編輯人員,有非常強的風險意識,對各類信息的發布嚴格把控,謹慎審閱;出現問題時以最快的速度,將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出版時代的到來,不斷迫使傳統的編輯人員,提高自身對重新塑造新角色必備品質的認知。以便于傳統出版技術的改進。任何事物都有不可消除的缺點,數字化出版一樣不會例外。我們都知道,數字化出版是需要二進制進行相關代碼編寫的,一旦在編寫或使用的過程出現錯碼或少碼的狀況,所有的信息資源將無法索取,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傳統編輯們在學習數字化出版的同時,也應該顧忌到傳統出版和編輯的不可替代性。發揮傳統紙質的優點。實際上一般都是傳統的紙質書籍,在讀者群中產生反響后,才會將其加入到數字化的出版范圍內。所以編輯們應該在變化中,不斷學習新的內容和知識,將自己變為全能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參考文獻
[1]楊蘭珊.學術出版的數字化專心路徑研究[J].科技傳播,2016(1):192-193.
[2]羅秉雪.數字出版:新語境下的概念演變與界定[J].出版發現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