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向
從事心理教育這么多年,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困擾學生的問題就是,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首先我想問問這些學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努力學習呢?其實對每個學生來說都需要努力學習,而且必須要努力學習,才能夠真正習得知識。那既然努力了,我們就要談談努力的方式問題,這才是為什么努力學習了成績還上不去的真正原因。比如是否針對不同學科用了不同的努力方式,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掌握了學習方法等。那么,到底怎樣的學習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呢?
一、要重視基本知識的學習
任何好的學習方法都離不開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因為知識都是有連貫性的。簡單的不明白,深入學習時就會感到困難,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并掌握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做到深刻扎實。最好是每門學科都準備一個筆記本,把各學科中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盡可能用自己的語言描寫出來,言簡意賅,這樣印象會深刻一些。同時要經常翻看這些筆記,經常記憶(最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記憶),才能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每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就像是高樓的地基,只有基礎打得牢固,樓才能建得更高。因此,要想提高學習成績,要重視打好基礎,牢固記憶各個學科的基本知識。
二、要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不論什么學科,預習和復習都是非常必要的。明天要上的課,今天預習,概括了解一下課文的全貌,明確新課的要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為有目的、有重點地聽課做好準備。預習同樣要講究方式方法,絕對不能流于表面。要想使預習達到效果,通常要查閱相關的資料,對于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先自己試著查找資料進行解決,知識都是相互關聯,一環扣一環的,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前思后想,搜集資料,自己分析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才可以等到課上的時候通過教師的講解弄清楚。這樣通過事先的預習,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對知識的掌握就會更深刻。課后及時復習能加強、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有這樣才能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鍛煉自身的自學能力,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三、要正確處理課內外的關系
這里我所說的課內外關系指的是學習課本與看參考資料,做課外習題的關系。要以學習課本做課后練習為主,看課外書、做課外題為輔,不要顧此失彼。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爭取當堂講的內容當堂消化;課后再理解所講內容,做完家庭作業后適當地有選擇性地看一些參考書,以便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課外學習切記不要搞題海戰術。
四、要及時進行補救
對于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課后要馬上找老師或同學搞清楚、弄明白,絕不留“后遺癥”。在復習中發現了問題,也一定要在下一課講授新內容之前弄明白,否則會因為之前的問題沒有解決而影響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所以一定要遇到問題馬上解決,不明白就要弄明白,這樣才不會留“后遺癥”。此外,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復習時就可以適當多用些時間和精力,補上漏洞,切忌會的更愛學,不會的不學,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偏科。
五、要注意勞逸結合
努力學習固然很重要,但不可因此而放棄其他活動。學習要持之以恒,也要勞逸結合,切忌長期“開夜車”,這樣對身體的危害極大。再說,休息不好,上課沒有精神,怎么能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呢,怎能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呢?其實適當地放松心情,比如看電影、看電視、看報刊,也是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好辦法。精力充沛,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
六、要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由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學習方法,因此,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系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對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很多學生都是因為沒有找對學習方法,所以不論自己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所以才變得更加苦惱。學習方法就如同打開學習之門的鑰匙,只有找對了鑰匙,才能打開知識的大門。這個方法是因人而異的,不能因為別人學習成績好,就盲目地跟著學,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相信用對了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學習成績一定會進步的。
要能客觀地對待“分數”和“名次”,不以成績好壞論優劣,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定會有所進步。我想借大發明家愛迪生的一句話與中學生朋友共勉:“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希望為哨兵。”
(作者單位:安徽省臨泉二中心理咨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