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芳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強初中數學課堂的資源建設,使信息與教學結合在一起,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針對數字資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實際教學有參考價值。
一、利用數字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初中數學中也會涉及一些比較抽象復雜的知識點,很多學生面對抽象內容的時候常常理解不清,對于學習內容不是很清楚,會覺得整個數學學習都是比較復雜難懂的,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重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全新教學模式下,更應該學會利用好多媒體技術,以多樣化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從難點進行突破,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靜態知識點轉化成動態知識點,從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比如,在學習“平移和旋轉”知識的時候,學生可能比較容易理解這兩種概念,但是到了具體操作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困惑,尤其是旋轉,當要求旋轉一定角度之后學生不能夠清楚快速地判斷出圖形的方位變化,以及變化后圖形的形狀,所以在對這一知識點進行學習時,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復雜,因此需要利用數字資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播放功能,教師可以先找來一個比較簡單的圖形,然后按照順時針的方向依次旋轉90°、180°等,對于簡單明了的圖形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這時教師可以找來一個稍微復雜的圖形,然后再進行演示,幫助學生掌握旋轉的規律變化,通過觀看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論圖形發生什么樣的旋轉和平移,最終的圖形性質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以這樣的動態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數字資源,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而是要從根本上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學習中包含的思維能力有很多種,如抽象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等,這些都是要在平時教學中逐漸培養的,利用數字資源展示教學內容,適當運用一些信息技術,以此來啟發學生思維,在真實的學習體驗中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數學知識。在學習比較復雜的知識點時,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去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介紹二次函數的表達式,接著利用二次函數的圖像給學生進行具體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圖像來對知識點進行具體地分析和理解,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展示來讓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有些學生會意識到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看到過類似的圖像,比如說噴泉噴水形成的弧線,小朋友丟石子的時候形成的弧線,這些都和二次函數的圖像十分相似,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具體的講解,二次函數圖像又叫作拋物線,學生提到的這些生活現象都可以近似的看作是拋物線,在涉及一些實際問題中可以運用二次函數知識來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引導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會進行聯想和想象,讓學生逐漸具備猜想和歸納的能力。
三、利用數字資源,擴展學生知識范圍
現代網絡十分發達,擁有很強大的數據搜索引擎,只需要將關鍵字輸入進入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相關知識點,利用數字資源能夠為數學教學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學習和理解能力,如果只是局限在教材知識點的講解,那么就會極大地限制學生能力的發展,課堂學習的局限性太大,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充分合理地利用數字資源,提供與教材知識點相聯系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接觸的知識面更加廣泛,從而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先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料,當學生對教材上學習的知識點完全掌握之后,就可以適當地進行知識點的拓展練習,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
比如,在學習“數據分析”的時候,教師介紹完數據分析的方法之后,還可以延伸介紹一下數據的圖像表達方法,可以是柱狀圖、折線圖或者是扇形圖等多種形式,以畫圖的方式來清楚的展示數據信息,可以給學生一些相關數據,讓學生按照合適的方式來進行圖像表達,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和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為了促進目前教育行業的發展,采用信息技術和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數字資源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展知識范圍,數字資源的運用使得數學教學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