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紅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索的課堂模式,主張教師限時講授,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踴躍展示。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講授者,而是學生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我在教學過程中側重引導,課前積極預習,課堂上利用導學單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同伴互助,而后利用練習來促進學生鞏固所學,內化運用,在構建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讓師生共同成長。
一、做好預習引導,為高效課堂夯實根基
1.指導預習方法
在預習的過程中引導自主學習,是主動摸索,努力構建新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精心預設預習單,合理設計預習的內容,巧妙安排好時間,幫助學生預習到位,從而更好地把握所學知識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2.明確預習目標
預習要具有清晰的目標才能夠有的放矢。無論是預習、學習還是復習,其目標都是統一的。唯有目標明確,學生們才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哪方面的內容,需要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例如:《用算盤表示數》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就是:(1)通過改裝計數器成算盤,認識算盤結構,培養數學思考的能力。(2)了解在算盤上表示數的方法,能說出算盤上表示的數是多少;能夠在算盤上撥珠表示數,能夠說出算盤上數的組成并能讀、寫算盤上的數。(3)感受算盤計數的科學和方便,體會計數工具和數的表示方法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初步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步產生熱愛祖國文化的積極情感。
3.安排預習內容
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基礎,為課堂學習進行必要的知識儲備。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完成部分原本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解決但是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完成的內容。預習的設計要注意形式的變化,能夠激發學生們的預習興趣;預習的內容上要劃分層次,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在預習的要求上要具有彈性,讓他們具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從而逐步達標;對于預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困生及時得到關心和幫助,從而克服學習中的障礙,讓他們在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不斷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例如:在預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說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即可,不需要他們就基本性質進行說明。學習一般的,列舉出幾個分數,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分數的基本性質,也許他們的方法不夠全面,也許會有可能忽視三個分數的相等關系,但只要能夠大致正確就行。學習優秀的,需要列出幾個分數并且證明這幾個分數之間存在相等關系,借助這幾個分數來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利用其他的方法來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
4.重視預習評價
評價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借助這些方法讓學生對預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興趣盎然地投入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預習單引導,在預習單上面設計出自我評價的欄目,比較打分、貼圖等形式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肯定,進而形成內在動力。學習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進行互評;學習小組之間進行評價,給對方小組做出適合的評價,在精彩之處做上記號,打上等級,寫上鼓勵性的語言。評價要真刀實槍,幫助對方解決問題,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二、抓好預習和課堂學習的連接
1.展示預習的成果
教師在課堂伊始可以讓學生們展示預習的成果,引導學生們積極交流,從而以學定教,在需要點撥的地方因勢利導,在關鍵的地方對癥下藥,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行預習展示的時候,不僅僅要呈現預習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暴露問題。教師要善于將暴露的問題進行歸類,看看哪些問題是主要的,哪些問題是次要的,哪些問題是大面積的,哪些問題是極個別的,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進行理解。在引導過程中,要鼓勵自己發現問題,進行質疑和爭論。教師在預習的時候也應該參與交流,融入當中,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及時捕捉相關信息,隨時調整預習的方向。具有質疑的自由,享受交流和成功的機會,于是,預習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教師要控制好時機,既要讓學生們充分交流,又要使學習效果最優化。
2.課堂上的學教有效結合
數學課一開始,教師引導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中匯報自己的預習收獲和疑問,然后進行組間交流。這樣既可以檢測預習的成果,又能夠幫助學生們鞏固所學知識點,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合作的意識,體驗到了學習的趣味。教師也能夠按照學生們在交流反饋中的信息,因勢利導,調整課堂的學習內容,通過恰當的方法以學定教,更正預習中暴露的問題,讓學生們意識到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前置,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平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