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4月20日,是我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公社自成立到1983年由社改鄉,歷時25年。公社舊址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及時保護好這處歷史文化遺產,幾年來我們積極做好保護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及早發現、及時保護是做好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首要前提
嵖岈山人民公社舊址東西長172米,南北寬162米,占地面積27.864萬平方米,各類建筑13處,建筑總面積達3051平方米。
1968年為紀念公社成立10周年, 在舊址西500米的象山東坡上用柏樹栽上“人民公社萬歲”六個大字,每個字20米×15米,現郁郁蔥蔥,十幾里外可見。
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是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見證物,有關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建立、發展、完善等各種環節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對研究我國的政治體制,特別是建國初期基層政權建設和社會基層狀況,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對于這樣一處比較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嵖岈山鄉政府機關所在地。隨著近現代文物征集工作的進行,一大批較有價值的人民公社時期的文物進入縣文化部門的視線,敏感的文物人立即意識到整個舊址的重要意義,開始著手收集關于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有關資料,爭取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在及時訪問老同志收集相關資料的同時,通過咨詢河南研究近現代文物的老專家,并請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和博物館處領導蒞臨現場指導,在遂平縣文化部門的積極努力下,征集了大批文獻資料和具有一定價值的歷史時代文物。大量的前期工作和省文物各部門的關注也引起了遂平縣委、縣政府對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并成立了舊址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當時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出專款5萬元對舊址進行了暫時維修,對以后的保護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工作基礎和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及早行動、及時投入是做好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堅實基礎
2000年9月20日,舊址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好該處文化遺產提供了法律依據。但由于客觀上的產權歸屬和歷史原因,要按照《文物保護法》對其進行實施保護,工作難度相當之大,客觀上當時該鄉機關和鄉直十幾個單位分別在此辦公。又因公社建設時期是該鄉所屬大隊無償捐資而建,要想對舊址進行歸屬管理,既有客觀現實上的問題又有思想意識上的障礙。為有效解決好文物保護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求得縣委、縣政府的支持。為此,縣文化局充分利用所有能夠利用的時機,全方位、多角度對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以及對遂平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多次向縣委、縣政府領導進行匯報。由于文化部門的不懈努力,爭得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時任遂平縣政府縣長趙文峰(現任縣委書記)同志親臨現場召開有關部門協調會,親自為該鄉機關和鄉直部門協調辦公地點,并從縣財政撥出20多萬元,用于建設家屬住房。由于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使舊址內的13戶家屬和6個鄉直部門得到了妥善安置,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舊址主要建筑移交文化部門進行保護管理。縣文化部門及時按照《文物保護法》有關要求劃定了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同時及時完善文物保護的“四有”工作。為了加強對舊址的保護工作,縣政府成立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保護管理處,隸屬文化局,事業編制6人,經費由縣財政全額供給。直接負責有關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文物征集、陳列展覽及保護管理工作。
三、及早申報、及時管理是做好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必要條件
遂平縣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被公布為省保后,雖在保護方面具有法律上依據,但由于保護級別不高,在資金投入和社會影響方面力度欠缺。根據公社體制在我國建國初期成立運行的影響,以及查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唯一性和具有的典型的實物形態,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深遠的借鑒意義,借助申報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東風,主動出擊,積極工作,盡量擴大影響,引起社會關注,爭取各方支持,為舊址申報國保創造有利條件。首先,我們利用省下達的保護資金對主體辦公樓進行了搶修,使社會上看到了上級對文物古跡保護的重視程度。同時我們千方百計籌資,在公樓西側平房內,為我們征集到的近500件文獻資料和文物及圖片,布置了近200平方米展室,邀請駐馬店文化局和遂平縣政府領導在嵖岈山為人民公社舊址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社會各界2000多人參加了揭牌儀式,省內十幾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為做好嵖岈山衛星人民舊址保護的申報國保工作爭得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過程中,縣文化部門抓著時機,向縣委、縣政府宣傳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做大、做強的重要意義,宣傳其及時利用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特別是與嵖岈山風景區毗鄰,對做好遂平旅游大文章和旅游名縣的重要作用。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及時完善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各項條件,并撥出經費10萬元,用于聘請河南南陽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做舊址保護的維修方案,以便申報成功后及時保護維修,這在該縣歷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在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申報成功后,遂平縣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和有功人員受到嘉獎及10萬元的獎勵,這在遂平文物工作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四、及早規劃、及時維修是做好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根本原則
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遂平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多次前往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就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的保護工作進行溝通。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主要領導和文物處領導蒞臨舊址指導、檢查工作,為下一步保護工作指明方向。同時也將遂平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保護工作情況向國家文物局進行匯報,得到國家文物局的關心支持。2006年國家文物管理局撥專款35萬元用于舊址的保護和制作保護規劃。
2007年由河南南陽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制作的舊址保護維修方案制作完畢,并經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和國家文物局有關專家審核通過,國家文物局及時撥出50萬元專款對部分舊址進行維修。
2008年,遂平縣文化部門根據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的要求,按照上級通過的維修方案對辦公樓和位于西側的四排平房進行了維修,并通過驗收。
五、及早展示、及時利用是做好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最終目的
2008年,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專家通過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的保護規劃,至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的兩項重要條件全部完成,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成兩項硬性條件最快的一處,這也是保護理念上的一次跨越。
國家文物局又撥出舊址維修專款100萬元,在維修舊址的同時,積極籌劃利用。計劃維修辦公樓東側四排平房,同時,恢復舊址內一些時代面貌,征集文獻資料和文物,完善管理體制,在保證文物得到充分保護的前提下,使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逐步完善成為人民公社資料庫,為研究社區發展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典型實物形態和史料記載。
中國的人民公社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基于中國當時的特殊情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種具有探索性的組織形式,特別是農村、農民、農業發展問題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的口號,集中體現了當時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對人民公社體制所寄予的厚望。通過20多年的實踐,對幾代中國農民的生存方式、生活習慣、精神面貌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對我們今天做好“三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作為一座具有全國和世界意義的實體文物,應得到細心呵護,永久保存,充分利用,以便使我們永遠銘記“人民公社”那一段不尋常的歷史,更好地認識和利用“人民公社”這筆政治遺產、思想遺產、經濟遺產和文化遺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遂平縣旺盛的旅游業服務,發揮其特有的社會效益。
作者簡介:
賈云偉,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現任河南省遂平縣文物管理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