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民間美術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一就是色彩,色彩的呈現可以滿足人們的視知感,色彩的調配使民間美術作品更富有神韻,促進了民間美術的發展進程。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意識到,民間美術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約束,當然外界環境對其的影響效果也是極大的。我國的民間美術彰顯了社會主義的文化特色,時刻遵循著傳統色彩象征的意義。通過對民間美術的色彩進行探究[1],我們發現色彩在民間美術中的應用發揮著歷史性,觀念性以及現實性的作用。
關鍵詞:色彩;民間美術;觀念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民間美術被列為一門獨立存在的“美術學”學科。民間美術具有母體的意義,具有深刻的內涵,它是民間的傳統風俗,優秀文化的表達渠道之一,可以說民間美術的創作凝聚了藝術家的精力以及智慧。色彩作為視覺藝術的重要組成成分,對我國民間美術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許多理論研究人士積極地對民間美術色彩的觀念進行探究,他們對其文化歷史的內涵精神以及宗教倫理道德進行分析以及總結。筆者認為對民間美術色彩觀念的分析如果采取這樣的分析方式,不能全面地將民間美術的本質挖掘出來。基于這種情況,本文作者對民間美術色彩設置搭配的象征性意義以及視覺審美功效這兩大方向進行舉例、分析,歸納出與民間美術色彩觀念有關的結論。 最終總結出色彩在民間美術中不僅具有歷史價值,還發揮著極為巨大的現實作用。
一、 對民間美術主要作品類型設色觀念的研究[2]
中國民族民間美術作品的類型是繁多的,在受保護的民間美術作品名錄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民間美術包括皮影、刺繡、繪畫、巖畫等23個品類246種。對民間美術作品的顏色進行研究,旨在明晰民間美術作品顏色使用的原則以及規律,深刻色彩的觀念,最終達到對民間美術作品理性認識的目的。在之前對民間美術的研究分析中,印象派對色彩的理論闡述所占的比重是極大的,此時民間美術色彩的研究還處于萌芽的時期,后來理論研究者漸漸意識到對民間美術色彩觀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價值,色彩是民間美術的根源藝術,民間美術的造型構造均離不開色彩這一要素。
1.民間刺繡。民間刺繡具有兩種功能,即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功能以及審美功能,正因如此,民間刺繡在我國傳統社會中具有很高的藝術地位。我國土地面積遼闊,56個民族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風情,這正迎合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道理。我國的民間刺繡主要類型有苗繡、潮州繡、幡繡等。在民間刺繡的色彩應用上,各種類型的刺繡之間相互借鑒、交流,通過取長補短完善自身特有的民間刺繡風格。
這里我們以苗繡《蝴蝶媽媽》進行舉例分析,傳說中苗族的祖先是蝴蝶與楓樹結合而形成的,因此該刺繡作品的歷史起源就是依據了這個經典的神話。 這幅民間刺繡作品造型主要是以圖案的形式呈現的,圖案的色彩搭配是豐富的,但不會給人一種視覺雜亂的感覺。該刺繡作品作為民間美術的經典作品之一,主要是因為該作品高度重視色彩的裝飾以及搭配的效果,在大紅底色的版塊之上,合理地添加了藍色、綠色這些色彩,降低了底色的飽和度;另外紫色以及玫瑰色的調和作用,使大紅底色與蘭原主色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該民間刺繡還少量地運用了亮黃色這類色彩,此時畫面的明亮程度有所提升。刺繡作為一類經典的民間美術作品, 其畫面神秘、絢爛之感彰顯了色彩裝飾的巨大效果。
2.民間塑泥。民間塑泥具有源遠的歷史,考古學家在幾千年前的墓葬中就發現了生動活潑的小型陶泥動物模型,泥塑的起源與封建迷信有關聯,它的發展與巫術儀式的舉辦如影隨形,同時它也跟隨著民間神靈的膜拜而發展著。目前被認定最具代表性的是天津“泥人張”泥塑、河南的“泥泥狗”與“泥人張”泥塑,這些泥塑小生靈均是在覆蓋黑色彩料的底色上完成涂色工作的。理論研究者認為在黑色或者是白色的底色涂上大黃,大紅以及大綠的顏色,象征著隨意灑脫的風格以及個性,它們可以勾勒出明亮、濃厚的色彩效果。民間塑泥作為一類特色的民間美術類型,它認為黑色是力量的象征,就如圖畫中堅硬的石頭一樣;白色是廣闊的代表,被視為博大的象征,就像畫面中寬廣的天地一樣;綠色代表著生機,被視為萬物的生命,可以將綠色比擬為圖畫中的草木;黃色被定義為收獲的季節,表示著成熟,就像畫面中的累累碩果。民間塑泥應用了多種色彩,渲染了美妙的氛圍,是對大自然經典的描繪,總結自然界生物開花結果的規律,色彩在民間塑泥作品中的有效應用,使色彩自身的藝術美以及意象美被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
二、 對民間美術色彩的理性分析[3]
淺析西方美術作品的造型藝術,東方美術作品以及民間美術作品的造型藝術對色彩的運用,研究者發現這三者均應用了色彩的功能以及色彩特有的屬性。我們將其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寫實色彩,另一種被稱之為寫意色彩。寫實色彩,顧名思義它追求的是自然界能看得到的真實色彩,寫實色彩的運用是對客觀事物真實色彩的尊重,它應用的自然界物體固有的顏色,或者是該物體在太陽光下反射出的特殊顏色,早在歐洲經典的繪畫中以及印象派的作品中,寫實色彩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民間美術作品主要以中國繪畫為例,特別是水墨畫的色彩使用的都是固有的顏色。我們知道中國畫思維造型依據的是線條的設計,水墨畫的整體形象是以墨水為主體,這些寫實的觀念漸漸使我國的民間美術作品在色彩的運用上呈現出寫意的風格,例如有的民間美術作品在色彩上追求神韻鮮活、筆斷意連的民間藝術風格。 盡管這類民間藝術作品所描繪的色彩觀念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以竹畫竹、金碧山水以淺緣山水的畫風證明了中國民間美術色彩觀念趨于寫意的方向。
寫實色彩的起源是視覺效應,它是民間美術創作者對客觀事物的真實寫照,而寫意色彩包涵了民間美術創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他們對自然界的事物以及現象進行認知以后,對其進行加工處理,恰當地融入進情感色彩,換句話說寫意色彩是藝術家心里意境的表現形式,這里我們簡要提及下這類自然界事物包含的內容是多樣化的,它可能是民族風俗習慣,也可能是民間宗教信仰等等,寫意色彩不依靠眼睛看待客觀事物,而是通過心去感受,去領會。通過綜合寫實色彩以及寫意色彩的特性,我們可以知道寫意色彩被視為意象色彩,這種意象色彩具有象征性以及裝飾性的特色。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知道民間美術作品是對民間文化的寫照,它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可以被視為民間美的承載者,也可以被稱為民間文化的表達者。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在對民間美術作品的色彩觀念進行探究時,就必須結合民間文化精髓,例如民俗文化、戲劇文化以及大眾的生活文化等。當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時,民間美術作品色彩的特性就會被有效地彰顯出來。其實民間美術的色彩觀念大體上被定義為寫意色彩,就是上文提及的“心象色彩”。這種色彩是通過肉眼觀察不到的,因為它不是客觀存在的,寫意色彩又被定義為感性的色彩,因為它不就被科學性,在民間美術的創造中,只存有象征性意義以及裝飾的效應。目前我國民間美術在色彩的使用上主張“以貌取神”而不是“神貌兼并”,這是將寫意色彩觀念直接綁定在民間美術的創作過程中。而那些未被綁定,貌似被遺棄的色彩觀念,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科學性”,但是此時它們具有更大的研究意義以及學術價值,因為單一的色彩觀念會抑制民間美術創作者的創新思維,阻礙民間美術作品個性的發展進程。通過本文對民間美術色彩的觀念進行科學的探究,使那些善于應用寫實色彩的美術創作者開闊了眼界,認識到寫意色彩的重大意義,對他們具有啟迪作用,推動了民間美術整體事業的發展進程。
三、 民間美術色彩的象征性作用
色彩作為自然界物理現象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它與民間文化觀念一脈相承。民間美術的色彩經常被視為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表達渠道,在此基礎上,色彩的觀念得到了延伸以及填充。
色彩之所以與民間觀念有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四季變更以及生命循環的跡象的影響。我國古人對大自然存在的色彩進行過諸多的寫照,例如“青,生也”,“白,啟也”,“黑,晦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人眼中大自然附帶的色彩具有極大的象征意義,這些色彩被視為對民間文化的反思途徑。例如唐太宗執政期間以服裝的顏色區別官位的高低、輩份的貴賤。
而在民間美術色彩觀念中,除了遵循色彩的文化內涵以外,還要體現出趨利避害等功利意義。在民間人們對色彩的觀念進行合理的比擬,例如“吉祥如意”“招財進寶”“壽比南山”等,通過民間美術作品色彩的重視表達出自己的追求以及生活意愿。
四、 民間美術作品的視覺審美作用
民間美術作品色彩的運用是情感抒發的重要渠道,這就需要有想象力的參與,這里我們以綠色為例,綠色不僅僅給人視覺上清晰之感的享受,同時它代表著生命的跡象,象征著繁榮茂盛。在我國民間,無論是新婚壽宴還是其他喜慶的日子,人們總會擺設出紅色的民間美術作品,一般都是剪紙或者是民間刺繡,象征著人們的審美理念。
民間美術色彩在民間審美觀念的引領下,在民間文化的熏染中,在整體色調中全力追求火紅色這種強烈的視覺感應。例如某位美術創作者為了完成這樣一幅民間美術作品“一個干瘦的幼兒在雪地中玩雪,天氣是寒冷的,但是幼兒的情緒是高漲的,心里是熱乎乎的。”此時該創作者就可以繪畫一輪火紅的太陽,此時白皚皚的雪繪映射出的是朱紅色,這樣幼兒玩雪的情景就被生動地描繪出來,當然創作者對民間生活熱愛的情懷也得以表達。我們民間美術的色彩在應用時格外注重鮮活性以及對比性,一目了然的審美效果給欣賞者帶來視覺審美的感受。
五、結語
縱觀我國藝術領域的發展現狀,民間美術色彩觀念在藝術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占據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它可以為我國民間美術事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本文的文字信息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結論:民間美術色彩的選取是對整個藝術作品畫風的刻畫,它象征性的意義成為了我國民間美術事業發展的重要依托。
參考文獻:
[1]陳曉敏.中國民間美術的色彩觀念[J].藝術百家,2008,(05):244-246.
[2]張永杰.中國民間藝術設色觀念[D].西北民族大學,2013.
[3]謝朝.中國民間美術之色彩審美特征研究[A].中國流行色協會.首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中國流行色協會,2004:(05).
作者簡介:
陳佳珺,本科,杭州藍色傾情服飾有限公司助理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工藝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