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明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成為塑造學生良好品質的基礎與保障。與此同時,情感教育的發展在塑造學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也使語言包含情感,逐步成為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環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近幾年,在新課改的發展中,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認可,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并且要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只有如此,才能適應初中生的心理變化,才能在情感上促進其發展與進步。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的諸多課文中都表現出情感,在學習過程中,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利用情感教育,提升學生語文成績,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成為當前最為重要的課題。
一、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語文情感教育中的關鍵點。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與支撐力。因此,為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興趣,就要讓學生對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使其能夠在學習教材、欣賞教材以及研究教材中對初中語文產生興趣與愛好。另外,加強學生對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與運用,能夠使學生發現自我,進而激發其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作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與環境,做學生的引路人,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與魅力。學生在語文教師的指引下,能夠對語文產生另類思考,加強自身的學習興趣,在豐富知識、情感的基礎上,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與文學素養。
二、在情感教育中引導學生情感表達
加強對學生情感因素的引導,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因素的主要要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情感就不會產生教育,在情感教育中要注重教育方法與分寸?!币虼?,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職業修養與道德水平,在以學生興趣為基礎上,將情感因素作為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此進行了解、掌握與落實。另外,初中語文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出發,通過各種方向、各種渠道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夠對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進行挖掘與分析。并且,我們要堅信只有賦予滿腔熱血,才能使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產生情感共鳴,從根本上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與創新。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情感教育發展
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對情感教育發展的主要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相應的情感因素與情感表達方式打動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及教學環境,從根本上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學生創設學習氛圍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學生全面進入到學習氛圍之中,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從單一乏味的學習生活中解放出來。另外,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將語文課堂與多媒體技術進行融合,使整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將語文魅力展現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情感教育創設相應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將閱讀教學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與文學素養,從而促進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發展。
四、利用真實感情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語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方式將課本中的場景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夠在情感上達到共鳴。比如,在學習《我的母親》一文時,對文章中比較樸實的話語進行分析,像“每天天剛亮,母親就把我喊醒”“催著我去上學”,雖然話語比較平常,但是卻能夠將母親對兒子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讓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并且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父母所表現出來的愛,從而激發起學的內心情感因素,促進學生對情感的理解與表達,在滿足初中語文教學基本目標的同時,也能夠將語文教學中所包含的真摯感情予以體現,使學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體會到真實的情感。
五、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已經成為教學中最為主要的內容,并且也逐漸成為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主要方式。從本質上而言,雖然情感教育屬于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在對情感教育的運用中,能夠培養學生對情感知識的了解,使其對情感因素有了把握,從而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除此之外,情感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雖然情感教育現在發展得不夠成熟,還需進一步研究。但是,筆者相信在廣大教育者的努力與探索中,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