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
摘 要 乒乓球反手技術起源于中國,是我國的一大創新,也是我國對世界乒壇的一大貢獻。當今世界乒壇對反手技術從認識到打法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反手技術的研究與訓練,在打法格局上進行優化設計,在訓練方法上堅持科學性合理性,在力度和強度上不斷深化,在途徑上堅持練賽結合,從而一步一步提升水平,攀登技術高峰。
關鍵詞 乒乓球 反手技術 意義
隨著乒乓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反手技術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甚至出現了“反手強弱,代表著一個運動員整體實力高低”的說法,由此可見反手技術的重要性。可以說,這是對乒乓球運動認識上的一個新境界。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提出了乒乓球第三次創業的目標。筆者認為,進一步搞好技術創新,強化反手技術訓練,深入挖掘反手技術的內涵,充分發揮反手技術的威力,對推動乒乓球運動邁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要充分認識反手技術的重要地位
反手攻球由于出手快、動作小、速度快、靈敏性好、變化多,有著很強的攻擊能力,這種打法起源于中國,昌盛于中國,是我國的國寶,是我國乒乓球技術的一大創新,也是我國對世界乒壇的一大貢獻。
回顧乒乓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乒乓球反手進攻技術曾經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此項技術受到重視的真正轉折點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乒乓球運動在國際乒壇上的崛起,創造的前三板優勢,尤其是獨創了直板兩面攻打法,把乒乓球技術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創造了連續三次榮獲世界男子團體、男子單打冠軍的輝煌業績,受到了世界乒壇的廣泛關注,引起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變革,從而引領了乒乓球運動發展的時代潮流,反手技術從此成為乒乓球技術中的一大亮點而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而爭相學習效仿。
總之,反手技術是我國的獨創,在乒乓球運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反手技術的研究與訓練,把這一優勢進一步發揚光大起來,使運動員的技術更全面、特點更突出,實力更雄厚。
二、要清醒看到反手技術在當今世界乒壇取得了重大發展
首先,從理論上看。多年來,隨著乒乓球運動的不斷發展,我國乒乓球界的一些專家學者對反手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和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化,并不斷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莊則棟先生所著的《闖與創》一書中對反手進攻技術做了高度評價,認為反手進攻技術與正手進攻的有機配合,能起到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能提升全臺進攻能力,能提升主動發起進攻能力,能提升搶先上手、先發制人能力。理論上的提升不僅能從思想上提高我們對反手技術重要性的認識,而且對強化反手技術的訓練也是非常有力的促進。
其次,從實踐上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強化反手技術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乒壇上的一種主流打法。從直板兩面攻的出現到橫板兩面弧圈的發展,從快攻結合弧圈再到直板橫打的創新,攻、拉、彈、擰等打法齊全,使反手技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完善。當今世界乒壇,凡是技術全面的優秀運動員,除了正手好以外,反手也非常突出,技術格局上沒有明顯漏洞,并創造了優異成績。
其三,從發展趨勢上看。近年來,國際乒聯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如21分改為11分,大球改為小球,賽璐珞球改為塑料球等,這些都對乒乓球運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新的難度,同時也必將推動乒乓球運動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我們必須適應這些新的變化、新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要把加強反手技術作為開展乒乓球訓練的重要內容切實抓好
在當今乒乓球運動不斷向高、精、尖水平發展的形勢下,要長久地保持我國乒乓球在世界乒壇的優勢,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強化反手技術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地在提高反手技術水平上下功夫。筆者認為,在加強反手技術訓練中要從四個方面做起:
一是要重視搞好打法格局上的優化設計。教練員要有這方面的長遠眼光,一開始就要把反手技術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二是要重視訓練的科學性合理性。技術的改進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乒乓球反手技術,要從動作結構的科學性、合理性做起,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點滴積累,久久為功。
三是要重視不斷加大對反手技術訓練的力度和強度。必須按照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進行大運動量訓練,不斷加大對反手技術訓練的力度和強度,從而一步一步把反手技術練厚練精,形成能于正手相配合的強大進攻能力。
四是要重視練賽結合,形成特點和風格。練賽結合是不斷提高乒乓球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要定期比賽,運動員要對訓練的技術敢于運用,通過比賽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同時,通過比賽還可以磨練過硬的心理素質,培養頑強的作風,勝不驕、敗不餒,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步一步攀登技術高峰。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反手技術的重要地位和加強反手技術的重要性,在平時的訓練中把強化反手技術作為重要內容,堅持優化打法設計的思路,堅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科學方法,加大訓練的力度和強度,堅持練賽結合的提高途徑,從而不斷提高反手技術水平,努力創造優異成績,為我國的乒乓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建和主編.乒乓球教學與訓練[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2] 莊則棟,鈕琛著.闖與創[M].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
[3] 李曉東網絡乒乓教學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