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宇森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乒乓球運動員下肢速度力量進行了闡述;通過問卷調查法確定影響乒乓球步法的三項因素,并得出結論:運動員的下肢速度力量主要表現為起動力、爆發力和彈跳力:起動力是啟動的基礎,爆發力是加速的關鍵,彈跳力是銜接的保證。
關鍵詞 乒乓球 下肢速度力量
速度力量也稱快速力量,是指運動員在特定負荷的條件下,在最短的時間內(通常在150ms內)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動作速度。這種動作速度一般是指在最短時間內發揮肌肉力量的能力。在乒乓球運動中,下肢速度力量是運動員步法移動的重要決定因素。隨著國際乒聯三大改革后,步法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因為它既是準確地使用與銜接各項技術動作的樞紐,又是執行各種戰術的有力保證。為此,探討發展運動員下肢速度力量的訓練方法,對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本人查閱了國內外相關文獻。其中包括:《運動訓練學》、《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訓練學》、《球類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等專著以及乒乓球運動訓練等方面的資料。
(二)邏輯歸納法
對有關乒乓球運動員下肢速度力量與步法的文獻分析結果進行邏輯歸納,嘗試找出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用以指導訓練和比賽。
(三)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10名乒乓球專家的2輪調查訪談,確定影響乒乓球步法的三項因素。
二、結果與討論
(一)速度力量概述
力量是人體運動技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體或身體某部份肌肉收縮和舒張時克服阻力的能力。在競技運動中,根據不同項目對力量素質的要求以及力量表現形式,可將力量分為多種類型。根據肌肉收縮的形式,可將力量分為靜力性力量和動力性力量;根據力量與體重的關系,可分為絕對力量和相對力量;根據力量表現形式又可分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梢娝俣攘α渴橇α康囊环N表現形式,而它主要包括爆發力、彈跳力和起動力等。
(二)下肢速度力量與步法的關系(見表1)
乒乓球運動員要使步法移動達到“快、輕、彈”,那么就需要有良好的下肢速度力量,即要求運動員的腳步移動快速、靈活,又使兩腳要具有較好的彈性,起動要快,并能隨時和準確地向任何方向快速移動。如果沒有較好的下肢速度力量,那么運動員就不可能及時運用步法搶占擊球位置,有效地回擊來球,手法也將失去使用價值。另一方面,靈活的步法也能強化乒乓球運動員的下肢速度力量,使其專項體能水平得到改善。因此,兩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1.起動力是啟動的基礎
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地發揮下肢的肌肉力量,稱之為起動力。乒乓球運動的特點是快速多變,這就要求運動員不僅反應和動作要快,移動也要快。在激烈對抗的乒乓球比賽場上,“時間就是勝負”。只有當運動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移動至最合適的位置,他才有可能獲得比賽的主動權,在相持中占據優勢。與網球、羽毛球等隔網對抗型項目不同,絕大部分的乒乓球步法都是短距離或超短距離的移動。在通常情況下,運動員在比賽中打不到球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步幅問題,而是起動時間的控制問題,因為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影響擊球動作的合理性,因此,運動員的起動能力顯得非常重要。
2.爆發力是加速的關鍵
在乒乓球運動中,“判斷、移位、擊球、還原”四者構成乒乓球擊球過程的基本結構。通過從時間緯度上分析“移位”與“擊球”,我們可以得知它們之間存在以下兩種關系:第一,在移動腳落地的同時擊球;其次,在移動腳落地后、重心移動到位后擊球。而爆發力主要指向“手腳同時”的步法,即上肢揮拍擊球的瞬間,也恰恰是下肢移動后落地的時刻。如果爆發力不足,那么落地就會很不穩定,這不僅使擊球動作結構的穩定性受到嚴重影響,而且命中率也會大大地降低。
3.彈跳力是銜接的保證
在發展彈跳力,應加強下肢對地面的蹬踏力量,并加快步法的移動速度。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乒乓球運動員在打球時用身體的下肢作用于地面,使地面產生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撐反作用力,這就是乒乓球步法移動的基本因素。因此,不斷地提高運動員下肢肌肉的下肢彈跳力,加強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以便獲取必要的支撐身體的反作用力,是改善乒乓球運動員連續彈跳力和提高步法移動速度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結論
在乒乓球運動中,運動員的下肢速度力量主要表現為起動力、爆發力和彈跳力:起動力是啟動的基礎,爆發力是加速的關鍵,彈跳力是銜接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楊世勇,楊枚.論發展運動員速度力量的訓練方法[J].四川體育科學.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