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旺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影響北京體育大學學生表現力的因素和如何培養表現力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得出影響表現能力的因素有專項水平、心理因素、音樂修養、動作編排及教練員因素,對表現力的培養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我校藝術體操專項學生表現力的提高起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 藝術體操 表現力 專項技術 表現力培養
一、前言
北京體育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唯一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高等院校。同時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所有高等院校中藝術體操普及最廣的院校,藝術系和教育學院都開設專項課,還有校任選課,藝術體操的普及使更多學生熱愛藝術體操。教育學院藝術體操專項學生在入校前,多數學生并未從事過藝術體操專業的學習。培養藝術體操專項學生的表現力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該項目的理解,培養學生自我表現意識,至今對藝術體操專項學生表現力的系統訓練和培養研究的人并不多,所以提高專項學生的表現能力尤為重要。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北京體育大學藝術體操專項學生表現能力的培養。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藝術體操表現力相關概念及詮釋
表現力是指運動員用整個身體( 包括面部、軀干、四肢) 將音樂的內涵所需表達的情緒通過動作表現出來, 它是通過運動員自身所具備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自信心, 把動作和音樂的內涵轉化為自身內在的情感, 并借助于身體姿勢、技術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態持續地表達出來, 去吸引或感染觀眾的一種能力。它是運動員內在的精神氣質和外在動作表現的完美統一, 也是表演藝術水平的重要體現。
(二)藝術體操教學中影響北京體育大學專學生表現力因素
1.專項水平對藝術體操表現力的影響
藝術體操的專項水平是保證高規格、高質量完成動作和提高學生整體訓練水平的基礎。學生只有在具備了扎實的和熟練地掌握身體動作技術和器械動作技術,才能滿足動作的優美性,完成這一基礎條件。
2.心理因素對藝術體操表現力的影響
藝術體操不僅僅是學生身體的活動,也是學生心理的活動。學生的自卑心理是影響表現力的重要因素。從調查中可得出46%和54% 的學生總是或經常產生自卑心理,原因是因為自身動作不優美,或不能很好的掌握技術動作,特別是教育學院的學生由于入學前沒有受過專門的藝術體操及舞蹈訓練,專業基礎差,這些學生當她們與藝術系學生一起訓練時這種自卑心理更為強烈。
3.音樂修養對藝術體操表現力的影響
音樂是藝術體操的靈魂,音樂是對動作氣氛的烘托,使成套動作更完美,更具藝術性,要把音樂動作在成套動作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就必須對所采用的音樂有足夠的理解。缺乏音樂知識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表現節奏感差、動作慌亂無序、表情呆板、缺乏生氣,從而引起一種羞愧、怯懦畏縮,失去信心,影響表現力。
(二)培養藝術體操專項學生表現力的方法
1.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
重視基本動作與技術規范化訓練,提高學生完成動作的熟練性,學生專項的素質穩定、完好程度和動作的熟練程度,是影響動作表現力的主要因素。加強舞蹈及面部表情訓練,在教學中采用舞蹈訓練,通過學習芭蕾舞、現代舞、民間舞等多形式的身體訓練,提高身體動作多種演繹方式;面部表情訓練,面部表情是動作表現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練習者面部表情是對組合或成套動作情緒的體現、自信的流露以及對音樂、動作的領悟后呈現出的狀態。
2.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
心理素質是藝術體操學生自信心和應變能力的源泉,能使學生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氣質和性格是個人心理素質的體現,由于學生個體不同,從而存在氣質和性格的個體差異。建立自信,消除自卑、羞怯等不利心理因素。加強學生氣質與性格的培養,采用優美的示范和生動的語言啟發學生以達到提高表現力的目的。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動作技術的規范化訓練是提高動作表現力主要條件之一,教師要讓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藝術體操專項素質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強調動作的規范性;在課堂上要注重加強學生基本素質的練習,加強基本姿態和形體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規范的站立方式和保持優美姿態的習慣。
2.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藝術體操專項班學生對于自身心理素質訓練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基礎,以致在做成套動作時比較慌亂,造成掉器械以及身體動作表達不完全等情況。
3.北京體育大學專項學生創編基礎差,不能夠理解成套動作的總體結構,在學習動作時只單純的記憶動作,從而影響表現力。
(二)建議
1.在教學中要增加學生表現力的訓練內容,提高學生的專項水平,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表現力。
2.心理變化影響表現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以優美的示范動作給學生建立一種優美地表現動作的感性認識, 給學生以良好的感官刺激, 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產生向往美的心理變化,激發學生天性,在訓練中進行模仿練習,有助于學生提高表現力。
參考文獻:
[1] 孫麗梅.談藝術體操運動員表現力的培養[J].盤錦市體育運動學校.2007(06):101-102.
[2] 董依晨,李丹,余慧.我國藝術體操運動員藝術表現力的研究[J].競技體育.2013(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