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麗竹
摘要:中學英語課程是學生比較重視的一門課程。多年來,我國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也誕生了大量的外語優(yōu)秀人才。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英語教育;存在問題;對策
一、我國中學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我國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的外語人才,為我國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都離不開中學英語課程的開設。但是突出的成績背后,又存在諸多制約英語教育發(fā)展的問題:(1)學習與實踐存在著較大的反差;(2)學校比較重視英語課程,但是學生學習實際效果卻并不理想;(3)中學英語教學體制改革及課程內容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實際需要;(4)教學過程中過多地重視語法學習,而忽視口語及交流的學習;(5)英語在中考和高考的分值中占據(jù)很大一部分比例,但許多學校還是比較重視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實踐交流能力;(6)學習都是強加式,缺乏學生的個體性發(fā)展;(7)英語能力在社會中應用的時候并不太多,也是學生放棄英語學習的制約因素。
二、中學英語教育的改革措施及對策研究
1、改革教育模式。首先是改革“填鴨式”教學模式。所謂“填鴨式”教學,即學生學習的內容已遠遠地超過了社會中所應用的英語內容,學生真正的實踐技能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無所用,這也是一種應試教育。我國的中學英語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填鴨”現(xiàn)象。現(xiàn)有的中學英語課程是根據(jù)《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而進行教學的,學生一堂課要求必須記住大量的詞匯和短語,他們?yōu)榱诉_到理想的成績,而是很機械地死記硬背,另外在語法方面太強調語法的格式,學生在英語口語和寫作上只能生搬硬套,這就是“填鴨式”教育帶來的弊端。離開了語言的環(huán)境談語言的實踐能力,光靠死記硬背和機械的套用那是達不到實際效果的
2、中學英語教育必須發(fā)揮教師的積極作用。教師在中學課堂中應該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觀念,教師的作用是相當關鍵的。中學教學應以人為本,立足于培養(yǎng)人的素質這一教育出發(fā)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作用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教育發(fā)展目標,使單純的教學提高到了教育這一高度。第一,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能傳道授業(yè),而且能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知道讀哪些課外讀物,讓他們知道英語國家的人是怎么表達的等等。學生這些能力的提高,英語老師的誘導是不可欠缺的。學生在走出學校跨入社會中,與人交流的時候也不會被別人認為他們說的是中國式英語。第二,教師因材施教,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
3、在中學英語教育中貫徹學生英語知識的門類化和系統(tǒng)化。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將關注的目光匯聚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來。一些有識之士也提出了細化知識的理念。細化知識與專業(yè)教育相對而言,是帶有普遍性意義的人生教育,即知識的門類化和系統(tǒng)化,門類化即把英語知識分為了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yè)英語類。系統(tǒng)化即一外語理論為指導,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就是系統(tǒng)模式。只有把知識的門類化和系統(tǒng)化貫徹到英語學習的本身,這樣的學習才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得到健康發(fā)展。
三中學英語教育之對策
1、改變學生的應試觀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應該是以學生學為主,教師的教為輔。目前,高考的應試教育對學生學習方法起了決定性作用,相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也肯定受到了這一教育模式的影響。那么我們的中學英語教育首先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法,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明確英語知識是用來交流的手段和工具,教師在課堂上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從應試教育向能力型學習轉化,樹立英語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和目標體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讓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背景入手,使學生先感興趣的是外國的文化、奇聞奇事,然后才使學生自主地去學習他們想了解的知識,真正意義地轉化為素質教育。
2、構建先進的英語教學模式。所謂的中學英語教育模式,不同于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它是著眼于整個中學學習期間,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教育模式。它包括英語基礎能力培養(yǎng)、英語環(huán)境的建立和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我們最根本的環(huán)節(jié),應該降低其數(shù)量的要求,最關鍵才是環(huán)境和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如果學生只學習英語,不了解國外文化,這樣的學習是盲目的,我們應該在學生學習英文的同時,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國外的歷史文化習俗。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更有興趣,才真正地做到了學生自主學習。
3、針對英語學科的特點,加強社會培訓。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提高英文水平,學生也可以通過社會培訓和出國培訓的模式提高英語水平,例如現(xiàn)在很多的中學都開設有國際教學班級,學生頭兩年在國內讀書,最后一年在國外讀書,這樣環(huán)境的變化也給學生英文水平帶來了切實的提高;另外社會的培訓機構也能給在校不能達到應有水平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上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培訓機構也能得到提高。
5、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我們應該提高我們的英語老師的教學水平,我們必須要提高我們的中學英語老師的綜合素質。我們應該對我們的老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奉獻精神都應該有高的要求,我們應該重視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好的英語老師不但應該具有專業(yè)的英語知識,還應該有調動學生們英語學習興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