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晴
英雄不曾具體地想過“我為了誰”,可他們確實將一種無形的信念一以貫之為行動的力量,好似有如神助,在險要處總會攻堅克難,無往不勝。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時為了誰?雷鋒將每一件小事都賦予了真情的熱度,他為了誰?“95后”士兵管泰然在馬里維和時寫下一本心靈日記,他為了誰?每一個在出征前簽下生死狀的戰士們為了誰?
為了心中那一股如火噴薄的熱血,能夠燃點更多渴望太陽的心臟可以百折不撓地燃燒;為了頭顱中那孕育正義與真善美的搖籃,能夠傳遞更多的正能量,為祖國輸送實質的營養而不是讓它虛胖的責任!
所以,我們一如既往地堅持,我們將“執迷者”看成褒義,一身綠色迷彩包裹著雷霆的血肉,血性與擔當將它鑄成,在國家危在旦夕之時,胸中可以光榮地吶喊一句“有我必上,有我必勝”!
對每一個年輕士兵來說,血氣方剛地來到軍營,想實現心中的某些建樹正是青春之本能。“建樹”兩個字多么動人,好像你用愛心將一顆種子埋進土壤,經過朝思夜想地等待、經過無微不至地呵護、經過風風雨雨地考驗,你終于看到了它枝繁葉茂的身姿。“建樹”是用理想成就的,這期間,有人在耐心地澆灌,有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人一遍遍更換新的土壤,有人亟不可待拔苗助長,“建樹”始終與心靈息息相關,它聯接著精神的血脈,承載著意識的重量,汲取著靈魂的芬芳,要想使成果豐碩圓滿,就要捫心自問自己對這棵“幼苗”澆灌時,心中的出發點是否具備健康的原動力。
我們每個人在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一個健康的原動力來駕馭理想,我們要時常為意識的出發點進行校對和總結。要知道,我們不是為功名利祿而來,而是為陽光的心態與健全的人格而來,我們希望得到一個無比豐碩的成果,這其間砥礪人心的過程,也一定是通過遠方的那個“成果”來涵養心性的。只有這樣,成果實至名歸于你的氣節、你的人格、你的本領,人們才會奉上真誠地贊譽,一股人人向往的風尚,才會因你煦日和風般的精神所牽動、所鼓舞。等到那時再想想“我為了誰”這個話題,也許是為了精神世界中塑造的那個最完美的自己,也許是為了心中那股為天地立心的情懷!
我想,人性總是與真善美最接近,德道不孤,請堅定地走著遠方那逶迤又坎坷的路吧,它雖千里萬里,卻是用太陽的光束所切割出的一條光明之途。在這條路上,堅定心中的信仰,相信由德行、操守與本事會交織出一條緣分之鏈,這條“緣分鏈”,會將你送上生命一個又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