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直接影響其發(fā)展和成長質量。
2006年始,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歷時5年,從學生的生命需求出發(fā),整體規(guī)劃、統(tǒng)籌協(xié)調,開發(fā)出了“全人課程”體系:基礎型課程塑造精神生命,拓展型課程關注自然生命,體驗型課程構建社會生命。三者關聯(lián)互動,共同指向培養(yǎng)“完整的人”。
拓展型課程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學校課程總框架下,由教師們自主細化、研發(fā),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它追求技趣互促,全面煥發(fā)學生生命活力。
一、為有源頭活水來—拓展型課程內涵
1.課程目標
拓展型課程是由綜合實踐活動、地方及學校課程整合而來的學校特色課程。
拓展型課程的目標:讓學生擁有一手硬筆好字、一些文雅氣質、一種探究習慣、一門興趣愛好、一項健身技能,使其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價值!因此,拓展型課程的建設及應用,學校層面強調科學性,著眼于整體構建富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不僅僅是打造某方面的亮點;教師層面強調可行性,著眼于常態(tài)下便于大多數(shù)教師日常操作,不僅僅是追求教師做課題研究或活動;學生層面強調全面性,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不僅僅是爭取部分學生獲得獎牌。
2.課程資源
一手硬筆好字課程,由語文及美術學科拓展而來,一至六年級開設,全體學生參加。采用語文同步寫字教材《天天練》為課程資源。
一些文雅氣質課程,由語文學科拓展而來,一至六年級開設,全體學生參加,以中華經典詩文讀本《含英咀華》為課程資源。
一種探究習慣課程,由科學和數(shù)學學科拓展而來,三至六年級開設,全體學生參加。以《做上學》為課程資源。
一門興趣愛好課程,由音樂、美術學科拓展而來,設有普及和提高層次。普及層次以紙藝、葫蘆絲兩個選項為主,一至六年級開設,全體學生參加;提高層次分為學科類、體育類、藝術類、科技類四個系列,二十多個選項,部分學生參加。一門興趣愛好課以《紙藝》《葫蘆絲》為課程資源。
一項健身技能課程,由體育學科拓展而來。一至六年級開設,全體學生參加,目前以跳繩、毽球等運動技能為主。這門課程以大課間活動手冊《文武秀》為課程資源。
3.課程制度
一些文雅氣質課程由語文教師任教;一種探究習慣課程由專職科學教師任教;一手硬筆好字和一項健身技能課程所有老師都任教。
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拓展型課程課時計劃表
學?!锻卣剐驼n程教學指南》,明確規(guī)定了拓展型課程的課程進度和課程評價。課程教學內容精確到周次;課程評價做到多重維度,立體呈現(xiàn)。
二、一枝一葉總關情—拓展型課程實施策略
1.整體構建,逐項突破
拓展型課程五個一,課程內容縝密構思、整體規(guī)劃,但具體實施卻是由點到面、逐項突破。
事實證明,在拓展型課程的實施上,集中精力分項突破,看似慢,實則快;反之,一哄而上、平均用力,反而欲速則不達。
2.長短課時,走班選課
拓展型課程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課程,而是學生樂于接受、自主選擇的課程,它處處以學生的生命需求為中心。
課時的設置上,分長短課。如一手硬筆好字為15分鐘短課,一項健身技能是30分鐘短課,一門興趣愛好為50分鐘長課,一些文雅氣質既有20分鐘短課,也有40分鐘長課……
課程的選擇上,推行走班選課。對學生而言,走班上課,自由選課。如一門興趣愛好,分為學科類、體育類、藝術類、科技類4個系列,設航模、舞蹈、陶藝、書法、中國鼓、毽球、跳繩等
20多個選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課,走班上課。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選課量、選課幅度不斷提升。
與學生選課相對,教師還要送課到班級、年級。學校明確規(guī)定:市級學科帶頭人每學期必須送課4節(jié),校級學科帶頭人每學期必須送課3節(jié);市級教學能手每學期必須送課2節(jié),校級教學能手每學期必須送課1節(jié)。
課程的教學上,進行分層教學,滿足學生的一般發(fā)展需求與特殊需求。如一門興趣愛好課程,紙藝與葫蘆絲的教學,既有普及班,又有提高班。
開展主題、模塊教學,便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如一項健身技能課程,3~5年級的跳繩雙搖技能由鄧峰老師執(zhí)教;1~3年級毽球的盤踢技能模塊由齊彬老師執(zhí)教……
3.從“我”做起,整體聯(lián)動
“我”是什么?“我”是教師,“我”是學科……拓展型課程的教學,強調從教師自己做起,從學科本身做起。
例如,一手硬筆好字課程,從教師做起,先抓教師的板書及作業(yè)批改,后抓學生;從語文做起,先抓語文學科寫字教學,后抓寫字課堂;從作業(yè)做起,先抓作業(yè)書寫評優(yōu),后抓寫字考級;從描紅做起,先摹后臨;從姿勢做起,先規(guī)范寫字姿勢,后培養(yǎng)寫字技能;從寫字做起,先認真寫字,后學習書法藝術。
例如,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課程,強調課堂教學與校園活動相結合,課堂教學是本;理解記憶與機械記憶相結合,理解記憶是本;集中誦讀與分散誦讀相結合,集中誦讀是本;朗讀與嗟嘆之、詠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相結合,朗讀是本。
4.課程推進,師訓同步
教師是課程改革生力軍,是拓展型課程成敗的關鍵因素。
拓展型課程的開展依靠教師。要培養(yǎng)新型教師,使其在課程思想上,從片面關注教學轉向教學與課程并重;提升教師課程開發(fā)、實行能力。在課程教學上,通過培訓學習,讓教師具備相關的課程知識與技能,勝任教學。
如一手硬筆好字課程的教學,所有教師都要執(zhí)教,如何讓數(shù)學、英語、美術、體育等老師都能上課、會指導,這是必須逾越的難關。我們做法有二:一是通過校內教師寫字研修班,每周兩次對所有學科教師進行鋼筆字、粉筆字培訓;期末進行寫字考級過關,讓所有教師能夠把字寫好。二是專家引領,聘請校外專家、磨課導師進行網上交流、面授講座、技能培訓等,打造教師們課程教學能力。
5.注重過程,評價激勵
拓展型課程的實施,關鍵是抓實過程,功到自然成。拓展型課程“五個一”,每門課程都有工作組,平時對教師教學、學生學情等方面進行檢查、記錄,及時公布,表揚優(yōu)點、指出不足。如一手硬筆好字課程,工作組平時從三個方面進行檢查:學生坐姿、執(zhí)筆是否規(guī)范;教師講解、指導是否到位;學生精神狀態(tài)和書寫效果如何。對這三個方面進行評價打分,期末匯總,與學生寫字考級數(shù)據結合,評出學期一手硬筆好字優(yōu)秀班級。
對學生而言,拓展型課程的評價是等級達標,拓展型課程的學習評價與基礎型課程的評價一同納入學生素質報告單。
以一手硬筆好字和一些文雅氣質課程為例來說明。
根據《中國硬筆書法考級大綱》,我們將師生的寫字水平劃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細分為甲、乙兩個層次,如七級甲等、七級乙等共十四級。詩文誦讀等級則設有童生、秀才、舉人、探花、榜眼、狀元、大學士等十二個等級。
與基礎型課程評價有所不同的是,等級達標更主要的是一種激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拓展型課程教學活動。
6.自主探究,量化指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也是難點,使之常態(tài)且有效是我校拓展型課程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我們的做法是:拓展型課程當中,一種探究習慣的實施目標直接指向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習慣,即以自主探究為核心、實踐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目的、過程評價為尺度。
另外幾項拓展型課程的實施,則倡導適時開展自主性、開放性、綜合性、生成性、實踐性主題探究活動??闪炕闹笜耸牵焊黜椡卣剐驼n程3~6年級每個年級每個學年至少開展一次主題探究活動。
7.技趣互促,興趣為先
拓展型課程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與技能形成。趣是技之始,技是趣之成。開展過程中,我們始終注意以趣引技、以技育趣;通過技能與興趣的相互影響和促進,達到技趣共進的效果。
技趣互促有三重教學境界:第一階段興趣先導,興趣是媒介,是平臺;第二階段技能驅動,技能是保障,是動力;第三階段技趣共進,技養(yǎng)趣、趣養(yǎng)技。如一項健身技能的毽球教學,學生剛接觸毽球時,先讓他們看毽球、摸毽球、拋毽球、做毽球游戲,對毽球產生興趣。經過一個月的空踢毽球動作練習,學生的腳法固定、動作規(guī)范后,才給毽球。學生由最初只能踢1個,到后面越踢越多。技能越好、越能踢就越有興趣;最后興趣與技能同時作用,學生就在快樂與自信中不斷提高運動技能。
技趣互促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淡化了學校的功利色彩,參賽獲獎不是學校的終極目標,只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附加值;相反,學校重視學生生命潛能,通過拓展型課程的實施,開琢學生自然生命,讓他們會跑、會跳、會玩、會操作。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是拓展型課程實施的第一要義。技趣互促,也使得全面實現(xiàn)課程目標成為現(xiàn)實。
三、萬紫千紅總是春—拓展型課程的實施效果
拓展型課程實施以來,學校取得了的一系列辦學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學生生機勃勃,獲得了全面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初步形成。每個學生擁有一手硬筆好字、一些文雅氣質、一種探究習慣、一門興趣愛好、一項健身技能,已經成為現(xiàn)實。
每一個來到松山湖中心小學的人,都驚訝于這里學生儒雅大方,多才多藝。學生會誦、會寫、會做、會學、會生活……家長們都說,把孩子送到松山湖中心小學讀書,就是因為這里的課程做得好,孩子能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趙彩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