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創新舉措,聚焦發力,在“求精準”上下功夫,在“拔窮根”上做文章,組織實施“7+1”精準扶貧教育專項支持計劃,積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王嘉毅
近年來,甘肅省教育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創新舉措,聚焦發力,在“求精準”上下功夫,在“拔窮根”上做文章,組織實施“7+1”精準扶貧教育專項支持計劃,積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擴資源,著力推動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制定《精準扶貧學前教育專項計劃》,按照“四個有利于”原則(有利于利用小學富余校舍和師資、有利于方便幼兒就近入園、有利于鄉鎮分級管理、有利于社會力量參與),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向行政村延伸。通過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建成鄉鎮幼兒園1616所,實現集中連片貧困縣鄉鎮幼兒園全覆蓋;2015年建成行政村幼兒園939所,實現集中連片貧困縣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5%,較2011年提高33個百分點。力爭2017年實現革命老區、藏區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同時,制定了農村幼兒園基本辦園標準、公辦幼兒園編制標準和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為農村幼兒園配齊保教設施、配足保教人員,努力讓農村孩子接受良好啟蒙教育。
——促均衡,著力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制定《精準扶貧義務教育專項計劃》,確保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活動、生活等設施基本符合教學、安全和生活需要。精心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嚴格落實縣級政府主體責任,引入“第三方”督查,層層傳導壓力,加快實施進度。2014~2015年共落實資金103.17億元,項目惠及7574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88萬名學生,分別占全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數的79.37%和在校生數的69.33%,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同時,制定《甘肅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實施意見》,加強義務教育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管理。辦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學點,對百人以下小規模學校傾斜支持,確保農村孩子就近入學。推進信息化優質資源共享,在貧困地區建設“班班通”教室8.4萬個,3930個教學點享受到優質數字資源。
——拔窮根,著力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水平。制定《精準扶貧職業教育專項計劃》,保證貧困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加快建設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建設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國家級改革試驗區,加快培養貧困地區產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實現“輸出一人、脫貧一戶”。依托高校建立5個精準扶貧智庫,依托農林類職業院校和涉農專業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在貧困地區開辦涉農專業教學點49個,2015年招收貧困縣“兩后生”6萬余人。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展城鄉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勞務品牌輸出,年培訓規模達到20余萬人次,有效促進轉移就業。
——建機制,著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制定《精準扶貧鄉村教師隊伍專項支持計劃》,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機制。提高鄉村教師待遇,為貧困縣鄉村幼兒園、中小學教師每月發放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補助。精準招錄補充貧困地區師資,2015年全省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7781人,其中鄉村教師7461人。重點加強鄉村教師培訓,實施“三計劃兩工程”(隴原名師助力貧困縣優秀青年教師成長計劃、百千萬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萬名鄉村校長能力提升計劃和教師人文素養提升工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和“精準扶貧教師培訓三行動”(網絡與校本研修“薪火網研行動”、鄉村微規模學校教師全員訪名?!拔⒃L行動”、鄉村學前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千千樹行動”),切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015年培訓教師13.93萬人次,鄉村教師占85%。
——縮差距,著力加快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制定《精準扶貧民族地區教育專項計劃》,優先重點支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實施支持甘南州、臨夏州教育跨越發展行動計劃,制訂民族教育發展專項規劃、藏區教育發展攻堅計劃和支持藏區教育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改善民族地區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改薄”資金按在校生數的120%向民族地區傾斜,安排資金16.47億元。加大人才培養支持力度,近五年累計招收藏區1.23萬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甘南州、臨夏州和天祝縣實現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全免費,藏區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生均每年提高到2168元,甘南等12個高寒陰濕地區取暖費按其他地區兩倍標準撥付,農村中小學生全部吃上免費營養餐。
——全覆蓋,著力健全學生資助保障體系。制定《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專項計劃》,把各項免費和資助政策精準到人,不讓一名貧困家庭學生因貧失學。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按照每生每學年1000元的標準,免除所有貧困家庭幼兒學前教育保教費。所有中職學生免學費,為貧困家庭學生每學年發放2000元中職助學金。對就讀省內高職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按每學年5000元標準免學費和書本費。為貧困大學生提供每學年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015年落實各類學生資助經費17.47億元,近100萬名貧困生受益;發放助學貸款12.22億元,21萬余名貧困生受益。2016年,我們還將進一步擴大范圍,免除全省在園幼兒學前教育保教費,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免學雜費和書本費。
——重傾斜,著力落實各項招生扶貧政策。制定《精準扶貧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增加面向貧困地區的高考招生計劃。2015年新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專項計劃、革命老區專項計劃。實施省屬高校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專項招生計劃,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貧困家庭子女。開展省內高職(專科)院校面向貧困縣單獨測試和推薦免試招生試點。2015年,各類扶貧專項共錄取貧困地區學生2.23萬人,擴大了農村貧困家庭學生上大學的機會。
——保優先,著力促進老區教育跨越發展。制定《支持革命老區教育跨越發展行動計劃》,從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傾斜支持革命老區。努力擴大革命老區學前教育資源,2015年優先下達資金5.69億元,計劃在革命老區建設1072所行政村幼兒園,支持革命老區到2017年率先實現有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優先改善革命老區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全面改薄”資金按在校生數的120%向革命老區傾斜。優先支持老區職業教育發展,每市重點辦好1~2所國家中職示范校,每縣重點建設1所有特色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教中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精準脫貧的戰略部署,把精準扶貧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點任務,做到“四個精準、四個到位”,即:對象精準、內容精準、方法精準、保障精準;把學生資助落實到位、把鄉村教師待遇落實到位、把招生政策落實到位、把資金投入落實到位,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