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毅
【關鍵詞】 德育;方向;環境;方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4—0029—01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斷完善更新,德育工作逐漸被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所重視。德育工作主要要求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的活動。德育工作的本質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實現德育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這就需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制定具體的規劃設計、實施建議、效果檢測并反思總結,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最終實現小學德育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
一、小學教育中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1. 國家政策要求。小學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為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在小學教育中強調全面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其中德育則是靈魂和核心。為更好地在小學教育中發揮德育的作用,就需要不斷完善德育管理工作。隨著當前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當前小學教育加強德育管理不僅促進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綜合發展,同時對于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奠定了基礎,最終實現培養現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標。
2. 促進學生發展。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小學教育實施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加強對小學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對學生個人品德的塑造具有奠基作用。中華五千年厚重歷史文化的積淀中始終繼承著道德教育的靈魂,儒家文化中用簡潔概括的字詞傳遞著對德育的具體概括,“仁、義、禮、智、信”傳遞著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當今社會同樣將道德管理放置在關鍵的地位。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對受教育者進行道德教育同樣展現著時代的新要求。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實施德育管理,有利于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和“素質教育”的提出,小學德育管理工作就必須加強管理的全方位建設,正確把握將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結合。
二、小學教育中德育管理實施建議
1. 堅持正確方向。國家教育目標中明確了小學德育工作開展的政策要求,因此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德育管理工作必須要牢牢把握黨和國家對小學生在思想認識、道德規范、社會要求、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和規定,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過程中要有目標地將對學生的道德建設規范到國家規范的軌道內。同時要結合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獨特個性和性格差異,確保在德育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此外,由于小學生德育工作過程中始終貫穿著順序性原則,因此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結合管理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形成道德教育。
2. 強化師資建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開展者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性。因此,小學教育中的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重視對小學教師道德品質建設。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也不斷更新,教師應該時刻銘記著自己的教師使命為實現“百年育人”做好前提準備。同時還需要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確保教師在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真正發揮主導作用。
3. 構建德育環境。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學環境為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學校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小學教育中德育管理必須牢牢把握學校德育的核心作用,構建利于學生德育工作開展的環境。其中校園文化在對學生道德教學中具有關鍵影響力,校園文化內容豐富,包括校風、校紀、班風等一些明文規定的內容,具體體現在學校基礎教育設施的完善、班級秩序的統一有序、校規校紀的具體明了等,這些隱性的教學資源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小學生的價值觀。因此,學校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強化建設校園文化環境,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意義創造可能,同時相對于被動接收的硬性規定,學生主動接收的德育知識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長遠發展性。
4. 全面實施管理。儒家文化憑借著厚實的文化底蘊,在面臨當代西方文化涌入中,展現了其發展的獨特魅力。新時期的小學德育工作在繼承傳統德育內容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將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等時代新要求作為德育內容的重要。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成功的關鍵,就是在德育為首要思想的指導下進一步開展具體落實。具體落實環節包括:組織全校師生、學生家長形成統一的德育管理網絡系統,確保德育管理的寬領域全方位開展;加強檢查,確保德育管理過程中相關主體各司其職、權責明確。反饋調整,反思總結,在德育管理工作過程中總結缺點改善不足,肯定優點積極發揚。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