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紅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聽說讀寫;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4—0052—01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現(xiàn)在教學生可不是讓他們?nèi)獙荚嚕蹅兪且屗麄冋莆展ぷ骱蜕畋匾谋绢I(lǐng)。所以聽、說、讀、寫四樣同樣應該同時看重,都要讓他們受到最好的鍛煉。”下面簡單談幾點認識。
一、讓學生廣泛地聽
讓學生廣泛的聽, 首先從語文課堂出發(fā),讓學生聽一些優(yōu)美的文段和詩歌朗誦,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積累了名句名篇,讓學生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其次就是讓學生聽新聞、聽廣播,訓練學生在事件中抓住重點、分清主次的能力。再次就是讓學生走出語文的課堂,聽鳥語蟲鳴、洪鐘大呂,感受自然之美、音樂之美、生活之美,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情商,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讓學生大膽地說
說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情意態(tài)度;一方面實實在在地于具體的說話情境中鍛煉了口語水平。“在積累中說話,在說話中積累”。就是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所體現(xiàn)的。通過教師的組織、提示,應當擴大說話對象的范圍,既可以融合各學科,又可以溝通課內(nèi)外,還可以加強與生活、社會相聯(lián)系;應當拉長說話對象的時空,可以是古代英雄,可以是當代模范,可以是世界名人,可以是國內(nèi)名流。
葉圣陶先生指出:在“聽、說、讀、寫”四個中間,“說”是最基本的,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說是寫的基礎(chǔ)。葉老認為,話怎么說,文章就怎么寫。口里說的是話,寫下來的就是“文”,文章只不過是“書面的說話”。“說”是階段性思維活動結(jié)果的口頭表達形式,良好的“說”是學生良好思維水平與口頭表達完美結(jié)合的體現(xiàn)。因而,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亦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說”是老師的專利,即便是學生說,也不能逃脫老師事先設(shè)計好的藩籬,學生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就導致學生不敢說、不想說、不會說。在教學中,教師應廣開言路,讓學生大膽地說,要加強對膽小、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交流訓練,引導、鼓勵和表揚他們多說話。
三、讓學生全面地讀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讀書對每個學生而言,極其重要,讀書越多,學生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躍。閱讀不僅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借助閱讀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教師如何合理地組織學生閱讀呢?
教師的認識要足夠全面。在教師的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不應該只讓他們學習最基礎(chǔ)的知識,而應該對知識進行必要的拓展。教師要經(jīng)過周密的思考,要有預見性、有組織地讓學生閱讀,如此才能提高他們的成績。讓學生閱讀,再加以有目的的指導,將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意義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閱讀。日積月累,由量變到質(zhì)變,學生的學習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語文教育專家楊再隋先生指出:真正的語文課應該是充分而有效地讀書。讀要讀出意、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通過自由讀、細讀、默讀、精讀、聽讀、表演讀、賞讀、美讀等大量讀書實踐,并輔以讀書目的,注重讀書時機,讓學生盡情地讀,努力引導學生讀出意、形、味、情、神。這既是對學生讀書能力的全面檢測,又是語文教學本體觀的真正再現(xiàn);既讓讀的能力在運用中得到鞏固和提高,又很好地促進了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
四、讓學生自由地寫
說話是積累,閱讀是吸收,習作是傾吐。在充分地說、盡情地讀的基礎(chǔ)上,積極營造寫的氛圍,讓學生自由地寫,無拘無束地寫。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習作的內(nèi)容,鍛煉了學生習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良好語感的形成,活躍思維的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漸漸形成。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是檢測語文教學成果的標志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我手寫我口”,表述自己的真情實感,要以說與讀為基礎(chǔ),憑借說讀基礎(chǔ),讓學生展開寫的訓練。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把知識轉(zhuǎn)化為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語言技能。因此,身處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