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陳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 重慶永川 402160
腦出血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分析
劉 陳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 重慶永川 402160
目的探討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可行性。方法按入院時間將80例腦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與研究組40例,分別以常規模式與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及康復情況。結果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Bathel指數與Fugl-Meyer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可有效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可行性高。
腦出血患者;護理;臨床護理路徑
腦出血是由非創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好發于中老年人,一般發病急驟,病情進展快,致死率高,屬于極具危害的急性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的臨床治療比較復雜,且在治療過程中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指的是一套符合患者實際需求的從入院到出院全程的護理計劃,近些年逐漸開始在臨床上應用開來。本文旨在探討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可行性,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 月—2016 年5 月80例腦出血患者,均于發病后72h內入院,均行頭顱 CT 檢查,符合第 4 屆全國腦血管病學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出血診斷標準[1],排除深度昏迷以及合并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其中男 49例,女31例;年齡 37~ 75歲,平均(58.3±1.9)歲,腦葉 出血17例,基底核或內囊出血30例,外囊 出血11例,丘腦出血10例,其他部位 出血12例,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選擇行開顱血腫清除術或血腫腔鉆孔引流術進行治療,按入院時間將80例腦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與研究組40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神經內科常規模式進行護理,研究組接受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具體為:患者入院后,由醫護人員安排檢查,同時護理人員向家屬詢問患者的疾病史、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度等情況,最后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及實際情況并結合主治醫師的建議制定個體化的臨床護理路徑表,表中的主要內容包括:①入院第1 天:幫助患者及家屬熟悉醫院環境,介紹責任護士、主治醫師、住院環境以及醫院的管理制度;及時開通靜脈通道,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②在患者需進行各項檢查前,告知檢查的目的、檢查時間及注意事項。③入院后第3 ~6 天: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通俗易懂地講解腦出血的基礎知識,向家屬進行日常護理的指導,包括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并發癥預防要點指導等。入院后第7 ~14 天:早期康復訓練,向患者強調早期康復訓練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指導訓練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訓練,促進患者更快出院。護理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②采用 Barthel 指數[2]及Fugl-Myer 運動功能積分法[3]在患者護理前、護理3周后分別對其日常生活能力 與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t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均出現應激性潰瘍出血、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等并發癥,但研究組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2 兩組護理前后Bathel指數與Fugl-Meyer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前的Bathel指數與Fugl-Meyer評分比較差異不大(P>0.05);護理3周后,研究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Bathel指數與Fugl-Meyer評分比較
臨床護理路徑是護理人員根據每日標準護理計劃為某類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的模式,是指導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工具[4]。腦出血往往病情危重,緊密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發展,否則將可能嚴重影響到患者的預后。在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是以時間為橫軸、護理手段為縱軸[5],將護理計劃貫穿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指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同時護理人員還能及時了解到每日是否達到護理的預期目標,有利于護理人員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養與技能,從而使患者接受到最大化的護理服務,避免護理遺漏與疏忽,這對提高急危重癥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Bathel指數與Fugl-Meyer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可有效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可行性高。
[1]林胡英,溫建清,張小玲,等.腦卒中患者尿管相關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9):1024-1026.
[2]黎玉榮,薛英玲.腦出血肺部感染患者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2,34(6):950-951.
[3]區杰紅,陳素英,萬紅春,等.早期護理干預對預防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15):1091-1093.
[4]王小玲,武愛萍,陶莉,等.在腦出血患者治療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0):143-144.
[5]劉改祥,李黎,侯曉連.對腦出血患者的護理[J].中華實用醫藥,2010,25(5):234-235.
R473
A
1672-5018(2016)07-1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