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麗
黔西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貴州 黔西
全科護理在醫院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杜培麗
黔西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貴州 黔西
目的分析全科護理在醫院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間,我院收錄的40例患者資料,內科15例,外科25例,按照科室護理標準進行綜合護理方案,于1個月后回訪調查,按照優、良、中、差等4個級別,采用“評分制(10分)”,統計患者對全科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本次全科護理38例滿意,滿意率95%,僅2例外科患者由于病癥嚴重,短期護理無效,延長護理時間后均表示滿意。結論全科護理用于臨床康復指導,可引導患者建立正確的康復意識,不斷提高臨床護理服務水平。
全科護理;應用價值;滿意度;方法
臨床護理是醫院擬定治療方案必須考慮的問題,由于年齡、學歷、職稱、工齡等方面因素,護士人員臨床實踐技能不一,必須做好全科護理改革工作。分析醫院圍治療期康復護理工作情況,總結影響圍治療期康復護理質量的相關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護理改進措施。本次結合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間,收錄的40例患者資料,對全科護理應用價值及患者滿意度展開問題,具體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間,我院收錄的40例患者資料;年齡范圍22-70歲,平均年齡48±2.7歲;其中,男22例,平均年齡52±1.5歲,女18例,平均年齡46±2.2歲,內科15例,外科25例,所有患者臨床治療均采用全科護理模式,按照科室病癥護理要求進行操。
1.2 方法
按照科室護理標準進行綜合護理方案,于1個月后回訪調查,按照優、良、中、差等4個級別,采用“評分制(10分)”,統計患者對全科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體包括:①優:10分;②良:8-9分;③中:6-7分;④差:<6分。
本次40例患者,采取“一對一”護理方式,每1例治療病人安排1名專項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與護士訪談調查結果,分析圍治療期康復護理成效,以及影響康復護理質量的相關因素,向護理管理工作提出可行性指導依據。本次全科護理38例滿意,滿意率95%,如表1,;僅2例外科患者由于病癥嚴重,短期護理無效,延長護理時間后均表示滿意。

表1:40例全科護理評分統計
3.1 影響圍治療期護理因素
國內醫院醫院康復護理工作層次不一,這與工作人員實際工作能力存在直接關系,必須從多個方面分析影響工作能力的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對策。醫院圍護理期康復護理管理中,需重視護士人員工作能力管理,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效果。隨著現代醫療事業快速發展,醫院及患者對圍護理期護理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做好康復護理可減輕術后產生的病痛,加快病癥位置恢復,提高了醫院內部護理應用效果。醫院需從專業教育、上崗培訓、職業認證等方面,不斷培養護士人員的專業能力,積極培養更多適合護理專業人才。隨著社會醫療體制深化改革與發展,人們對醫院康復護理工作給予高度關注,康復護理工作人員必須保持良好的服務質量,才能為患者群體提供優質的健康環境。
3.2 全科護理應用價值
3.2.1 提高護理水平
醫療事業發展是社會關注焦點,護理服務受到了各界人士普遍關注,強調了護理服務對社會醫療建設的重要性。護士護理服務教育中,需將“高效護理”與日常護理服務、醫療改革、服務建設等有效結合;引導護士全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正確價值觀引導實際工作。號召護士人員參與醫療活動,為護士建立更具特色的職業學習平臺,以護理服務價值觀為中心思維,跟隨時代步伐不斷調整與革新,積極參與護理改革活動中。
3.2.2 優化護理質量
醫院要積極構建專業化護理團隊,重視患者治療期康復護理管理工作,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住院治療環境。基于“人文關懷”理念指導下,分析精神科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護理管理改革方案。新時期國家醫療體制深化改革,健全精神科護理管理機制是不可缺少的,這關系著精神病患者后期康復效果。引導護士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在護理改革中體會“高效護理”深刻內容,為人生發展與職業規劃做好充分準備,為醫療服務建設做出貢獻。
3.2.3 規范護理流程
首先,明確臨床護士應當負責的基礎護理項目及工作規范,必須履行基礎護理職責,規范護理行為,改善護理服務;其次,明確臨床護理服務內涵、服務項目和工作標準。分級護理的服務內涵、服務項目要包括為患者實施的病情觀察、治療和護理措施、生活護理、康復和健康指導等內容,并實行院務公開;同時,臨床護士護理患者實行責任制,使責任護士對所負責的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實施成組護理,增強護士的責任感,密切護患關系;最后,為患者提供滿意的護理服務,扭轉由患者家屬或家屬自聘護工承擔患者生活護理的局面,減輕患者負擔。
3.3 全科護理改革措施
理論是一切實踐的指導,醫院開展“高效護理”主題活動必須符合時代特性,堅持與時俱進為中心原則,實時調整現有的臨床護理工作方案。醫療體制建設是國家長期生存與發展的保障,護士隊伍建設必須遵循時代性原則,才能構建更加和諧的醫療環境。無論是護士人才培養,或是醫療思想教育,醫院都必須堅持創新準則,以創新角度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才能實現護理工作體系的優化升級。創新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以創新體制為中心實現劥服務革新發展。例如,普外科術后1-7天內,醫院要安排護士對病人跟蹤觀察,實時掌握患者病癥恢復情況,如:心律監測、血壓監測等,均是術后觀察主要指標,一旦發現異常,需及時匯報主治醫師。無論是內科或外科患者,術后要做好無菌保護及處理工作,護士對患者全程實施無菌防護措施。又如,定期檢查治療切口愈合情況,保持病房內部環境衛生,必要時配合相關檢查,實時掌握病況恢復。當病人恢復到一定程度,可適當地安排康復運動,鍛煉身體組織機能;術后用藥需謹慎,嚴格按照藥房標準配制中醫藥,按計量服用。
總之,全科護理用于臨床康復指導,可引導患者建立正確的康復意識,不斷提高臨床護理服務水平。醫院患者圍護理期康復護理效果評估發現,護理質量與護士年齡、學歷、職稱、工作時間等存在密切關系;其中,工作時間長短是影響康復護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次護理滿意度95%,說明全科護理具有廣泛的臨床價值,按照科室護理要求進行操作,可進一步優化患者康復效果。
[1]薛小麗.對當前醫院全科護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其突破的研究[J].吉林醫學.2015(02)
[2]張曉萍.淺談全科護理在醫院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31)
[3]王豫.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續改進全科護理服務質量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9)
[4]夏吾吉.全科護理在醫院護理中的應用與推廣[J].中國醫藥指南.2014(23)
[5]薛小麗.對當前醫院全科護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其突破的研究[J].吉林醫學.2015(02)
R473
A
1672-5018(2016)07-103-01
杜培麗(1983年3月)女 籍貫貴州 本科 漢族 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現任護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