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阜南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 安徽阜南 236300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陳 靜
阜南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 安徽阜南 236300
目的探討血液透析患者應用舒適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的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的患者經過舒適護理后,患者舒適度明顯提升,焦慮程度顯著降低,與對照組對比存在巨大差異(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舒適感,改善患者焦慮情緒,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應用價值顯著。
舒適護理;血液透析;舒適度;焦慮程度;應用效果
對于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來說,血液透析室一種主要的治療方法。該方法能夠替代患者部分腎臟功能,有助于清除患者身體中廢物,確保患者機體水電解質平衡【1】。雖然該方法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且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大部分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會存在各種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我院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應用效果,現將實際情況進行如下陳述:
1.1 臨床資料:將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6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應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包含患者30例。對照組中共有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齡在33歲-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36±5.06)歲,透析時間在4個月-11個月之間,平均透析時間為(6.78±1.04)個月。實驗組中共有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齡在32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76±5.01)歲,透析時間在4個月-11個月之間,平均透析時間為(6.38±10.99)個月。對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不存在巨大差異(p>0.05),組間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對透析的各項指標進行科學的調整,并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對各類并發癥積極預防。
實驗組的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期間,護理人員將確?;颊呤孢m度作為護理目標。具體的護理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a、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必須用積極、熱情的態度,確保舉止優雅,儀表大方,注意了解患者心理變化。注重從社會與家屬兩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安慰與鼓勵;b,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應確保透析室環境衛生、整潔,對各種物品進行合理擺放。對透析室溫度、濕度進行合理的調控,以患者舒適為目的。每日應對透析室進行通風,才能確保室內空氣清新;c,飲食護理,由于患者血液透析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護理人員應特別注重把控患者飲食。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飲食習慣,安排易消化的食物,并在進食前,對患者手部進行消毒【2】。如果患者存在進食困難,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進食,并在進食結束后進行漱口、擦拭,對患者體位進行調整;并發癥預防,每間隔30min,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一次檢查,包含患者生命體征、舒適感等?;颊咭坏┏霈F并發癥或發生意外,護理人員需應用專業技術進行處理,確保透析順利進行。
1.3 觀察指標:經過2個月護理干預后,應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價。應用模糊數字評分法對患者的舒適度進行評價,應用匹茲堡睡眠量表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將此次研究所得數據應用統計軟件SPSS19.0實施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選擇x2比較,用(%)表示,計量資料選擇t檢驗,用(±s)表示,如果(P<0.05)說明存在巨大差異,且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患者在舒適度、焦慮程度以及睡眠質量方面,均顯著由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組別 例數 舒適度 焦慮度 睡眠質量實驗組30 8.66±0.25 40.61±5.87 7.60±4.24對照組30 6.23±0.83 47.83±6.98 12.98±4.07 t 15.3543 4.3361 5.0138 p 0.0000 0.0001 0.0000
血液透析能夠迅速的將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患者機體中存在鈉、水潴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活,降低患者死亡率【3】。但是由于血液透析的治療費用相對較高,且治療次數較多,患者對血液透析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大部分的血液透析患者會存在消極情緒,進而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失眠等癥狀。為了能夠緩解血液透析患者消極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我院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了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內涵,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將提升患者舒適度放在首位,從多方面、多角度的為患者著想,竭盡所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有效的改善護患關系【4】。舒適護理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大部分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巨大的經濟壓力與家庭壓力,患者被需求感與歸屬感極低,因此在護理中,護理人員會與患者積極進行溝通,并鼓勵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患者自我價值感。另外,環境護理方面,護理人員充分重視患者感知,根據患者需求對透析室進行合理的布置,科學的調控透析室的溫度與濕度,確?;颊呤孢m。此外,護理人員還注重飲食控制與細節護理,這讓患者感受到被重視,能夠改善護患關系,讓患者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
此次研究,實驗組的患者在舒適度、焦慮程度與睡眠質量方面均顯著由于對照組,這一結果充分說明,在血液透析治療期間,應用舒適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升患者舒適度,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在血液透析治療護理中進行推廣應用。
[1]胡帶翠,黃色丹,何美娟等.舒適護理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5):12-13.
[2]劉鳳芹,肖俊南,葉白云等.舒適護理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3,(7):43-45.
[3]李儀靜.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1):52-54.
[4]張愛蘭.舒適護理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15):51-52.
R473
A
1672-5018(2016)07-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