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鳳
贛州市人民醫院 江西贛州 341000
探討手部燒傷康復鍛煉干預模式的效果觀察
王華鳳
贛州市人民醫院 江西贛州 341000
目的探討手部燒傷康復鍛煉干預模式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間,在我院選擇手部燒傷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n=40)和常規組(n=40),所有患者均進行康復治療,給予康復組患者康復鍛煉干預,給予常規組患者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康復組患者手指關節活動度恢復優良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康復組患者3個月后畸形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低,復工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結論康復鍛煉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恢復狀況,減少畸形率,可在手部燒傷患者中運用。
手部燒傷;康復鍛煉干預;效果
手部結構較為特殊,手部燒傷后極易出現瘢痕,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畸形,嚴重影響患者手部活動,影響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強患者的康復治療和護理,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1]。此次研究中探討康復鍛煉干預模式在手部燒傷中的運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以下進行具體報道。
1.1 一般資料
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間,在我院選擇手部燒傷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分會制定的四度五分法標準進行燒傷程度評估,均為深Ⅱ度燒傷及以上程度燒傷;排除手部手術史患者;均排除嚴重內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達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n=40)和常規組(n=40)。康復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1:19.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37.4±8.2)歲。常規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2:18.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37.5±8.3)歲。與常規組對比,康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可在研究中進行比對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創面處理、抗感染治療、抗休克治療等基礎治療。給予常規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常規補液護理、創面護理、手術護理、指導患者進行常規手部功能鍛煉等。
給予康復組患者在常規組患者的基礎上實施康復鍛煉干預:①急性期:即患者創面愈合前,護理人員需采取溫和語氣,積極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與患者及家屬時間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及時根據患者實際心理狀況,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干預,及時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促進患者保持開朗心態;積極尋求社會支持,促進患者親友對患者的安慰、鼓勵等,提升患者治療信心;知道患者進行被動訓練,10-15min/次,必要是可佩戴手部支具[2]。②康復鍛煉期:即創面開始愈合至康復鍛煉4周,加強對患者手部燒傷相關知識教育,積極調節患者情緒,及時糾正患者對燒傷的錯誤認識;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第一周進行關節被動訓練及手法訓練,第二周在第一周的基礎上使用橡皮筋進行手指練習,并指導患者進行自主穿衣、進食、洗漱等日常活動能力鍛煉,第三周進行關節被動訓練、日常活動能力鍛煉、重錘式手指肌力鍛煉,第四周進行主動訓練,將前三周訓練方法進行組合訓練[3]。2-3次/d,30-60min/次。③出院期:即患者出院前1-2d,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并在此期間加強對患者出院后社會活動的支持和鼓勵,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工作和生活,并給予患者出院后相關針對性康復鍛煉指導及生活指導等,督促患者定期入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療后關節活動度狀況:優:患者療后活動度正常;良:活動度恢復正常的50%以上;差:活動度恢復正常狀況的50%以下。恢復優良率=(優+良)/總數*100.0%。
對比兩組患者療后3個月畸形及復工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上述患者的所有數據結果均采入到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t進行檢驗。正態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X2進行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后手指關節活動度狀況
康復組患者手指關節活動度恢復優良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詳見下表。

表1 兩組患者療后手指關節活動度狀況[n(%)]
2.2 兩組患者3個月后手部功能恢復狀況
詳見下表。

表2 兩組患者3個月后手部功能恢復狀況[n(%)]
燒傷是臨床常見癥狀,是因由火焰、高溫固體、化學物質、強熱輻射、電等引起的人體組織損傷。加強患者康復效果,促進患者手部功能恢復,是當前臨床研究的重點。遵循整形手術-功能鍛煉-再整復-再鍛煉的程序,每一次再整復手術都是在新的基礎上增進功能。要向病人具體介紹鍛煉的要求與方法,出院后堅持鍛煉,并鼓勵病人的治療信心,恢復生活與勞動能力。病人的頑強意志與對生活的渴望追求,主動地按醫囑堅持鍛煉,對功能恢復具有決定性意義。
此次研究中給予患者康復鍛煉干預,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療后關節活動度優良率及患者復工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在李琳等人的相關研究中,實驗組(康復鍛煉)患者復工率66.7%明顯高于常規組36.7%,兩種研究結果相符,說明采取康復鍛煉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促進患者手部功能恢復,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
綜上所述,康復鍛煉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恢復狀況,減少畸形率,促進患者恢復正常工作及生活,在手部燒傷患者中具有運用價值。
[1]金凱頻,王錫華,呂政綱,等.手術聯合康復治療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6,22(1):55-57.
[2]黃珍霞,許樂,李琳,等.手部燒傷患者運動功能臨床康復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583-587.
[3]李琳,許樂,黃珍霞,等.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8):954-958.
R713.5
A
1672-5018(2016)07-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