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夢
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555400
腸內營養治療在ICU重癥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婁 夢
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555400
目的探討腸內營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SAP)療效及臨床價值。方法本文選取我院ICU收治50例SAP患者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營養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腸內營養治療。測定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b表達和WBC;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b表達和WBC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患者Hb表達和WBC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腸內結合腸外營養治療SAP患者的整體療效、預后和炎癥反應改善程度更優。
腸內營養;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屬于ICU常見重癥之一[1],其病情兇急、病情進展速度快,可誘發多種并發癥,病死率較高[2]。常規藥物治療SAP效果均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有研究者提出腸內營養治療該病,但具體療效尚未探查清楚。本文選取我院ICU收治50例S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腸內營養治療SAP療效及臨床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ICU收治50例S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確診標準依據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于2014年修訂《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3],數字隨機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42.3 ±5.4)歲,平均體重(62.5±13.5)kg,平均病程(6.2±3.7)d;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齡(43.5±5.2)歲,平均體重(61.9±13.5)kg,平均病程(6.5±3.4)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營養治療,入ICU室后即進行相關檢查和止血、輸液和抗炎等治療,在對其實施腸外營養治療,靜脈插管輸注腸外營養液含脂肪乳、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初期2次/d,視患者病情遞減或遞增。觀察組患者接受腸內營養治療,先行常規營養治療,待2~3d后觀察患者病情,若其病情穩定則轉為腸內營養治療,營養液成分同腸外營養液,初始劑量為25 ml/h,待治療12~24h后視患者情況可適當增量,腸內營養治療14 d后逐漸降低營養液輸注。
1.3 觀察指標
測定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血紅蛋白(Hb)和白細胞計數(WBC);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性選擇t檢驗,計數資料選擇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b表達和WBC比較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b表達和WBC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患者Hb表達和WBC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b表達和WBC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Hb表達和WBC對比(±s)
組別 n(例)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Hb表達(mg/mL) WBC(1012/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N(例)通氣時間(d)腸功能恢復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25 7.4±3.111.5±5.2 14.5±6.3對照組25 11.6±4.217.9±6.3 21.2±6.3 t值/4.023 3.917 3.760 P值/0.0002 0.0003 0.0005
腸內營養治療可使得營養液經門靜脈系統直接吸收、輸送至肝臟[4],符合人體正常營養吸收機制,可保證腸黏膜組織結構和功能完整性,顯著抑制細菌移位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b表達和WBC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患者Hb表達和WBC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腸內營養治療可顯著抑制細菌移位,減輕患者炎癥反應,促使白細胞數量下降,改善腸道缺氧、缺血狀態,降低血紅蛋白量。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通氣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明接受腸內營養治療觀察組整體治療效果和預后優于對照組,康復速度更快。
綜上所述,腸內結合腸外營養治療能改善SAP患者高代謝、高消耗性營養不足的效果更優,使得患者整體營養治療療效、預后和炎癥反應改善程度更優,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余鋒尤,楊普云,吳全忠.腸內與腸外營養對急性重癥胰腺炎促炎因子及腸屏障功能的影響[J].現代臨床醫學,2016,42(02):131-133
[2]魏學武,孟紅,孫永剛,等.腸內營養治療在ICU重癥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3):10-11
[3]尹航.ICU 重癥胰腺炎應用腸內營養治療的價值研究[J].大家健康,2015,(07):86-86
[4]呂麗燕,潘麗.腸內營養治療在ICU重癥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02(25):280-281
R576
A
1672-5018(2016)07-044-01
婁夢,男,本科,籍貫:貴州省石阡縣,執業醫師,主要從事:重癥醫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