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生 楊 凡
1.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三河鎮衛生院;2.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衛生院 755200
微創技術在齲齒治療中的去腐效果分析
肖瑞生 楊 凡
1.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三河鎮衛生院;2.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衛生院 755200
目的分析在齲齒治療中應用微創技術的去腐效果。方法選擇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間收治療的160例齲齒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用牙鉆技術治療,后者用微創技術治療,觀察、評價兩組的臨床療效,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其對治療方法與效果的認可度與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痊愈率為55.0%,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5%,痊愈率為25.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對治療方式與效果的認可度為87.5%,滿意度為97.5%,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齲齒治療中,應用微創技術可取得良好效果,徹底祛除齲壞組織,預防繼發齲,并且患者的不適感、疼痛感較輕,對治療效果的認可度高。
齲齒;微創技術;治療;去腐效果;滿意度
作為常見的口腔疾病,齲齒的主要類型有猛性齲、深齲、淺齲等。以往臨床上大多使用牙鉆機械去腐備洞,徹底清除患處后在加以填充。這種方式會使患者感到強烈疼痛,并且會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導致其在治療中難以有效配合[1]。微創技術的發展為齲齒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筆者分析了其去腐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間收治療的齲齒患者16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包括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齡10~65歲,平均(31.3±3.4)歲;齲齒類型:中齲52例,深齲28例。觀察組包括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齡12~64歲,平均(31.6±3.7)歲;齲齒類型:中齲50例,深齲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牙鉆技術治療,因為部分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高,治療時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麻醉措施,使用高速電鉆祛除患者患牙內外層壞齲壞的牙組織,并且制備抗力型與固位型窩洞,接著實施隔濕與消毒,再用光固化材料加以填充。
觀察組患者應用微創技術治療。用專用器械將提前攪拌好的凝膠輕輕滴入患者患牙的齲洞內,使凝膠完全覆蓋住齲壞的部位,大約30 s之后,使用擦拭工具刮擦與旋轉齲齒,將軟化了的齲壞組織清除干凈。治療時要仔細觀察凝膠狀態,若其由原本的清亮狀態向渾濁、模糊狀態轉變,要采用干棉簽輕輕擦拭已經擦掉的組織,若仍有殘留的齲壞組織,要繼續加以清除,直到其干凈后再清除凝膠,沖洗齲洞,并加以填充[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原有齲齒治療情況以及是否出現繼發齲,詢問其是否對填充物感到不適,判斷臨床療效。采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患者對治療方式和結果的認可度與滿意度。
1.4 療效判斷標準
無效:治療后,患者產生繼發齲,對填充物有強烈的不適感,調整一段時間后仍然無明顯改善;有效:患者的齲齒得到根治,未出現繼發齲,開始對填充物有不適感,經過適當調整后明顯改善的為有效;顯效:患者的齲齒得到根治,未出現繼發齲,開始對填充物有輕微不適感,后來自行緩解與消除;痊愈:患者的齲齒得到根治,未出現繼發齲,對填充物沒有任何不適感。以有效+顯效+痊愈計算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和處理收集的數據,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數據,采用(均數±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計量數據,分別用t和x2檢驗其組間比較。P<0.05,說明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去腐效果對比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去腐效果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對治療方式和效果的評價對比
經過調查,觀察組患者對治療方式與效果的認可度為87.5%(70/80),高于對照組的62.5%(50/80),滿意度為97.5%(78/80),高于對照組的80.0%(64/80),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牙鉆技術與微創技術在齲齒治療中的作用機制都是清除齲齒的腐質,起到治療效果。其中牙鉆技術雖然應用歷史較長,但是其難免會將部分健康牙體組織磨掉,導致牙體薄弱而易碎,抗力能力降低,而且牙鉆車針在高速旋轉過程中容易引起牙髓炎,使牙齒壽命縮短[3]。本次研究中,我院分別應用牙鉆技術與微創技術治療對照組和觀察組的齲齒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痊愈率為55.0%,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治療方式與效果的認可度為87.5%,滿意度為97.5%,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微創技術治療齲齒的效果優于牙鉆技術。這是因為微創去腐技術在治療操作中沒有讓人緊張的噪音,并且對牙髓的刺激性小,患者的狀態比較放松,配合度高,可以使治療時間縮短。應用微創技術治療齲齒可以使健康牙體組織得到保存,并且在實際治療中,通常都不需要采取鉆針處理與行局部麻醉就能有效去除腐質,去腐操作不會產生大量粉塵與明顯的疼痛,避免患者由于吸入粉塵而患感染性疾病,降低了手術風險,因此這種手術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和傳統牙鉆技術相比,微創技術在治療齲齒方面同樣能取得良好的去腐效果,并且療效優于前者,而且對于患者而言,其操作更加舒適,不會影響健康牙本質,受到了廣大醫師與患者的青睞。
綜上所述,在齲齒治療中,應用微創技術可取得良好效果,其彌補了傳統牙鉆技術的不足之處,在治療操作中患者可以始終保持穩定狀態,依從性及配合度較高,不僅能徹底祛除齲壞組織,預防繼發齲,而且可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和疼痛感,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對治療效果的認可度與滿意度,值得推廣。
[1]任洪江.微創去腐技術應用于齲齒治療的可行性及應用意義探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3):99.
[2]劉敬學.論微創去腐技術治療齲齒的臨床療效分析與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34):256-257.
[3]孟召華,孫志國,井慶泉.微創去腐技術治療齲齒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2):5201-5202.
R781.1
A
1672-5018(2016)07-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