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 碩 2.孫 謙
1.河北保定 保定市中心血站 071000;2河北保定省醫(yī)院 河北大學附屬醫(yī)院 071000
常規(guī)輸血與少白細胞技術輸血對輸血不良反應的降低作用
1.張 碩 2.孫 謙
1.河北保定 保定市中心血站 071000;2河北保定省醫(yī)院 河北大學附屬醫(yī)院 071000
目的分析不同輸血技術下輸血不良反應情況,為臨床應用提高參考。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ˉ2016年2月收治接受輸血治療患者16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輸血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少白細胞技術輸血治療,分析兩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輸血治療期間,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發(fā)熱、紅疹、蛋白尿、消化道反應等,觀察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8%)顯著低于對照組(14.4%)(P<0.05)。結論少白細胞技術輸血能夠降低輸血不良反應,值得推廣使用。
輸血技術;少白細胞技術輸血;不良反應
輸血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發(fā)現,不少患者出現輸血不良反應,同種免疫反應引起的發(fā)熱概率高達10%以上,隨著輸血技術不斷改進,臨床開始使用少白細胞技術輸血,為分為少白細胞技術輸血效果,以我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接受輸血治療患者16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2例,觀察組男35例,女47例,年齡18~79歲,平均(40.3±9.6)歲,52例(63.4 %)外科手術失血過多,17例(20.7%)產科出血失血過多,其他13例(15.9%)。對照組男33例,女49例,年齡20~82歲,平均(41.1±8.2)歲,56例(68.2%)外科手術失血過多,13例(15.9%)產科出血失血過多,其他13例(15.9%),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輸血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少白細胞技術輸血治療,分析兩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不良反應,及時停止輸血,同時給予相應抗過敏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接受輸血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輸血期間和輸血后2h出現的寒戰(zhàn)、發(fā)熱、胸悶、紅疹、消化道、過敏、蛋白尿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比較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輸血治療期間,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發(fā)熱、紅疹、蛋白尿、消化道反應等,觀察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8%)顯著低于對照組(14.4%)(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輸血已經成為臨床治療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輸血能夠迅速提升患者血紅蛋白、血小板等含量,維持患者正常生命體征,輸血不良反應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研究采用何種輸血技術有重要現實意義。
輸血不良反應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紅細胞血型以及血液種屬特異性的發(fā)現,讓人們對降低輸血不良反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研究,臨床輸血已經開始使用成分輸血,產血源性制品也逐漸開始發(fā)展成為生物技術制品,但是非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并沒有降低。正確鑒定紅細胞血型能夠降低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近幾年溶血性輸血反應發(fā)生率已經得到降低。臨床中仍然存在不少非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如發(fā)熱、過敏、胸悶等,這些是白細胞免疫引起的不良反應,醫(yī)學界已經認識到輸血不良反應中白細胞的作用。有學者指出輸注含有白細胞的血液,患者容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可能誘發(f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有學者發(fā)現白細胞能夠傳播載體,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巨細胞病毒、T淋巴細胞白血病等,人體輸注大量異體白細胞,將會引起患者全面免疫功能的改變,進而引起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改變,引起多種不良反應癥狀。
臨床輸血治療中發(fā)現,不少患者出現輸血不良反應情況,不少學者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本組研究中可以看出常規(guī)輸血技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這是因為輸血中,未經過濾的血液或者是血液制品,在存儲一定時間后,血液中的白細胞已經失活,同時白細胞衍生出很多因子,如白細胞介素(IL-1、IL-6)、腫瘤壞死因子(TNF)等細胞因子,經過輸血后,這些衍生因子進入到血液循環(huán)中,機體容易出現白細胞抗體。如果患者需要輸血量較大,或者是二次輸血,白細胞抗原不和,就會引起患者自身的抗原抗體反應,導致把細胞聚集、單核細胞系破壞等,引起各種不良反應。少白細胞計數輸血正式應運而生,將血液制品中的白細胞數量降低,有效避免白細胞抗體所引起的非溶血性不良反應,也有研究指出白細胞計數下降到0.005×109時,不僅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同時HLA抗體引起的同種免疫以及相關疾病的傳播也會降低。當前國內血液檢測程序中,并無法發(fā)現白細胞中可能攜帶的病毒,因此常規(guī)輸血程序可能引起多種傳染性疾病,近幾年有學者指出,血液制劑去除掉白細胞后,炎癥因子水平顯著下降,保證紅細胞形態(tài)穩(wěn)定性。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少白細胞技術輸血,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8 %)顯著低于對照組(14.4%)(P<0.05),與以往研究報道結果相一致。總之,少白細胞技術輸血能夠降低輸血不良反應,值得推廣使用。
[1]陳皞,魯思文,詹曉燕,等.去除白細胞輸血對預防非溶血性輸血后發(fā)熱反應的應用價值[ 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3(23):2929 -2930.
[2]秦廣榮.大劑量常規(guī)輸血及去白細胞輸血對預防非溶血性輸血后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89(2):259-260.
[3]劉赴平,何子毅,祁妙華,等.單采血小板輸注引發(fā)輸血不良反應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3,26(5):701 -704.
R457.1
A
1672-5018(2016)07-017-01
張碩,女,河北保定,1984.4.23,大學本科,護理學中級師,保定市中心血站,成分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