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穎
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13031
社區開展產后訪視對母嬰保健的影響研究
陸 穎
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13031
目的觀察社區內產后訪視工作開展對母嬰健康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間社區內50例住院分娩后出院的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25例。結果觀察組產婦在產褥期感染、產后出血、傷口愈合不良、乳房腫脹、乳頭皸裂、急性乳腺炎以及再住院等發生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嬰兒紅臀、臍部感染、黃疸、濕疹、消化不良、口腔黏膜感染等發生率為8.0%,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開展產后訪視明顯能減少母嬰并發癥,值得在社區中廣泛應用。
母嬰保健;社區;產后訪視;影響
產后訪視是醫務人員對產婦以及新生兒出院后健康狀況的延續性服務,指在產后1個月內開展的訪視以及產后42d母嬰返院檢查[1]。作為圍產期保健重要組成部分,產后訪視是對孕產婦系統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延續產前、產時的保健服務同時,關注了產婦康復以及母乳喂養成功、嬰兒健康成長等重要方面,對母嬰健康具有重要的積極推進作用[2]。筆者特于2015年4月-2015年10月對我社區醫院50例住院分娩后出院的產婦進行了研究,旨在分析產后訪視在社區中開展對母嬰健康的影響。
1.1 受試者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間社區內50例住院分娩后出院的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25例。研究組中患者年齡在22-35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27.2±4.1)歲,經產婦9例、初產婦16例;學歷: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14例,大學及以上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3-35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26.3±3.5)歲。兩組在年齡、孕產次、學歷等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分組可比性。
1.2 方法
①建立聯絡本,記錄產婦家庭地址、聯系方式(如QQ、微信、手機號、家庭電話等)、產婦傷口、嬰兒臍部護理、疫苗接種情況、醫院聯系方式。②物品準備。如孕產婦保健手冊、體溫計、聽診器、手表、一次性手套、消毒紙巾、嬰兒稱重袋、點酒、軟尺及棉簽等。③產后訪視時間。產后1個月分別于產后3d、14d以及28d時各進行訪視1次,其它可結合家屬需求安排訪視,重點做好出院后1周內指導工作。④內容:a.檢查項目:產婦體溫、飲食情況、血壓水平、睡眠、大小便、體重、心理情緒、精神、喂養方式等,檢查產婦乳房、乳頭是否有紅腫、皸裂情況,乳房脹滿程度、乳量等,檢查子宮底下降程度、是否壓痛以及傷口愈合情況,產褥期癥狀、惡露氣味和顏色等。b.指導合理營養膳食、乳房護理、母乳喂養以及產婦的體能訓練,確保在產后4-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喂養。
1.3 觀察指標
了解并記錄產婦一般情況(包括產褥期感染、產后出血、傷口愈合不良、乳房腫脹、乳頭皸裂、乳腺炎以及再住院發生率等)、嬰兒情況(紅臀、臍部感染、黃疸、濕疹、口腔黏膜感染)。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各項數據均由筆者完成收集、處理,以確保數據科學性、真實性。全部數據初步以EXCEL(2010版)校正,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n(%)”形式錄入計數資料,并以x22檢驗;檢驗水準:P<0.05示數據比較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圍產期主要出現了傷口愈合不良和乳房腫脹各1例,總發生率為8.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情況比較(n;%)
2.2 兩組嬰兒的一般情況比較
嬰兒情況方面主要包括紅臀、臍部感染、黃疸、濕疹、口腔黏膜感染,觀察組出現1例黃疸、1例濕疹,對照組中1例口腔黏膜感染、2例臍部感染、6例黃疸、1例紅臀、2例濕疹。觀察組嬰兒的不良情況合計為2例(8.0%),對照組為12例(48.0%),納入統計學檢驗顯示x22=9.7222,P=0.00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社區開展產后訪視保障了孕期以及住院分娩服務向社區的一個延續。產褥期、新生兒期屬于產婦生理和心理的特殊狀態時期,此時也是婦幼保健期的重點。因此,產褥期保健關系到產婦、嬰兒健康,甚至影響了嬰兒一生。產后訪視是通過婦幼保健醫生上門訪視,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護理操作示范、宣傳教育等,教會相關圍產期知識,協助產婦了解產褥期注意事項、形成正確坐月子觀念等,指導產婦注意個人衛生、合理營養、運動等。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圍產期主要出現了傷口愈合不良和乳房腫脹各1例,總發生率為8.0%,對照組為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社區產后訪視的開展有利于提高產婦圍產期健康狀況。
總之,產后訪視工作在社區內開展不僅能保障產婦身心健康,還對新生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劉立新,劉勝全,董鑫等.社區產后訪視在促進母嬰健康中的作用及訪視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5):342-343.
[2]陳余金,劉茂芳,曾俞霖等.社區護理產后訪視在母嬰保健中的優越性[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3):134-136.
R173
A
1672-5018(2016)07-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