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苗 群
1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普外科 安徽阜陽 236300;2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安徽阜陽 236300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
張 潔1苗 群2
1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普外科 安徽阜陽 236300;2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安徽阜陽 236300
目的觀察普外科護理質量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受到的影響。方法隨機將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38例患者分為2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各69例,分別給予優質護理及傳統護理,觀察兩組護理質量的評分情況,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結果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對護理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普外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后,可顯著的提升護理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優質護理服務;普外科;護理質量
隨著醫療改革的發展,臨床治療患者時越來越重視護理的作用。本院為響應“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號召,以普外科作為試點病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觀察其對護理質量的影響,經過臨床實踐,效果滿意,有效的提高了普外科的護理質量,現將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普外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138例,男73例,女65例;年齡18~82歲,平均(53.9±2.4)歲;疾病類型:甲狀腺癌21例,腹膜炎25例,乳腺癌32例,結直腸癌18例,腸梗阻13例,胰腺炎17例,膽結石12例。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各69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護理,包含健康教育、術前準備等。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2.1 入院護理
患者及家屬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熱情的接待患者,將醫院的環境狀況、規章制度等介紹給患者,增加患者對醫療的了解,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提前準備好病床,便于患者的入住,待患者安頓好之后,主動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家庭情況、經濟情況等,與患者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
1.2.2 基礎護理
病房內的溫度及濕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保證地面干凈、物品整潔,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定期開展病房消毒工作,避免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感染事件。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及專業知識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科學設置排班制度,保證護理人員能夠良好的休息,從而在工作期間專心對待工作,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1]。
1.2.3 術前護理
手術為普外科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由于患者對手術及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比較少,因此術前會產生不良心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及其術后的恢復。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加強健康教育,針對患者具體的疾病類型,有針對性的宣傳手術相關知識,增加患者認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術前準備時,將相關的注意事項詳細的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2.4 術后護理
術后,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指導并幫助患者擺放正確的體位休息,避免體位不對時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準確了解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并以此為依據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提高患者術后恢復的速度[2]。評估患者術后意外風險的發生等級,并有針對性的預防,避免患者術后發生墜床等風險事件。嚴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并在并發癥發生后立即通知醫生,給予患者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
調查兩組護理質量的評分情況,包含基礎護理、病房護理及危重癥護理。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包含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計數資料利用 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實施護理后,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注:與實驗組相比,*P<0.05。
組別(n=69) 基礎護理 病房護理 危重癥護理實驗組 93.9±2.7 96.2±3.3 96.8±2.4對照組 88.8±3.2* 90.2±3.1* 91.2±2.6*
2.2 護理滿意率比較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實驗組69例患者中,對護理滿意41例,基本滿意25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66例,滿意率95.7%;對照組69例患者中,對護理滿意37例,基本滿意21例,不滿意11例,總滿意58例,滿意率84.1%。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醫療工作中,護理所具備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隨著護理改革的深入,要求每名護理人員都應該具有扎實的護理技能,高度的職業責任心。普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多比較嚴重,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意義重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護理管理內涵得到豐富,護理方法經過創新后變得更為適應,形成濃厚的優質護理文化氛圍,有效的提升了護理質量[3]。在優質護理中,核心觀念為以患者為中心,與現代護理所宣揚的理相吻合。基于普外科護理工作的特殊性,應用優質護理后,促使護理人員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護理技能及綜合素質水平,進而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能夠滿足其需求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4]。
綜上所述,普外科護理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可有效的提高科室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可在臨床科室中進一步的應用。
[1]王芳,吳金晶,何彩娣.優質護理對普外科手術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4,23(10):82-84+87.
[2]柯歡.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對護理終末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6(01):24-26.
[3]李龍影.個性化優質護理對普外科住院患者依從性及SAS、VAS評分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11(12):96-97.
[4]李靜.普外科優質護理服務100例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0):196.
R473.6
A
1672-5018(2016)07-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