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坤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 貴州遵義 563000
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麻 坤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 貴州遵義 563000
目的探討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使用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治療3個月后,觀察治療前后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2hBG)、糖化血紅蛋白(HbAIc)的變化。結果治療3個月后,TG、FBG、2hBG及HbAIc均顯著下降(P<0.001)。治療過程中6例出現低血糖,10例輕度胃腸道反應,均繼續治療。結論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T2DM控制高血糖效果明顯,且不良反應少,還能彌補單用胰島素引起的體重增加,胰島素用量減少,值得臨床推廣。
2型糖尿病;諾和銳30;二甲雙胍
2型糖尿病(T2DM)是胰島β細胞功能進行性受損的疾病,T2DM患者的β細胞功能喪失約50%左右,隨著病程的延長,胰島素抵抗的持續存在,胰島β細胞功能還將持續下降,最終走向衰竭,與此相伴的是,口服降糖藥隨著病程的延長而失效[1]。因此,外源性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藥物之一,盡早、恰當、科學地給予胰島素可部分逆轉胰島β細胞功能的衰退,使人體“高糖毒性”盡快緩解。以實現血糖的全面達標,最終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是糖尿病治療的目標。為探討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控制血糖的效果,本研究觀察在單用胰島素(諾和銳30)的基礎上,聯合使用二甲雙胍治療T2DM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5年7月在筆者所在中心糖尿病科住院就診的76例T2DM患者為觀察對象。其中男20例,女56例;年齡36~74歲,平均54±1.8歲;病程1~20年,平均7.3±0.6年。磺脲類藥物用致較大劑量。其中使用消渴丸(10粒含格列本脲2.5g)30粒/d 32例,實用格列吡嗪控釋片10mg/d 44例。療程在半年至1年左右,血糖控制效果較差。測空腹血糖(FBG)8.6~15.4mmol/L,餐后血糖(2hBG)11.3~30.7mmol/d,HbAlc>10%。
入選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T2DM診斷標準。(2)均通過控制飲食、適量運動及口服降糖藥治療血糖控制不住的T2DM患者,排除標準:(1)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嚴重肝腎功能不全。(2)有感染和應激等。
1.2 治療方法
76例正在使用磺脲類藥物的患者,全部改為諾和銳30(門冬胰島素30 注射液),并進行糖尿病教育,主要包括諾和筆4的使用,皮下注射部位、時間、方法及低血糖時的處理等。諾和銳30 采用早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起始劑量為0.5 U/(kg·d),然后2~3d來院監測FBG及2 hBG(平時可以自己在家監測),根據血糖調整胰島素劑量。二甲雙胍0.5g 中午進餐時口服,直到血糖控制達標。血糖控制目標:FBG<7.0 mmol/L,2hBG<10 mmol/L,HbAlc<7%。
1.3 測定方法
用德國羅氏血糖儀測定毛細血管血糖,HbAlc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 )表示,各組治療前后的數據采用雙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指標比較:經3個月治療后,TG、FBG、2hBG及HbAlc 均顯著下降(P<0.001),BMI 無明顯變化。見表1。

時期 FBG 2hBG HbAlc BMI TG P值 <0.001<0.001<0.001 >0.05<0.001
2.2 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6例出現低血糖,10例輕度胃腸道反應,均繼續治療。
諾和銳30(諾和諾德公司生產)是生物合成的人胰島素類似物,是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70%精蛋白結合的結晶門冬胰島素的雙相混合物。其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吸收迅速,平均起效時間15min,作用最強時間在注射后4h之內,能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我們人群飲食特點以谷類為主,餐后血糖升高較快,更適合使用。且可溶性門冬胰島素血藥濃度降低迅速,能有效預防下次餐前低血糖及夜間低血糖的發生。70%魚精蛋白結合的門冬胰島素,模擬了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故獲得更好的空腹血糖控制。但可溶性門冬胰島素為30%,占比較較少,作用最強時間在皮下注射后4h以內,所以對控制午餐后血糖效果欠佳,通常與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本組病例與二甲雙胍聯合。臨床實驗證明,嚴格控制血糖可明顯減少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餐后高血糖被認為是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獨立危險因素,日益受到人們關注[2,3]。故餐后血糖達標非常重要,應加強對中間時段(午餐后)血糖的檢測和控制,如將諾和銳30 改為每日3次餐前皮下注射,近期已有研究顯示,每日3次方案可使胰島素總量在1天中的分配更均勻,血糖控制更佳而不增加低血糖風險[4]。有待在今后工作中進行嘗試。
二甲雙胍為雙胍類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減少肝葡萄糖輸出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可減輕體重,改善血脂譜,以及獨特的血管保護作用,現已成為許多國家糖尿病指南中的一線用藥和聯合用藥中的基礎用藥。單用二甲雙胍不導致低血糖,可降低餐后高血糖。與諾和銳30聯合應用,既能彌補諾和銳30 控制午餐后血糖不佳的缺點,又能減少胰島素用量、減輕胰島素引起的體重增加,以及減少低血糖事件發生。還可預防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諾和銳30 可在餐前即刻注射,無需等待時間,或餐后立即補充注射,極大的方便了生活忙碌的患者,也為進餐時間不固定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從結果可看出,磺脲類藥物繼發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換用諾和銳30 與二甲雙胍聯合,明顯降低了FBG、2hBG及HbAlc,甘油三酯也較以前降低,而體重無明顯變化。并且不良發應輕微,價格適中,大多數患者都能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程燕.諾和銳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療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05):66-67
[2]黃偉魄.諾和銳30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15例臨床觀察[J].福建醫藥雜志,2009,31(05):187
[3][4]段世雙.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07):74-74
[4]古力巴哈·艾力.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用于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10):136-136
R587.1
A
1672-5018(2016)07-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