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成 崔紅艷
【摘要】本次研究以《當代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基于教師主體性視角》為評析對象,基于體育教師主體性的視角,對其專業化發展進行深度探索,實現對當代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內涵、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途徑的深層次解讀并提出獨到見解。
【關鍵詞】體育教師專業化;教師主體性;評析
【作者單位】高永成,天津天獅學院;崔紅艷,天津天獅學院。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的教育體系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但受到新時代教育要求變化的影響,傳統的教育模式面臨轉型,有關教師專業化的探討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何在這一背景下,拓展體育教師專業化的走向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現階段,體育教師發展的最大動力并非來源于外在的理性與規制,而是體育教師實現自身生命能量的釋放,是一種基于主體性視角的積聚、轉化、釋放及生成[1]。這種過程的轉變,實質上是一種對體育教育改革的全新探索,對教學實踐的總結。江南大學副教授潘凌云博士所著的《當代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基于教師主體性視角》一書對現代體育教師專業化走向提供了指導。
一、教師主體性發展理論框架初步形成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自2001年試行以來,已經反復進行修訂與審核并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用。中國課程改革歷經15年的實踐探索,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當下,中國課程改革的元素包括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學業評價、課程資源開發、學生學習態度以及行為方式等均已經發生顯著變化。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體育教師的適應性與教學改革出現矛盾,并且這一因素嚴重制約課程的有效實施。新課程教育改革理念下,課程、教學手段都走向多元化。這也要求體育教師要逐漸走向專業化。
從教師主體性視角對體育教師專業化進行探索,實質上是一種教育模式的全新革新。多角度分析與探索教師的專業化,有助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及教育功能的革新[2]。《當代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基于教師主體性視角》一書充分強調體育教師主體性,從體育教師“自我”的角度,通過理論對照與反思,尋找突破現實困境、實現自我超越的途徑。該書的出版為體育教師專業化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從引領體育教師長遠發展的角度看,該書已經在體育教師專業化的探索當中,邁出了扎實的一步。也曾有學者指出,“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體育教師及體育教育的發展被提上了新的臺階,體育教師的角色出現了轉變,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運動知識的教練,而且還是向學生傳授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導師。”[3]在具體改革實踐中,我們需要立足于教師主體的角色,為教師專業化改革提供新的發展方向,避免傳統教育改革的發展桎梏。
二、教師主體性范式、內容、方法創新
1.新穎的研究范式
學術領域關于教師專業化的研究已經逐漸廣泛,但具體實踐價值并不明顯。理論層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從宏觀層面對體育教師專業化的培養途徑進行探索,脫離了體育教師這一群體的職業生存狀態與實際發展。學術領域的研究還把體育教師作為被要求、被研究、被培養和被規范的對象,是接受改造的客體存在。
《當代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基于教師主體性視角》與以上研究范式存在本質上的區別。本書對體育教師專業化的解讀也集中在對教師主體思想轉變的探索上,將實踐探索與生活方式完美融合,引導與鼓勵教師在反思、合作、學習與探索的全過程中關注主體性發展。可見,關于體育教師的發展問題,該圖書的探索是一種在思維范式上的巨大轉變[4]。實質上,這是一種基于工具主義的教師觀向人本主義的教師觀轉變的過程,充分順應了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要求,是實現教師專業化的重要路徑。也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我們希望體育教師能夠把自己的社會價值與主體價值完美地平衡和統一起來。”站在研究范式的角度上,該書的出版與發行是對我國體育教師教育研究的全新探索。
2.創見性的研究內容
創見性的研究內容,是一種對研究內容的形態描述,是整個研究的一大特點。整本圖書涉及的學科內容較多,領域十分寬泛,涵蓋了哲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社會學等多種學科內容,研究視角十分新穎。
體育專業化發展是教育改革當中的重中之重,同樣也是其關鍵所在。該書充分展其創見性內容,本質目標是對主體性的詮釋與解讀。針對其中的概念因素,本書通常集中在主體、主體之間及教師的主體性層面進行充分解讀,探索其中的關聯性。完成了基本理論討論之后,該書對教師專業化的意蘊、特征、機制、困境及出路等多方面進行了探索,為教師專業化建設提供理論保障。例如,在概述當中對現代體育教師生存問題的探索,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即將現代體育教師專業化的生存定義為理性生存、創造生存以及個性生存三個基本層面,并結合類生態與內生態兩者的發展基礎,探索專業化走向,真正走出一條生態化的道路。該書將反思性實踐與教師合作作為基本途徑,使得教師在主體視角下進行改革教育實踐的創新[5]。該書研究內容十分獨到,引發讀者思考,增強讀者的認同感。
3.特色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該書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作者對體育教師專業化的理解十分深刻,并把大量的理論研究內容與實踐進行融合,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學科體系,形成具備獨到觀點的方法論。該書不單單是枯燥的理論內容,在理論闡述基礎之上,穿插案例以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內涵。該書對內容的詮釋主要是運用一種陳述式的方式,為體育教師營造一個便于理解的環境。
另一方面,該書在對體育教師專業化的探究中,還充分運用數據作為佐證,將調查的體育教師真實情況與第一手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增強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及理論觀點的深刻性。
三、從教師主體性視角探索體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策略
1.從教師主體視角看培養機構
傳統的體育教師培養通常依靠體育院校以及師范院校的體育教育專業,但高校擴招使得一些綜合性大學也已經開設體育教育專業。在多種培養機構的發展下,體育教師專業化受到考驗。正如該書對體育教師角色與主體地位的描述,即教師專業化要在高質量的目標以及方向下探索。素質教育大背景下,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現實要求,我們有必要從教師主體性的視角對培養機構進行規范化,即以體育專業院校為培養核心,以示范院校體育教師培養為支撐,綜合院校為輔助來培養體育教師。這樣既能夠培養高質量的體育教師人才,也能夠為專業化建設提供保障。
2.從教師主體視角看培養目標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經過實踐探索與總結展現了現代教學思想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新時期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新型的體育教學更強調教師的主體性價值展現,在體育教學改革這一大的目標下,將新課程標準融入其中。本書同樣對教師主體性培養目標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即教師主體性視角探索是其專業化走向的基本途徑與核心內容。本書要求教師注重自身的主體性,學會自主發展,將培訓作為輔助手段,確定“反思型實踐者”的自身定位,最終做到反思→實踐→踐履。這種反思模式與現階段對體育教師專業化的要求契合度較高,實踐教學效果顯著。
3.從教師主體視角看自身能力
結合國際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現狀來看,教師個體專業化是體育教師專業化的重心。每一個體育教師在教育體系的全階段,都需要經歷由不成熟向成熟的方向發展的過程。這就客觀上要求體育教師對自身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在教學實踐探索中剖析自身價值。正如書中強調,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真實意蘊涵蓋主體需要、專業自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以及職業幸福等全過程內容,不同體育教師個體通過分析教師專業化走向所需要素,從而實現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站在主體性視角,全面探索自身能力與價值,保證與現階段體育教育專業化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改革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綜上,對該部著作展開評論,不單單是對一部站在體育教學實踐改革前沿的專著進行評價,而是對整個體育教師專業化改革途徑的探索。該著作值得從事體育事業、體育教育的人員細細研讀。通過閱讀該書,體育教師能更好地站在自我視角下,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和自我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