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經濟時代,我國必須著手改善國民閱讀落后的現狀,通過借鑒其他國家成功的國民閱讀推廣經驗,推動我國國民閱讀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在分析研究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策略的基礎上,重點闡述其成功的推廣方法,以期為我國國民閱讀推廣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俄羅斯;國民閱讀;圖書館
【作者單位】王春梅,新鄉學院音樂系。
俄語里流傳一句描述俄羅斯民族對閱讀重要性認識的諺語:“一個沒有書的家庭正如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一樣”。在信息經濟時代,我們既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推廣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上的重要作用,也應該以其作為提升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盡管經歷了蘇聯解體的歷史巨變,但是俄羅斯民族依然非常重視國民閱讀。本文在分析研究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策略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國民閱讀推廣中的問題與不足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我國國民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截至2015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針對國民基本閱讀情況進行了12次調查。通過表1我們可以了解近年我國國民的基本閱讀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人均報紙閱讀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而人均電子書閱讀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與信息時代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是密不可分的。以2013年數據作為評價依據,該年我國人均圖書閱讀量只有4.77本,不僅明顯落后于我們鄰近的韓國(11本)和日本(40本),與俄羅斯(55本)和以色列(64本)相比,更是有著天壤之別[1]。我國國民圖書閱讀量處于世界較低水平,不僅造成圖書消費萎縮,也導致整個民族文化素質下降。在知識經濟時代,只有愛讀書的民族,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發展中走向光明的未來。因此,鑒于我國國民閱讀量大幅落后的事實,我們必須借鑒別國國民閱讀推廣的成功經驗,以促進我國國民閱讀推廣的順利開展。
二、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策略
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一直致力于恢復其大國地位,在激烈的國際政治、經濟競爭中復興。要想實現國家振興,離不開高素質的國民。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俄羅斯民眾對閱讀的興趣卻在持續下降,全國性閱讀危機逐步顯現。因此,通過開展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破解當時的不利局面,成為俄羅斯政府重要的施政方向。
1.頒布國民閱讀推廣綱領性文件
2006年11月,在圣彼得堡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圖書沙龍上,俄羅斯聯邦出版、大眾傳媒與圖書聯盟一同簽署了《國民閱讀扶持與發展綱要》(下稱《綱要》)。《綱要》首次明確了閱讀推廣作為國家首要發展任務的定位,旨在提高國民素質,并為民族知識潛力和文化水平的增長創造優秀的外部環境。《綱要》制定了明確的國民閱讀推廣階段性目標,實施時間跨度為2007—2020年,分3個具體階段開展工作:2007—2010年為第一階段,旨在建立保障《綱要》實施的基礎設施環境和組織機制;2011—2015年為第二階段,系統性地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加強對已建成的國民閱讀扶持與推廣基礎設施的維護,確保《綱要》實施的外部環境;2016—2020年為第三階段,深度挖掘和全面釋放《綱要》潛能,推動國民閱讀推廣活動有力發展。同時,《綱要》還從8個方面闡述了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的具體規劃和要求,即教育行業、圖書館界、出版業、閱讀普及系統、閱讀基礎設施、科學研究系統等,為閱讀推廣指明了具體方向。《綱要》的頒布和實施,有力保障了階段性、系統性國民閱讀推廣活動在俄羅斯聯邦的開展。
2.成立專門的國民閱讀推廣機構
俄羅斯于1996年成立了聯邦閱讀聯盟,并在2004年成功加入國際閱讀聯盟。聯邦閱讀聯盟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吸引了心理學、教育學、閱讀社會學以及廣大閱讀愛好者的加入。聯邦閱讀聯盟成立后,成功探索出了以區域為中心的國民閱讀推廣模式。截至2014年,聯邦閱讀聯盟已經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開設了13家區域性辦事處,這種模式也獲得了國際閱讀聯盟的高度認可[2]。俄羅斯聯邦閱讀聯盟的主要職責在于:開展形式多樣的國民閱讀推廣的宣傳、支持和實施活動;積極與國內外同行交流合作、分享經驗,支持國際閱讀推廣項目的開展;為聯邦政府的區域掃盲和閱讀推廣工作提供影響和支持。
此外,俄羅斯從2002年開始在聯邦境內布局地區級的閱讀中心,以各地圖書館作為有效依托,從而確保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真正落到實處,深入地方。截至2014年,俄羅斯一共在聯邦境內設置了31家地區性閱讀中心,基本涵蓋了該國主要的人口分布區域。這些地區級閱讀中心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的主體作用,同時吸納博物館、中小學、高校、報社、文學團體和作家協會等參與。這些從中央到地方的國民閱讀推廣機構的成立,極大地促進了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的發展。
3.開展“閱讀年”“文學年”等閱讀推廣活動
俄羅斯聯邦成員之一的布里亞共和國于2006年舉辦了“閱讀年”活動,其后其他聯邦成員紛紛響應,最終促成俄羅斯聯邦將2007年確定為國家“閱讀年”。“閱讀年”的設置旨在喚起民眾對閱讀的興趣,激發青少年對閱讀的積極性,從而使讀書成為在民眾中流行的時尚活動。當《綱要》于2007年正式在俄羅斯實施時,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將這一年確定為“俄語年”,旨在在全球范圍內擴大俄語和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力,并以此為契機增強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鼓勵閱讀行為,使俄語出版重拾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外,普京于2014年還簽署了在聯邦境內舉辦“文學年”的命令,這一命令得到俄羅斯民眾的熱烈響應。時至今日,依然有13%的俄羅斯民眾對愛情類小說情有獨鐘,體現了其文學大國的風采。
4.構建從圖書館到家庭的閱讀推廣體系
去過俄羅斯家庭做客的人會發現,盡管很多居民樓是蘇聯時期的老舊建筑,但只要走進俄羅斯居民家中,就能感受到一種典雅脫俗的感覺。絕大多數俄羅斯人會在自家客廳擺放書架,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和閱讀氛圍。蘇聯解體后,受動蕩社會局勢的影響,俄羅斯民眾的閱讀熱情受到極大打擊。1994年,為了喚起民眾的閱讀熱情,俄羅斯政府舉辦了“家庭閱讀年”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關政府部門致力于充分發揮圖書館在國民閱讀推廣活動中的積極作用,探索在圖書館服務和家庭閱讀之間構筑有效的溝通機制。
貝米爾地區的兒童圖書館率先展開了嘗試,站在社會學的高度深入研究利用圖書館服務推動家庭閱讀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如制定家庭閱讀大綱等。此外,俄羅斯國立圖書館還花費3年時間對有效的家庭閱讀指導模式展開研究,提出了系列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如根據家庭閱讀需求建立相應的藏書體系,按照閱讀需求等級對家庭成員進行區分,以滿足多樣化的家庭閱讀需求。此外,從20世紀90年代中葉開始,“家庭閱讀課程”就被俄羅斯文化大學設置為獨立課程,并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在俄羅斯各級圖書館的行動下,從圖書館到家庭的閱讀推廣模式越來越完善,服務體系也越來越全面,已經成為推廣俄羅斯社會閱讀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礎。
三、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對我國的啟示
中俄兩國互為鄰邦,又同是地區性大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兩國在國民閱讀推廣上具有很多相似性,都致力于實現民族和大國文化的偉大復興夢。俄羅斯在國民閱讀推廣方面做出了舉世公認的成績,其閱讀推廣策略為我國國民閱讀推廣提供了重要的借鑒經驗。
1.推動閱讀推廣立法工作的開展
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啟動了國民閱讀推廣工作,但是始終沒有從法律層面上給閱讀推廣提供應有的保障。目前,中國圖書館學會工作委員會是我國主要的閱讀推廣機構,但其并不具備相應的行政執行力[3]。有鑒于《綱要》對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的重要作用,我國有必要在法律層面上出臺相應的綱領性文件,將國民閱讀推廣工作上升到法制化高度,充分利用政府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發揮政府在國民閱讀推廣工作中的主體責任,確保各項閱讀、立法活動工作高效完成。政府應該切實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同時對教育界、出版界、圖書館界以及新聞傳媒等提出具體的要求和規劃,明確各自的義務和責任,統籌聯動,從而形成多元聯動的合力。國民整體閱讀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升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為此,我們還可以效仿俄羅斯階段式的閱讀推廣方法,在閱讀立法中設定符合國情的科學時間表,從而確保閱讀推廣機制的可持續化、科學化發展。目前,我國《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初稿正在緊張審訂,關于國民閱讀推廣的具體實施細則有望較快出臺。
2.成立專門的國民閱讀推廣機構
我國已經于2013年成立了全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其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和俄羅斯聯邦閱讀聯盟類似的性質和作用——致力于利用媒體的力量助推國民閱讀推廣活動。但是,相較于俄羅斯聯邦閱讀聯盟,我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成立時間較晚,也不是官方機構,不具備行政權力,沒有在我國境內完成區域性閱讀推廣活動布局的可能。因此,我國應該成立真正意義上的國民閱讀推廣機構,利用行政權力確保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積極布局地區性閱讀中心,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閱讀推廣聯動機制,確保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有力執行和開展。
3.設立國家閱讀節和閱讀年
從俄羅斯設定國家閱讀年以及其他國家的讀書節對閱讀推廣的實際效果來看,設立國家閱讀節對推動國民閱讀活動能夠起到實質性推動作用。據統計,我國18—70周歲公民中62.6%的人認為閱讀節對閱讀推廣活動的推動是很有必要的,而國內學者也屢次提出設立“國家讀書節”的提案。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等閱讀推廣主體主要是在“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這天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盡管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該節日本身并不具備本土文化根基,是典型的舶來品。有鑒于此,我們應該確定一個能夠體現本土傳統文化特色的日子作為國家閱讀節,例如,可以將孔子誕辰日設定為閱讀節,在推廣全民閱讀的同時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和欣賞。同時,有關部門可以從國家戰略層面給予閱讀推廣高度重視,設定主題不同的閱讀年活動,如“國學閱讀年”“歷史閱讀年”“家庭閱讀年”等,從而激發國民對閱讀的高度興趣。
4.打造從圖書館到家庭的閱讀推廣體系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單位,我國國民閱讀的推廣最終還是應該細化到家庭活動中,發揮家庭單位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基礎性作用。家庭教育是人們最早接受的教育模式,對提高全體國民的閱讀水平,打造從圖書館到家庭的閱讀推廣活動體系是非常有效的[4]。在我國,“家本位”的傳統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濃濃的家庭情結,如果能夠營造濃厚的家庭閱讀氛圍,不僅能夠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能豐富成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使終身教育理念在家庭得到有效貫徹。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因此,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應該承擔相應責任,效仿俄羅斯各級圖書館的做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以特色圖書館服務推動家庭閱讀活動開展的可行性,并探索適應各地區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發展需要的閱讀推廣模式,為家庭閱讀制訂分主題、分層級的閱讀計劃和書單,并建立相應的藏書體系,從而滿足各地區家庭閱讀的需求。此外,圖書館還可以探索與企業、媒體、學校等組織加強合作的形式,開展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以合作和協辦的模式進行家庭閱讀活動的推廣。如圖書館可以聯絡媒體舉辦社區閱讀推廣服務活動,把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帶到社區和家庭,進一步密切圖書館和家庭之間的聯系。
5.創新閱讀推廣活動形式
俄羅斯在加強國民閱讀推廣的過程中,積極創新推廣活動形式,引入競賽類閱讀推廣活動,從而寓樂于讀,讓民眾從閱讀活動中體會到無窮樂趣,在激發民眾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有效地開展國民閱讀推廣活動。為此,我們也可以舉辦豐富的閱讀競賽活動,創新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讓民眾在感受閱讀趣味性的同時,更主動地加入國民閱讀大軍中。例如,由我國專門的閱讀機構主導,在各地區設立“年度圖書”評選活動,并且進一步細化,分別設立年度詩歌、年度散文、年度人文圖書、年度電子圖書等不同獎項,然后評選出全國性的獎項;或者設立“閱讀領跑者”競賽活動,與我國相關圖書協會展開密切合作,聯合各類圖書館,表彰在閱讀活動中表現最積極者;競賽活動可以按照年齡段劃分小組,分為成人組、高中組、初中組、兒童組等,從而更有效地在各年齡段的人群中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我國要想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就必須不斷提升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開展國民閱讀推廣活動,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和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性的閱讀推廣活動,讓閱讀真正成為提升國民文化素質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途徑,促進我國社會閱讀狀況的不斷改善。
[1]葛茜. 美國國民閱讀推廣活動及對我國的啟示[J]. 情報雜志,2015(6) .
[2]王卉蓮. 俄羅斯國民閱讀推廣概覽[J]. 出版發行研究,2015(10) .
[3]李海霞. 全民閱讀與高校閱讀推廣[J]. 出版廣角,2015(8) .
[4]許碧文. 俄羅斯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 圖書館研究工作,20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