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覃靜
?
方顱不能怪缺鈣
編輯 | 覃靜
寶寶是否缺鈣幾乎是每個新媽媽都關心的問題。真的有那么多的寶寶缺鈣嗎?方顱就是缺鈣的代名詞嗎?

月月媽帶著3個月的小月月來到診室,憂心忡忡地問:“大夫,我的孩子出現方顱了,聽別的家長說,孩子這是缺鈣的表現,我給他做了一些檢查,想讓你幫我看看檢查結果?!?/p>
月月媽帶月月去醫院做的檢查還真不少:X線檢查、維生素D水平檢測和骨密度檢測,可見月月媽對寶寶缺鈣的緊張和重視。其實,不僅僅是月月媽,多數媽媽都特別關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缺鈣。
在家長口中常常提到的缺鈣,其實就是指佝僂病,佝僂病的全稱叫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而不叫缺鈣性佝僂病,所以,擔心孩子缺鈣,檢查維生素D的水平是沒問題的,但家長的觀察點出了問題:認為孩子出現方顱是缺鈣引起的,而真實情況是,方顱與缺鈣無關,不能把這賬算在缺鈣的身上。
為什么方顱的孩子那么多?我們的孩子真的是普遍缺鈣嗎?要知道,骨頭再缺鈣,也不會長著長著就長彎了,所以,如果發現孩子的頭形變了,出現了方顱,不要往缺鈣想,因為缺少鈣不會造成顱骨變形,一定是有外力造成的。而且,如果真是缺鈣,那應該所有的骨骼都缺,而不是某個地方缺,某個地方不缺,造成骨頭這兒出來一個尖,那兒出來一個尖,所以,它只能是外力造成的。
家長可能要問了:“什么樣的外力那么強,可以讓孩子的頭形發生改變?”可能家長想不到,是孩子的睡姿造成的。
孩子出生后,他的顱骨是軟的,具有可塑性。3歲以前,大腦是頂著骨頭長的,而且這時候孩子的大腦正處于快速生長期,如果沒有外力作用的話,孩子的腦袋就應該是圓的。而孩子越小,每天的睡眠時間就越長,如果孩子總是采用平躺的睡姿,后腦部位被壓平了,大腦要繼續發育,它就會往其他不受外力壓迫的地方長,時間長了,孩子的顱骨就會被頂變形,形成方顱。所以說方顱不是缺鈣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為睡覺姿勢造成的。
如果孩子真的缺鈣了,或者患有佝僂病,從顱骨的表現就是孩子會出現乒乓球頭。他的小腦袋就像乒乓球一樣,按下去后骨頭是軟的,可以看到被按的地方往下凹進去一點,一松手,又會恢復原來的形狀,而且這個凹點是可以位移的,按到哪兒,哪兒就凹。
● 經常變換孩子的睡姿。孩子出現方顱的情況比較普遍,與我們習慣于讓孩子平躺有關。要經常變換孩子的睡姿,避免后腦勺經常受壓。
● 趴著的姿勢是嬰兒鍛煉的最佳方法。每天讓孩子趴一會兒,不僅能避免孩子的后腦勺長時間被壓而變形,而且還能促進孩子的發育。
● 在有家長看護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趴著睡。小嬰兒趴著睡會有窒息的危險,但并不等于絕對不能趴著睡。在有家長看護的情況下,白天孩子小睡可以讓孩子趴著,這樣能讓他睡出漂亮的頭形和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