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老年性瘙癢癥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季發病率最高。據臨床資料統計,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冬季瘙癢癥。這種瘙癢癥是一種無原發性皮損(無水泡、丘疹),僅有皮膚瘙癢或繼發性抓痕、結痂的皮膚病。中醫認為,這是由于年老肝腎精虧、氣虛血弱,血行不暢、肌膚失養所致;或風邪郁于皮膚腠理,或濕熱郁于肌膚不得疏泄透達而引發。加之老年人皮質腺衰退,皮膚退行性萎縮,加上冬季氣候干燥,寒風侵襲,皮質腺、汗腺分泌減少,所以在冬季更易發生瘙癢。其表現或全身瘙癢,或僅限于局部,入夜尤甚。并常在氣候驟變、進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飲酒、使用堿性肥皂、穿貼身化纖或毛織用品,或受不良精神刺激等情況下誘發。一經發生,就很難遏止,瘙癢難忍,四肢與背部尤甚,似蟲咬蟻爬,越抓越癢,直抓至皮膚出血出現疼痛感覺時為止。而過度的頻繁搔抓,皮膚常繼發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甚至出現苔蘚樣變、濕疹樣變,還常引發繼發感染,出現膿皰瘡、癤病、毛囊炎、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等,還會導致長期失眠,引發精神抑郁、食欲不佳、頭暈心煩等癥狀。
采用中醫方藥治療本病療效較好,副作用少,且易為老人所接受。簡要言之,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由于血虛風燥、濕熱蘊阻所致,宜采用養血潤膚止癢、疏風除濕止癢等大法治療。可分為二型施治。
血虛風燥型皮膚干燥瘙癢,入夜與受熱尤甚。并常伴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唇色淡白,舌質淡,脈細無力等癥狀。
治宜養血滋陰、潤燥止癢,方用桃紅四物湯加袪風止癢之品。
方例:桃仁10克(打)、紅花10克、當歸12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防風10克、蟬衣6克、僵蠶10克、刺蒺藜15克、全蟲6克、甘草6克。若心煩失眠,加夜交藤、五味子;偏陰虛者加麥冬、元參。此外,何首烏、女貞子、肉蓯蓉、丹參、赤芍、秦艽、羌活、荊芥、地膚子、蛇床子、白癬皮、蛇衣、烏梢蛇、苦參等常隨癥加減。(本型報道經驗方較多,但多由桃紅四物湯與不同袪風止癢藥物組方)
濕熱蘊阻型皮膚瘙癢,或兼見肢體困重、胸脘痞悶、口粘不渴、口苦納呆、大便不調(如腸鳴便溏等),小便短赤、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甚則出現陰囊濕疹、睪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癥狀。
治宜清泄濕熱,袪風止癢,輕癥服用廣西玉林制藥廠生產的濕毒清膠囊即可。癥情較嚴重者可在消風散或濕毒清等方基礎上加減治之。
方例:生地12克、丹參15克、赤芍10克、蟬蛻10克、白癬皮12克、黃芩10克、苦參10克、土茯苓10克、黃柏10克、苡仁30克、僵蠶10克、生甘草6克。此外,茯苓、白術、當歸、木通、滑石、羗活、防風、地膚子、蛇床子、秦艽、烏梢蛇、龍膽草、梔子、黃連、大黃等常隨癥加減。
為了預防與減少本病的發生,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養生保健,在生活中做好以下事項。
精神愉悅 心煩氣躁常會加重老人瘙癢癥的病情。因此,一定要保持平和樂觀的良好心態,知足常樂,心胸豁達,防止與減少焦慮煩躁的產生。
調節飲食 飲食宜清淡,要適當多飲水(不要總等口渴了才飲水,防止皮膚干燥),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少吃過于油膩食品,要少飲酒、少吸煙,宜少吃海鮮等發物類食品,濃茶與咖啡也宜少飲。
保持清潔 要注意皮膚衛生,要常洗澡,最好每周一次。洗澡時不宜用過燙的水,不要過于用力搓擦,不要用堿性較重的肥皂,洗澡之后宜在皮膚上(特別是在平時瘙癢較重的地方)多擦些油脂稍重的護膚用品,避免因皮膚過于干燥而誘發瘙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洗澡也不宜過勤)。
內衣舒適 內衣要清潔柔軟、寬松舒適,不宜太緊,最好是棉制品,化纖制品不宜做內衣。
避免搔抓 發生冬季瘙癢時,要盡量避免用搔抓、摩擦和熱水燙的方法止癢,否則往往會越抓越癢,嚴重者還易引發繼發感染。
治療疾病 老年人易患的糖尿病、動脈硬化、腫瘤、慢性肝腎疾病、膽道阻塞性疾病、甲狀腺疾病以及習慣性便秘等,均易誘發全身瘙癢,要注意鑒別和治療原發疾病。
瘙癢嚴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內服一些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息斯敏等。皮膚干燥時還可選15%的尿素軟膏外用;出現苔蘚化時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外用,均有一定止癢作用。此外,內服維生素A、復合維生素B對患者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