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
[摘 要]本文旨在對中學物理教學中使用探究式教學法的意思進行研究,通過實際案例,初步闡釋該種教學方式的實踐意義及運用策略。
[關鍵詞]探究;初中;物理
一、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意義
(一)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中學物理課堂符合其內容教授,同時符合學生精神世界中對個人自我滿足欲的追求,即需要自身成為發現者。初中生正是青少年發育時期,對外界的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尤其是跟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物理。再加上物理課包含有諸多的操作性試驗,這更讓他們的好奇心和涉獵感得到滿足。
(二)新課標要求:實踐探究式教學法《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強調:“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倍鴮嵺`案例也表明,在物理教學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法,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主動去獲取知識,從中理解新方法的使用,從而增加自我探究能力,得到學習的樂趣,養成求知求真的習慣和精神。
二、探究式教學應用
(一)在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經由實踐證明。每個人對個人的興趣所在,都會表現出明顯的欲望,保持高熱情,去進行興趣內的探究。所以,在教學物理過程,如果希望將探究式教學的效果完全發揮,則必須以引起學生興趣出發。而調動學生興趣,方法各種各樣。例如,把物理知識跟社會生產生活聯系起來,以實驗演示、給學生動手實踐、電話教學等方式來引起學生關注,激發學生們的探索欲。舉個例子,教學壓強課時,我的方式是播放 “胸口碎大石”雜技表演,視頻完畢后提問:敲在石頭上得錘子能夠將石板打碎,但若是用一樣力打人,人身體會怎么樣?又為何石板被砸碎了,人卻沒什么事呢?那直接打人,人肯定會受傷,這又是為什么呢?通過上述對視頻材料的提問,將學生們的興趣激發了起來。隨之進行物理壓強知識的教學,課后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
(二)在復習過程中的教學
大家都知道,教學中設置的問題科學,在探究性學習上可以起導向作用。所以,教師在上課傳授知識過程中,想要發揮好主導作用,給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以正確的引導,就得依照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科學設置問題。
舉個例子,我在教學“聲音的特性”一節,希望教學達到讓學生自主通過實驗來得到正確結論的目的。所以,進行新課和課帶實驗項目之前,預設好契合實際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以一段民族樂為導入,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聽到的音樂中有多少樂器,它們的聲音區別是什么。只需要回答高低、強弱不同就算對。但在響度教學中,抱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目的,讓學生嘗試,如何讓鼓聲更響亮,影響鼓聲大小的條件是什么。在得到學生們的回到之后,以實驗的方式進行一一驗證,最終得出較為準確地答案。
教學音調課程,首先依然是讓學生提出假設,假設音調高低的相關因素,而后以撥粗齒梳子和細齒梳子進行實驗,區分各自發出的聲調異處。接下來演示齒輪轉動打擊塑料片的聲音,加快速度和減緩速度對聲音的影響,最后進行總結,得出音調高低的影響因素。以此類推,在音色教學課使用相似方法,以以聲辨人、以聲辨樂器方式,引導學生理解音色。布置課后作業,內容是讓學生將不同的杯子裝不同的水,用不同的桶裝不同的水,然后敲擊,演奏音樂曲子。
(三)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物理學,以觀察實驗為主。在教學方式上,實驗是一定要進行的。尤其在初中,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十分好動,好奇心強,對實驗有很深的興趣,以實驗教學,對調動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階段,需要教學的物理概念、規律,全部能夠以實驗操作、學生分組實踐、學生單獨進行、課后進行等方式得到證明。
舉個例子,進行碘升華與凝華教學,實驗操作時將學生分組,四人一起,給學生自主羅列實驗器材,假設實驗步驟。最終按實驗步驟實驗(強調碘汽有毒,加熱時塞緊瓶口),實驗完畢,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過程:(1)用杯子裝半杯熱水,接著在試管里放入氧化鐵,加上碘固體,封閉好。(2)把封閉好的試管置于熱水中,觀察記錄何種現象出現。(3)倒掉熱水,裝半杯冷水。(4)把封閉有碘蒸汽試管置于冷水,觀察記錄何種現象出現。
實驗結果:碘能夠通過加熱從固態變氣態;能夠從氣態變固態,條件是對外放熱。這兩種反應都不需要經過中間環節。
普遍結論:固體與氣體之間可直接轉化,固體變為氣體需吸熱;氣體直接變為固體需放熱。升華是吸熱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
深度交流:讓學生思考舉例,現實生活里存在于身邊的升華、凝華現象。比如窗戶上霜花、雪、霧凇、冰雹形成,衣服結了冰能直接干,看不到雪在融化但看得出在減少,樟腦丸只能變小看不到融化它的氣味會一直存在著,能夠聞得到,然而卻看不到…
三、結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時,需要教師依據所教學內容、學生接受能力轉變教學方式,并不能以一種模式進行普遍教學,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因而,需要在教學中尋找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最終達到教授知識點得目的。沒有一貫的優秀教學方法,只有切合實際才是最好的。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使用探究式教學法,實效頗豐。
參考文獻:
[1] 趙東輝. 淺談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18期 .
[2] 韓安. 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原則[J]. 理科考試研究 2014年16期 .
[3] 周志愿. 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J]. 數理化學習 2014年06期 .
[4] 陳虹舟.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J]. 數理化學習 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