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春婷
?
多民族文化資源創造運用
——扁擔的快樂
文王春婷
摘 要:多元文化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重要時代背景之一。在各項政策保障下,幼兒園可以充分開發少數民族文化課程資源,以滿足兒童、知識及社會的發展。本民族融合的過程中,當地小到飲食習慣,大到歷史文化都發生了變化。作為幼兒教師可以及時地發揮作用,通過引導幼兒去探索這個過程中的奧秘與趣味,來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關鍵詞:扁擔 多民族文化 幼兒

創造是人類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是人類智慧的精華。每一個兒童都擁有巨大的創造潛力 。正如陶行知所說:“人人是創造之人”。幼兒的創造潛能在多元文化的區域游戲中得到充分開發。

我所在的班級是中班,可能因為沒有上小班的緣故,這班的幼兒整體的水平都比較低,對事物的洞察力也不是很敏銳,上課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加之生活經驗不豐富,很多的知識都不知道不明白。所以當我把“扁擔”放在表演區時,沒有幼兒去關心它,同樣也沒有幼兒去使用,或者來問老師這是什么或這個如何使用。
但有一天我們進行園本課程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的實踐研究——《快樂的扁擔舞》時,幼兒都非常安靜地聽著、仔細地觀察著舞者。當表演結束后,我還沒提問,有幼兒就舉手了,他說:“老師老師,他們手里拿的那個在我們表演區里有”,“老師老師,我知道那個叫扁擔”,“老師,原來這個是用來跳舞的”……一下子我們班的幼兒都開始在討論了。
等他們討論好,我才開始說話并拿出了那根扁擔:“小朋友,這個東西叫扁擔,那你們說它有什么本領。”一下子都沒聲音,只有微弱的聲音說“不是用來跳舞的嗎?”也有不自信地說“好像是挑東西的”,“這個我老家有”……接著我出示了展示扁擔用途的圖片,小朋友開心地說:“真的是用來挑東西”。“對的,我們的扁擔的本領是挑東西,而且今天我們看到扁擔還可以回來跳舞呢。”……
對社會生活的理解,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解放幼兒的眼睛。讓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并且不質疑,不否認,還和幼兒一起學習觀察,讓我們成為幼兒的合作者,同時,引導幼兒去觀察更深層次的東西。
認識了扁擔,幼兒很興奮,很好奇。再一次地觀看扁擔舞時,幼兒都開始認真地聽和看,并告訴我“老師我覺得他們的動作很像在挑東西”,“老師他們的音樂很像是扁擔打在地上發出來的”,“老師我們可以學嗎?”……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我讓幼兒先學習用扁擔挑東西的動作:扁擔正反要搞清,要不然會磕到肩,一只手扶著,前后走兩步。突然,小朋友喊道:“老師你看軒軒,他怎么像孫悟空拿金箍棒一樣在挑東西。”軒軒回答道:“我看到剛才跳舞的人也是這樣挑扁擔的啊。”我笑了說:“軒軒你上來給大家示范一下。”軒軒示范后,好多小朋友都跟著學了,并討論道:“這樣挑好看嗎?舒不舒服?”,“好看”“舒服”“真的好像孫悟空”……
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我告訴他們這個不僅是舞蹈動作,其實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不累也會這樣來挑扁擔挑東西。在幼兒對這個舞蹈興趣濃厚時,我告訴他們《扁擔舞》是我們少數民族壯族(在之前的園本課程中幼兒已經了解過壯族的文化)特有的舞蹈,這個舞蹈是希望我們的莊稼能豐收,而且跳扁擔舞一定要人數是雙數的小朋友來跳。
通過少數民族這個舞蹈讓幼兒來認識扁擔,既增加了幼兒對少數民族的認識,也讓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提升。因為扁擔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非常常見,可是往往會被忽視,加之現在的孩子都很少去外面接觸新鮮事物,很多幼兒不認識這些農作工具。
這個活動后,我再次把扁擔投放到表演區時,幼兒開始學會用它表演,還會增加各種新的動作,這使我不得不感嘆幼兒的創造力。過了一段時間后,我把多余的扁擔投放到娃娃家,想看看幼兒會怎么利用,沒想到他們找到兩個小桶,前后一掛有模有樣地出門上街買東西了。不一會小朋友們回來了,小桶里放著買來的蔬菜水果,嘴里喊著:“開門,開門,我買了好多的東西。”孩子的天真爛漫讓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我們是發現游戲,那么幼兒就是創造游戲。
教師在活動中,要為幼兒營造有利于兒童創造力發展的環境氛圍,讓幼兒盡情地發揮,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發揮他們無限的想象力。
扁擔從生活中來到我們幼兒園,它變得多姿多彩,不僅成了舞蹈工具,也成了幼兒游戲的玩具,成為了我們班的一部分。
我們讓扁擔不在是扁擔,它猶如“金箍棒”一樣變化多端。壯族娃娃家中圍上的小柵欄,您走進一瞧原來是小扁擔扎的。表演區的小衣服穩穩地掛在桿子上,原來扁擔成了衣服桿子。“一二一二……”這是在干嘛呢?女孩在遠處發出銀鈴般的聲音,“她們在跳竹竿舞吧”,“不不不,她們在地上拿的不是竹竿是扁擔”。幼兒通過平常的經驗所得,把相近事物相互轉換并加以創造,展現了他們驚人的創造力。
在兒童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教師要引導幼兒努力擺脫一切束縛其思想的觀念,讓幼兒開拓思路,養成多角度、多立場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如:對于扁擔這一個事物,要引導他們想出一切可能的作用,努力使他們多動腦筋、多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其創造力。
當我們與幼兒分享這些多民族文化資源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幼兒對新事物的創造力,激發幼兒了解民族文化的興趣。通過區域游戲的延伸,多民族文化的資源優勢發揮到了最大化,扁擔成為了本班的特色,老師和幼兒都在努力中得到了快樂。老師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應該對幼兒的各種創造給予鼓勵,并引導幼兒正確地使用這些民族資源,與幼兒一同探索,讓幼兒能真正地感受到多民族文化所帶來的樂趣。
通過扁擔舞引發的這一系列的活動,讓我更加了解了本班的幼兒,和他們有了更深的默契。我們班一起探索發現民族文化的樂趣,把扁擔成為了我們不可缺少的東西。要是我們在以后的活動中多深入地挖掘我們的民族文化資源,我想不僅僅是幼兒,我們老師自己也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菀坪學校幼兒園)
【參考文獻】
[1] 亢曉莉.生活與教育關系的演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 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