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梅艷杰
?
三階《弟子規》教學法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文梅艷杰

摘 要:《弟子規》是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精髓,學習《弟子規》有利于幼兒文化的積淀、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園《弟子規》教學不能局限于會背誦,而應該注重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幼兒只會背而不知其意的現象,致使《弟子規》成為一種機械化的方程式,而沒有讓孩子真正了解國學經典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也沒有起到顯著的效果。我們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弟子規》中的原意及故事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幼兒有條理地表達,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弟子規》 語言表達

有人認為現在的孩子語言表達不成問題,家長都很重視,各種電視機、電腦、點讀機等數碼產品都在潛移默化地教孩子說話,孩子們是很會講,但是幼兒的表達缺乏系統性、連貫性,今年我教大班,幾周以來,通過每天的活動我發現以下令人擔憂的情況:剛上大班的幼兒很少用整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有的幼兒普通話發音不準確、回答問題聲音小、沒有自信,還有很多幼兒總是答非所問,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文文性格內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挖掘他語言表達的潛能呢!通過誦讀《弟子規》,我發現他有了語言表達的愿望,活動時我總是關注他的小嘴巴,從剛開始的一動不動到偶爾念一個字到現在的跟著一起誦讀。我還試著讓他到我身邊誦讀《弟子規》給全班的小朋友聽,從剛開始的低著頭一聲不吭到只看到嘴巴動聽不見聲音到現在抑揚頓挫地誦讀;他真的進步很大,雖然他還做不到與老師、朋友主動地進行表達,但是凡事不能操之過急,期待他更大的進步。
《弟子規》教學的第一階段,我以誦讀為主,在《弟子規》誦讀過程中,我發現《弟子規》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和仄押韻,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大班的幼兒誦讀。誦讀可以讓幼兒不知不覺在興趣的吸引下,充分挖掘表達的潛能,從而做到吐字清晰、語句流暢、抑揚頓挫、富有情感。
語言表達并不是幼兒會說就可以了,而是要幼兒在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的過程中學會運用字、詞、句、段?,F在都在講體驗教學,在《弟子規》教學中如何讓幼兒體驗呢?通過體驗《弟子規》,怎樣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我在想也在研究的問題。體驗《弟子規》是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弟子規》中蘊含的故事、動畫等情境呈現或再現,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語言試著表達《弟子規》中字、詞、句、段的含義,從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這樣做實際上是把《弟子規》教學內容形象化,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感受到生動的畫面,引發幼兒聯想,激發表達情感,催發表達靈感。
文文越來越喜歡這個集體,也開始有了主動的交流,來園時愿意和老師說早上好了,《弟子規》中的故事很吸引他,在講《弟子規》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這一句原意(稱呼尊長,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不可以表示自己很能干)的時候,我出示一段視頻《賢明的妻子》。然后提出問題:“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你感覺故事中的人物怎么樣?對應哪一句弟子規?”看到我設計的這個場景,孩子們活躍地討論了起來。我特別注意了文文,他沒有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而是盯著黑板上的字卡,嘴巴里在說什么,我想他肯定是在想那些問題。當我問他的時候,他的回答令我吃驚,他說:“故事里的晏嬰是尊長,我們要尊重他?!彼磉_得很完整并且已經會運用“尊長”這個詞了,這和剛剛來幼兒園時一句話不說的那個文文簡直是判若兩人。
《弟子規》教學的第二階段我以體驗為主,在《弟子規》體驗過程中,我發現《弟子規》中蘊含著很多的小故事,在拓寬幼兒語言表達的維度的同時,《弟子規》中還蘊藏的豐富的禮儀、誠信、關愛、堅持等教育因素。
語言表達有一定的技巧,同樣表演一句《弟子規》,不同的幼兒表達的方式是不一樣。首先,語言表達要“通順”,就是要求幼兒語言運用規范、準確、連貫,表達起來通暢流利。其次,語言表達要“得體”,指幼兒能夠恰當使用語言,幼兒可以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多聽別人的說話方式,從中學習其好的說話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為多說做準備。
幼兒園舉行童話劇表演,我班編排了故事《黃香溫席》來進行表演,文文也是其中的一員,雖然只有兩句臺詞“冬則溫、夏則清”,可是文文學古人搖頭晃腦的樣子還真像樣,文文那么內向的孩子通過《弟子規》的教學都敢于站在舞臺上展現自己,我感到很自豪。
《弟子規》教學的第三階段,我以表演為主,在《弟子規》表演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語言表達要有技巧,一次次的排練,孩子們的語言運用更加規范、準確、連貫,表達起來通暢流利,還能自己糾正錯誤。
《弟子規》意境優美、文字精辟、韻味獨特,每一字每一句蘊涵了豐富的知識。實踐總結,三階《弟子規》教學法,能讓孩子們在感受古人謙遜禮讓的人品、智慧淵博的學識的同時,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黃燦主編.《弟子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趙寄石主編.《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張耀杰.《從《弟子規》里能讀到什么[N]》, 東方早報,2011年
[4]《淺析“三、百、千”內容及教育意義[J]》, 刁刻.邊疆經濟與文化出版社,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