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問題逐漸成為國內建筑行業面臨的重點研究課題之一,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制定要涉及到建筑技術&施工技術&安全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必須依托國內建筑行業強大的施工技術理論與技術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否則難以真正實現對于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因此,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成為工民建施工中的重點內容。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民建施工質量控制受諸多因素影響仍存在較多問題,如何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
關鍵詞: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研究
我國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等也處于大規模的建設高潮。工民建企業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步伐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強化質量控制。
1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
在我國現代工民建中,建筑物普遍采取以混凝土為主體的框架結構,混凝土結構因具有整體強度高、耐腐蝕性強、可模性好、耐火性能突出等特點,而深受工民建設計師和施工單位的喜歡。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漏筋。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露筋現象是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也是施工質量監管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鋼筋與混凝土的結合是現代建筑物結構整體強度與韌性的根本保障,混凝土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利用自身粘合性穩定鋼筋的結構布局,防止鋼筋出現暴露的質量問題。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工程設計方案或施工質量管理標準進行混凝土的調配,都極有引發露筋的質量問題。在混凝土澆注鋼筋的施工環節,施工人員必須在混凝土與鋼筋之間設置一定厚度的保護層墊塊,保護層墊塊的主要作用是減少和控制鋼筋出現位移、變形、伸縮等現象,進而強化混凝土對鋼筋的固定和強化。
1.2 麻面。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麻面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質量問題之一,主要表現為:混凝土表面或局部出現缺漿、粗糙或有許多凸凹坑的現象。麻面雖然并不關系到建筑物的整體質量,但是卻嚴重影響了建筑物墻體、地面的美觀程度。混凝土施工中引發麻面問題的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模板表面的光滑與濕潤程度是最為主要的,另外,混凝土的調配難以達到標號標準也是必須考慮的。
1.3 裂縫。混凝土施工中,局部或大面積出現裂縫現象始終是困擾施工單位的關鍵性質量問題,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不但降低了結構的整體強度與硬度,而且對于建筑物的整體效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混凝體施工中,施工技術管理人員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嚴格控制混凝土裂縫質量問題的出現。一旦在建筑結構中發現裂縫問題,必須及時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修復,否則極有可能引發建筑物施工安全事故或使用安全隱患。
2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
2.1 建筑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建筑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內容。混凝土材料由水泥、骨料和水共同組成,目前我國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牌、型號以及規格數不勝數,其產地、等級和整體強度存在非大的差異,各原材料的質量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施工單位在材料選購的過程中不加以重視,很容易選購到質量、規格不符合件數施工的原材料從而引發施工質量問題。因此,建筑單位在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材料選購工作后,還應該提高選購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為提高材料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材料選購人員在實際選購工作中應該嚴格把握材料的質量關,在對比多家生產廠家的材料后選取經濟效益高、材料質量好的廠家購買材料。選購人員在檢查材料的出廠證明和質量合格證書后才能簽訂選購合同。
2.2 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合理性。混凝土結構的合理性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鋼筋與混凝土結合過程中,施工人員在明確各材料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后,還應該保障所有鋼筋不能粘結在一塊,要有規律、有條理地將鋼筋均勻分布,減少結合過程中接縫問題,在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強度的同時還能增加結構的美觀性。
2.3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在配制混凝土時,應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進行原材料計量、配制、攪拌;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時的坍落度。另摻外加劑和混凝土的拌制時間以及運輸時間均應符合現行規范要求。
2.4 混凝土的澆筑振搗。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材料的質量、配料準確、攪拌均勻運輸,澆筑振實成型,養護等整個施工環節中,澆筑振實成型是主要的環節。在混凝土澆筑成型時,由于沒有振實所產生的外觀上的氣孔、麻面、蜂窩、孔洞、裂隙等質量問題,易引起重視,但由于振搗不良,所產生的內部蜂窩、孔洞所導致的內在質量問題,人們容易忽視。而混凝土內在質量缺陷,同樣引起混凝土結構物的破壞。所以,混凝土振搗應引起施工人員(特別是混凝土振搗工)足夠重視,質檢員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搗良好。
2.5 預防混凝土缺陷的發生。混凝土質量的好壞,除外觀上的蜂窩、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強度能否達到要求,當混凝土強度達不到工程要求時,監理人員只能要求拆毀重作。而確定混凝土強度常是在混凝土澆筑后28天進行,并得出結論。所以每一位負責質量的人員必需注意預防質量缺陷的發生或盡早地發現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缺陷,以不誤時機地采取補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員,監理人員都應當隨時監控混凝土的配制、攪拌、澆筑和養護等過程。監理人員、承包商質檢人員按時檢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檢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運輸、澆筑和養護是否符合施工工藝規定;同時要檢查是否按時做混凝土坍落度實驗等,坍落度是最簡易、最快速判別混凝土質量的指標,坍落度過大,過小將會產生振搗不實,出現蜂窩、孔洞、發生離析、分層或強度是否按技術規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強度試驗,并檢查試驗結果。特別是7d齡期的強度表明28天強度有可能低于該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強度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在強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等到28天試件測驗后再定。工民建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好壞,是由設計人員、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2.6 施工人員質量意識。人是指直接參與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人作為控制的對象,是要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控制的動力,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一指導思想要求人們重視工程質量。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都要重視。施工單位對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質量監督機構,對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諸如鋼材,水泥粉煤等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一律不得入倉,以確保工程的質量。試驗、質控各部門要基本覆蓋所有質控點,不但對原材料的生產,進貨,存放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質量檢測,且把現場混凝土質量控制作為重點。為了切實解決問題,還從技術措施和管理制度約束有關部門和人員。總之,要用人的質量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3 結語
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加強施工過程中每道環節的施工管理,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對策措施,監理和質檢人員增強責任心,現澆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質量問題是完全能夠解決的,其通病、缺陷也是完全能夠預防和消除的。
總之,要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必須采用先進的施工設備、先進的施工方法和科學的管理手段,嚴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認真把好每道關,要精心施工,才能打造更高標準高質量的工程。我們專業技術人員更要加強質量觀念的認識,不斷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自身素質,用知識用技術武裝自己,為城市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賀濤.淺談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J].神州,2012(26).
[2] 梁漢金.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法制與經濟,2011(288)
[3] 徐靈歡.淺談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J].價值工程,2010(14)
[4] 高智杰.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之我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0)
作者簡介:鄧代利,大專,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