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林孫曉東王雪微(.晉江市醫院感染消化科 晉江 3600;.晉江市醫院ICU晉江 3600)
?
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療效研究
陳春林1孫曉東2王雪微1(1.晉江市醫院感染消化科晉江362200;2.晉江市醫院ICU晉江362200)
摘要:目的:觀察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0)和研究組(n=41),對照組給予恩替卡韋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治療6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血清ALT、HBVDNA和HBeAg水平。結果: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ALT、HBVDNA和HBeAg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研究組治療后ALT、HBVDNA和HBeAg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療效確切,患者血清ALT、HBVDNA和HBeAg顯著降低,對機體乙肝病毒復制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且能促使肝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恩替卡韋干擾素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個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數約9300萬,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有2000萬,給國民經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核苷類似物作為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藥物之一,服藥方便,療效尚可,但療程較長,患者依從性較差,長期用藥耐藥性發生率較高[2]。干擾素在治療乙型感染、白血病、尖銳濕疣等疾病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研究旨在觀察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療效,現總結研究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感染科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1例,所有入選患者符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制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3]。具體入選標準如下:①年齡25~58歲,平均年齡(36.45±8.36)歲;②HBsAg(+),HBeAg(+)>6個月,ALT水平超過正常上限的2倍;③排除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干擾素禁忌癥、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肝癌及甲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④所有患者被告知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將81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對照組(n=40)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5~56歲,平均年齡(35.97± 7.58)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7±2.14)年。研究組(n=41)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齡26~58歲,平均年齡(36.62±8.25)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46±3.02)年。兩組患者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入院后,對照組給予恩替卡韋(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19)治療,0.5mg/次,1次/d,空腹時口服。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0010)治療,180μg/次,1次/周,皮下注射給藥。兩組療程均為6個月,治療期間囑患者嚴格遵循醫囑,不得自行改用其他治療方案。
1.3觀察指標:由專門負責人員清晨空腹條件下采取患者外周靜脈血5mL,注入抗凝管(3.2%檸檬酸鈉),3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離心后將血漿封裝并放置在-80℃冰箱保存待用。采用熒光定量PCR法檢測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東芝TSB-800)檢測肝功能指標,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乙型肝炎系列指標,試劑均購自上海科華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所有實驗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用均數±標準差(±s),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變化比較: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ALT、HBVDNA和HBeAg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研究組治療后ALT、HBVDNA和HBeAg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變化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ALT(U/L) HBVDNA(lgIU/mL)HBeAg(lgIU/mL)對照組(n=40)研究組(n=4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64.28±24.09 57.24±9.75*169.50±28.14 43.35±7.40* #9.16±1.64 4.07±0.71*9.28±1.49 2.86±0.54* #9.77±1.44 6.02±0.94*9.83±1.72 4.17±0.63* #
目前,醫學界沒有乙肝根治的方法,臨床治療乙肝以抗病毒治療為主。臨床上大多數乙型肝炎患者缺乏早期有效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關鍵是長期持續的抗病毒治療,促使乙型肝炎患者肝臟功能恢復和組織病理變化改善。恩替卡韋屬于環氧羥碳脫氧鳥苷類似物藥物之一,作用靶點為HBVDNA逆轉錄酶和聚合酶,它對HBVDNA啟動和延伸環節起到抑制作用,阻礙乙肝病毒的復制,降低HBVDNA濃度,有助于緩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力和恢復受損的肝功能[4]。應用HBVDNA體外轉染細胞實驗的藥敏結果顯示,恩替卡韋具有較強的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活性超過其他核苷類似物的300倍,該藥起效快,抗病毒活性強,短期用藥耐藥性低[5]。乙型肝炎治療周期長,單獨使用一種藥物治療抗病毒效果較局限,本研究采用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效克服干擾素對血清高ALT水平和高載量病毒療效欠佳的缺點,臨床上取得了較理想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發現,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ALT、HBVDNA和HBeAg降低效果明顯優于單獨使用恩替卡韋,說明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獨使用恩替卡韋治療,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療效確切,患者血清ALT、HBVDNA和HBeAg顯著降低,對機體乙肝病毒復制有較好抑制作用,且能促使肝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巖,孫勝男,盧秉久,等.恩替卡韋聯合復方鱉甲軟肝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0):2060-2061.
[2]曾文,袁靜,劉映霞,等.聚乙二醇干擾素alpha-2a聯合恩替卡韋治療高病毒載量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3,27(2):115-118.
[3]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13-24. [4]韋煒,黃智銘.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e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9):4335-4336.
[5]周一鳴,曹建彪,郭漢斌,等.恩替卡韋聯合干擾素治療e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13,30(7):470-472.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4-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