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淞(廣東省新興縣人民醫院產科 新興 527400)
?
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評價
郭彩淞(廣東省新興縣人民醫院產科新興527400)
摘要:目的:探討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門診追蹤治療的10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米非司酮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加用桂枝茯苓膠囊,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均有明顯縮小,觀察組縮小更為顯著(P<0.01);兩組患者治療后FSH、LH、P、E2水平均有明顯下降,但觀察組下降更為明顯(P<0.01);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肌瘤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桂枝茯苓膠囊子宮肌瘤性激素療效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良性腫瘤之一,臨床對其主要采取藥物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復發率高,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故藥物保守治療成為近年來臨床使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法[1]。中醫認為子宮肌瘤主要是由血瘀所致,故治療需以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為主[2]。對此,本研究在常規米非司酮治療基礎上聯合中藥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并以米非司酮單用治療進行對照,旨在為子宮肌瘤提供更為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門診追蹤治療的10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癥狀及超聲檢查確診,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年齡31~50歲,平均年齡(39.7±8.3)歲,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62±0.84)年,肌瘤直徑2.1~6.8cm,平均肌瘤直徑(4.26±0.73)cm,其中肌壁間肌瘤31例,漿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6例,混合型肌瘤2例;對照組年齡29~48歲,平均年齡(38.5±7.6)歲,病程0.6~7年,平均病程(3.55±0.76)年,肌瘤直徑2.1~6.5cm,平均肌瘤直徑(4.18±0.54)cm,其中肌壁間肌瘤29例,漿膜下肌瘤12例,黏膜下肌瘤6例,混合型肌瘤3例。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心腦肝腎功能障礙、近4個月內服用過激素類藥物、藥物過敏、精神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兩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米非司酮治療,于月經來潮d1開始口服,飯前2h服用,12.5mg/次,1次/d,連續用藥3個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桂枝茯苓膠囊治療,于月經來潮d1開始服用,3 粒/次,3次/d,連續用藥3個月。
1.3觀察指標: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測量子宮體積及子宮肌瘤體積。同時于治療前后檢測兩組患者的性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治療過程中記錄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取X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α=0.05。
2.1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兩組患者治療后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均有明顯縮小,觀察組縮小更為顯著(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比較(cm3)
2.2性激素水平:兩組患者治療后FSH、LH、P、E2水平均有明顯下降,觀察組下降更為明顯(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2.3不良反應:觀察組發生1例腹瀉、1例輕度皮疹、1例頭暈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0%;對照組發生1例惡心嘔吐、1例潮熱、2例輕度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X2=0.154,P=0.695)。
子宮肌瘤屬于中醫“癥瘕”的范疇,發病機制多是胞宮受寒、氣滯血瘀、濕邪入侵、七情內傷、肝腑不合、脈絡不暢等引發的陰血虧虛、陰陽失調所致[3]。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滋陰補腎、軟堅散結為主。桂枝茯苓膠囊主要由茯苓、桂枝、赤芍、桃仁、牡丹皮這5味中藥經現代工藝制成。方中桂枝宣通心陽、通經活絡、辛散瘀滯;茯苓養心健脾、化痰行水;赤芍養血活血,輔助茯苓祛痰利水、健脾滲濕;桃仁活血化瘀;牡丹皮散血行瘀、清瘀散熱。諸藥共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癥活絡之功效[4]。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桂枝內含有的桂皮油能有效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此外,桂枝揮發油還能對炎癥介質組織胺以及前列腺素E的釋放起到抑制作用。茯苓可起到鎮靜、抑菌、利尿等效果,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桂枝茯苓膠囊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液黏稠度下降,改善微循環,抗血栓形成,有效調節免疫,故能起到緩解子宮痙攣與疼痛、消除或縮小子宮肌瘤的作用[5]。
本研究中,觀察組在聯合使用桂枝茯苓膠囊后,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明顯小于對照組治療后。此外,觀察組治療后FSH、LH、P、E2水平下降更為顯著。由此可見,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桂枝茯苓膠囊可有效增強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性激素,促使雌孕激素水平顯著下降。在對兩組不良反應方面比較可見,兩組不良反應均較少且輕微,可見,加用桂枝茯苓膠囊后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并未增加藥物不良反應,使用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肌瘤能有效縮小子宮及子宮肌瘤體積,促使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且不增加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金筱筱,鄭靈芝.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2):1887-1889.
[2]白慧萍.桂枝茯苓丸膠囊配合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患者肌瘤體積、血紅蛋白及其臨床癥狀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4,35(10):1366-1368.
[3]黃婉怡,劉錦,周立蓉,等.桂枝茯苓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5,26(33):4641-4643.
[4]李笠,高樹苓.米非司酮聯合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1):62-65.
[5]蘇真真,李娜,曹亮,等.桂枝茯苓膠囊主要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6):989-992.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4-0088-02